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是指注冊會計師在承辦業務的過程中,未能履行合同條款,或者未能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或出于故意未按專業標準出具合格報告,致使審計報告使用者遭受損失,依照有關法律法規,注冊會計師或注冊會計師事務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按照應該承擔責任的內容不同,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可分為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三種,三種責任可以同時追究,也可以單獨追究。
(一)注冊會計師過錯歸責原則:
1.無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是指沒有過錯造成他人損害的,與造成損害原因有關的人也應承擔民事責任。執行這一原則主要不是根據責任人的過錯,而是根據損害的客觀存在、行為人的活動以及行為人所管理的人或物的危險性質與所造成的損害后果的因果關系,而特別加重其責任。無過錯責任原則的特點是不管當事人是否存在過錯,只要其他侵權條件成立就必須承擔民事責任。
2.過錯責任原則。過錯責任原則是指行為人僅在有過錯的情況下承擔民事責任,沒有過錯就不承擔民事責任。在過錯責任原則下,無過錯即無責任,即使造成了事實上的侵權行為,只要當事人沒有過錯就不必承擔民事責任。過錯責任原則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一般的過錯責任原則,另一種是過錯推定原則。
兩者的主要區別在于舉證責任的不同:在一般的過錯原則下,舉證責任在原告一方,奉行“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在過錯推定原則下,舉證責任倒置給被告,若被告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則被法律推定其有過錯。
違反注冊會計師法處罰暫行辦法
財政部財法字[1998]1號
第一條為加強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監督管理,促進注冊會計師事業的健康發展,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事務所(以下簡稱“事務所”)在執業中違反注冊會計師行業管理的法律、法規和規章應予行政處罰的,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負責對注冊會計師和事務所的處罰工作,省級以上注冊會計師協會具體處理日常工作。
第四條對注冊會計師的處罰種類包括:
(一)警告;
(二)沒收違法所得;
(三)罰款;
(四)暫停執行部分或全部業務,暫停執業的最長期限為12個月;
(五)吊銷有關執業許可證;
(六)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
第五條對事務所的處罰種類包括;
(一)警告;
(二)沒收違法所得;
(三)罰款;
(四)暫停執行部分或全部業務,暫停執行的最長期限為12個月;
(五)吊銷有關執行許可證;
(六)撤銷事務所。
第六條注冊會計師受到刑事處罰,予以吊銷有關執業許可證和注冊會計師證書。
第七條注冊會計師與客戶通同作弊,故意出具虛假報告,予以暫停執業;給利害關系人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或產生惡劣社會影響,吊銷有關執業許可證或注冊會計師證書。
第八條注冊會計師因過失出具虛假報告,予以警告;給利害關系人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或產生惡劣社會影響的,予以暫停執業,直至吊銷有關執業許可證或注冊會計師證書。
第九條注冊會計師不按照中國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準則、職業道德準則、質量控制準則和職業后續教育準則的要求執行,予以警告;情節嚴重的,予以暫停執業。
第十條注冊會計師允許他人借用本人的名義申辦事務所,或同時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事務所申報年檢或執業,責令改正,并予以暫停執業;情節嚴重的,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
第十一條注冊會計師允許他人以本人名義執行注冊會計師業務,責令改正,并予以暫停執業。
第十二條注冊會計師泄露客戶的商業秘密,予以警告;造成嚴重后果的,予以暫停執業,直至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
第十三條注冊會計師與客戶存在利害關系應當回避而未予回避,責令改正,并予以警告。
第十四條注冊會計師向客戶索取、收受業務約定書約定以外的酬金或者其他財物,或者利用執行業務之便,謀取其他不正當利益,責令改正,予以警告;情節嚴重的,予以暫停執業,直至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
第十五條注冊會計師拒絕、阻撓財政部門和注冊會計師協會的檢查、調查,予以警告;情節嚴重的,予以暫停執業。
第十六條事務所與客戶通同作弊,故意出具虛假報告,予以暫停執業;給利害關系人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或產生惡劣社會影響的,撤銷事務所。
第十七條事務所因過失出具虛假報告,予以警告;給利害關系人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或產生惡劣社會影響的,予以暫停執業直至吊銷有關執業許可證或撤銷事務所。
第十八條事務所內部質量管理混亂,不按照中國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準則、職業道德準則、質量控制準則和職業后續教育準則的要求執業,予以警告;情節嚴重的,予以暫停執業。
第十九條事務所通過下列任何一種方式招攬業務,責令改正,并予以警告;情節嚴重的,予以暫停執業;
(一)對其能力進行廣告宣傳;
(二)向有關單位和個人分成、支付回扣、傭金或介紹費等;
(三)對客戶或其他單位和個人進行脅迫、欺詐、利誘;
(四)降價收費。
第二十條事務所允許其他單位和個人以本所名義承辦注冊會計師業務,或允許本所注冊會計師同時在其他事務所執行任務,予以警告;情節嚴重的,予以暫停執業。
第二十一條事務所與客戶存在利害關系,應當回避而未予回避,予以警告。
第二十二條事務所泄露客戶有商業秘密,予以警告;造成嚴重后果的,予以暫停執業。
第二十三條事務所未經批準設立分支機構,予以警告,并責令撤銷其分支機構。
事務所對其分支機構不加管理或管理不嚴,予以警告;情節嚴重的,撤銷其分支機構。
