我國目前的行政救濟途徑主要有:(1)監察救濟。相對人就行政侵權行為向政府系統的行政監察部門申訴,請求救濟。這種救濟途徑,相對人只能就行政違法、侵權的行政工作人員請求為之一定處理,如行政紀律處分,監察機關同樣不能直接撤銷、變更一個具體行政行為,也不能裁決予以賠償,此種救濟屬于行政系統內部的救濟。
(2)立法救濟。相對人就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侵權行為,向人民代表大會申訴,請求救濟。但是權力機關對行政機關的監督,只限于重大決策和立法活動,是對抽象行政行為的監督,對具體行政行為的監督較少。對于行政機關的重大行政政策的失誤或立法與憲法、法律抵觸,可以撤銷或改變,或責令行政機關承擔相應的政治責任。對于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或不當造成的損害,相對人一般只能采用其他救濟途徑,請求救濟。
(3)復議救濟。復議救濟相對于法院救濟而言,可稱作行政上的救濟,法院救濟可稱為訴訟救濟或司法救濟。復議救濟是指相對人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向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或其設置的專門機構申訴,請求救濟。復議救濟是功能較完備的救濟途徑,復議機關在查明事實、判明責任的基礎上,可以撤銷一個違法的具體行政行為,使其違法行為效力消滅,恢復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可以變更一個不當的行政行為,使相對人獲得合理的權益或消除相對人所承擔的不合理的義務,使具體行政行為對相對人的影響恢復正常;可以責令行政機關就損害后進行經濟賠償,使相對人的物質損失或精神損害獲得補救。
(4)訴訟救濟。訴訟救濟是指相對人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人民法院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違法行駛為予以撤銷,造成損害者判令賠償的救濟途徑。法院可以運用諸多的救濟手段,使相對人受到損害的權益得到恢復和補救。如判決撤銷違法的行政行為,判決變更不當的行政行為,判令行政機關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和判令行政機關予以賠償等。
應該指出的是,在行政救濟中,還有一種很重要的行政賠償救濟,。但是,它在我國不是一種獨立存在的救濟途徑,因為我國立法并未設立一種專門的賠償救濟機關,賠償救濟的取得,可以通過復議救濟途徑,也可以通過訴訟救濟途徑。因此,目前的賠償救濟只以一種救濟手段而存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醫院突發心梗死了怎么賠償
2020-11-23現役軍人離婚該怎么辦?
2020-11-212020年山東省各市消費者投訴協會電話及聯系地址是什么
2021-01-14買賣合同運輸到達前誰承擔風險
2021-02-04如何中止對方探望孩子
2020-11-10最新輕傷鑒定標準
2021-02-05交通事故放車協議
2021-03-16道路交通誤工費怎么計算
2020-11-29女子水上樂園溺亡游樂園有責任嗎
2020-12-06怎么認定廠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公司注銷勞動合同是否自動終止
2020-12-28勞務派遣合同要怎樣解除
2020-12-13員工不同意調崗公司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7勞務外包協議書
2020-12-20保險索賠時間不可過長
2021-01-07法律對重復投保的賠付金額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7運輸貨物毀損,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2法律對保險合同的主體資格的要求有哪些
2020-12-17對無過錯車主未投強制險應如何擔責的思考
2020-12-12網絡銷售的技術手段是什么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