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根據以上規定,個別裁員的經濟補償計算方式為等同于規模裁減人員為:一個月提前通知金加工作年限乘月平均工資,其中月平均工資和工作年限均有上限。
企業與員工協商一致裁員的經濟補償計算依據
企業裁員不符合裁員法定條件或者沒有履行法定裁員程序,需要與員工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的計算方法或者補償金額主要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協商確定。雙方協商確定經濟補償方案的考慮因素主要為:
1、法律規定的裁員經濟補償金計算方法是最主要的參考依據;
2、對于沒有到期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剩余的勞動合同期限是一項重要的考慮因素;
3、對于因工負傷、醫療期內、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勞動者法律規定不得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四十一條規定裁員,采用協商一致的方式應當格外慎重,或給予額外經濟補償;
4、對于簽定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結合勞動者工作性質、收入水平、尋找新的工作機會的難度確定經濟補償方案;
5、對于已經違反公司規章制度或者處于勞動爭議程序的勞動者,結合違反規章制度的嚴重性、勞動爭議雙方勝算合理確定補償比例;
6、對于工資水平超過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勞動者,協商時需要考慮實際工資與法定工資上限的差額;
7、對于與公司簽定過競業限制的勞動者,競業限制補償方案和裁員經濟補償需要綜合考慮。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證在擔保法中的效力
2021-03-19著作權商標權同時主張怎么判
2020-12-16財產保全中的反擔保如何解除,能否解除
2021-01-12物權法對主物,從物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9個人還不起債務怎么辦
2020-12-27使用假的畢業證如何處罰
2021-01-04行政處罰最短要多長時間
2021-02-27監獄假釋以后多久出獄
2020-11-17交通肇事逃逸認定書要幾天才能出來
2021-02-27被取保候審了就表示結案了嗎,還會判刑嗎
2020-12-03勞動合同變更時未變的內容繼續有效嗎
2021-02-10承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2-14壽險怎樣購買,購買壽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30意外險保障范圍
2021-02-09物保法律如何規定的呢
2020-12-11保險應當依法繳未簽合同應該怎么樣的
2020-12-20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知識
2021-01-27代簽名人身保險合同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1-24車主變更保險合同未改 保險公司不能免責
2020-12-19互聯網保險有哪些優勢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