第二十四條事務所達不到法定的辦所條件,予以警告,并責令其在最長12個月的限期內達到條件;逾期仍達不到規定條件,予以暫停執業;暫停執業期滿仍達不到規定條件,撤銷事務所。
第二十五條事務所達不到有關執業許可證規定的條件,予以警告,并責令其在最長12個月的限期內達到條件;逾期仍達不到規定條件,予以暫停執業;暫停執業期滿仍達不到規定條件,吊銷有關執業許可證。
第二十六條事務所拒絕、阻撓財政部門和注冊會計師協會的檢查、調查,予以警告;情節嚴重的,予以暫停執業。
第二十七條注冊會計師和事務所有本辦法所列的違法行為,除按規定給予其他處罰外,有違法所得的,沒收其違法所得,可并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并處不超過10000元的罰款。
第二十八條對注冊會計師和事務所違法行為負有責任的事務所負責人,應參照本辦法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對其他負有責任的從業人員,應責成事務所或建議有關單位給予處分。
第二十九條注冊會計師或事務所有下列情形之一,應當從重處罰。
(一)同時具有兩種或兩種以上應予處罰的行為;
(二)在兩年內發生兩次以上同一性質的應予處罰的行為;
(三)對投訴人、舉報人、證人等有關人員打擊報復;
(四)違法行為發生后訂立攻守同盟或隱匿、銷毀證據材料,阻撓檢查、調查;
(五)其他應予從重處罰的情形。
第三十條注冊會計師或事務所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
(一)主動改正違法行為或主動消除、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后果;
(二)主動向有關部門報告其違法行為;
(三)受他人脅迫有違法行為;
(四)主動配合查處違法行為;
(五)其他應予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的情形。
第三十一條注冊會計師和事務所的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應當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二條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負責管轄在本地區注冊、設立的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的處罰。
第三十三條省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對管轄發生爭議的,由雙方協商解決;經協商無法解決的,可報請財政部指定管轄。
第三十四條財政部在必要時可直接辦理省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管轄范圍的有關案件。
第三十五條注冊會計師協會有權對注冊會計師和事務所進行檢查、調查,必要時可會同有關部門對其他有關單位和個人進行檢查、調查。
第三十六條注冊會計師協會對注冊會計師和事務所提出處罰意見,報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批準后,由財政部門作出處罰決定。
省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作出的處罰決定,應當報關財政部、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備案。
第三十七條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作出暫停執業、吊銷有關執業許可證或注冊會計師證書、撤銷事務所和較大數額的罰款的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注冊會計師或事務所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注冊會計師和事務所要求聽證的,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應當組織聽證。
聽證工作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有關規定進行。
第三十八條注冊會計師和事務所對處罰決定不服的,可申請行政復議,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有關行政復議工作應當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財政部的有關規定進行。
第三十九條本辦法由財政部負責解釋。
第四十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處理期限未滿者。
為了強化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風險意識,加強對社會審計行業管理,國家頒布一系列法律、法規,規定了注冊會計師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了解更多法律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打官司怎樣請律師,委托律師打官司注意事項
2020-12-29要怎么寫追討個人債務授權委托書
2021-02-28房產抵押擔保未經登記如何認定
2021-03-17商業銀行擅自縮短營業時間如何處罰
2021-02-09行政處罰訴訟后能否加重處罰
2021-01-08拆遷集體土地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6村長利用村民名義騙取扶貧貸款構成何種犯罪
2021-02-11勞動合同的變更
2021-01-31停崗留薪人員年限到了后還能回原單位上班嗎
2021-01-15產假期間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0-12-17投保車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要不要賠償
2021-02-18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隱瞞病情,合同有效嗎
2020-12-15保險代理人可以隨時終止合同嗎
2021-02-01保險公司保險騙保如何維權
2020-12-12需要做保險代理人經營有什么要求
2021-03-25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和原則
2020-11-15如何理解無過失責任險?
2021-03-26解除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07房屋在拆遷范圍內,就一定會拆遷嗎
2020-11-16如何分割拆遷安置房屋和補償款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