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風險包括哪些內容,怎么避免借貸風險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則》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一、債務風險包括哪些內容
債務風險指債權人在法律保護范圍內面臨的債款損失風險。它的內容主要包括:
(1)訴訟時效風險。如《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示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為2年。第136條規定對延付或拒付租金、出售不合格的產品而未予聲明、寄存財物被丟失或損毀等進行索賠,時效均為1年。對交通運輸、郵政方面索賠,時效為60~180天等。
(2)債務人破產風險。
(3)債務人解體風險。如債務人在解散或被撤銷時已無財產償還債務等。
(4)債務人犯罪風險。
(5)社會性風險。指由于人們法律意識不強,有法不依,使債權人無法依法追償債款的風險。雖然法律保護債權人的債權利益,但由于債務風險的客觀存在,債權人在經濟往來中不能單純依靠法律保護債權,還必須進行事先防范,防止不法侵害事件的發生。
二、怎么避免借貸風險
1、借款手續必須完備。
俗話說,親兄弟,明算賬,關系再好,也要履行基本的手續,這樣才能避免將來可能發生的爭議。第一,最好能采取局面形式,由借款一方立借據,交給債權人收持保管。如果實在要采取口頭方式,則最好請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的人到場作證;第二,借據一般應詳細載明雙方的姓名、借款金額(大小寫均應清楚明確)、期限、利息、還款時間等基本條款;第三,同一借款如遇須順延的情形,應立新借據,不要嫌麻煩;第四,夫妻或家庭中以一人的名義借款給共同使用,一定要注明其用途,并署上夫妻雙方、家庭成員的姓名。
2、善于使用擔保條款,降低風險。
如果借款金額較大,而借款人的償還能力或信用又有疑問,最好能用借款人的財產作抵押,如房產、有價證券、車輛等(以上須到有關部門辦登記手續方始有效),或者請第三人作保證。這樣就避免了借款人無力還債,債權人血本無歸的可能。
3、注意訴訟時效的規定。
我國《民法通則》規定了訴訟時效期為兩年,即如果借款期限屆滿,債務人不履行,而債權人卻不聞不問超過兩年,該債權將不受法律保護。因此,一旦債務到期,債權人應及時追索,要求還債,或者重新開具借據,注明新的時間以延長時效,延長后的時效仍為兩年,但不能無限期地延長,累計最多不超過二十年。
4、情勢發生重大變化時,債權人應立即采取相應措施,避免損失。
當債務人重病、失蹤、死亡時,或者分家析產、離婚時,或者經營失敗,故意轉移、隱匿財產來逃避債務時,債權人應密切關注動態,調查核實真實情況,掌握財產線索,及時要求其履行債務,如果其拒絕,應及時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生活中風險無處不在,而對于債權人來說,在產生債權債務關系之前,要注意對債務風險的防范,以避免欠款收不回,從而遭受了無謂的損失。實踐中,如果您需要了解怎么分析可能會存在的債務風險來避免出現損失,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教唆她人賣婬怎么判
2020-12-07合同一定要法定代表人簽字嗎
2021-03-23制毒的犯罪分子會全部被判處死刑嗎
2020-12-19交強險對死亡事故是否應該追加責任險
2020-12-15審查合同包括哪幾個方面?
2020-12-10電商平臺賣家欺騙消費者怎么賠償
2021-02-20消費者享有哪些基本權利
2020-12-24怎樣理解購房合同中的不可抗力
2020-11-25探視權怎么行使,一方不履行協助實現探視權怎么辦
2021-01-15勞動合同到申請解除勞動合同申請書怎么寫
2020-11-24承諾書是否為合同性質
2021-03-14業主委員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和登記手續
2021-01-22怎么區分婚前財產和婚后財產
2020-11-25房產贈與給子女的契稅怎么計算
2020-12-30勞動合同范本(2008用人單位版)
2020-11-24錄用通知書有效力嗎
2020-11-25公司正常清算人員如何處理
2021-02-21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
2020-12-19雇主民事責任要如何認定
2021-01-26中外產品責任保險若干法律問題的研究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