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竊信用卡并使用行為的定性
盜竊信用卡并使用行為應如何定性,學界爭議頗多,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1)應定盜竊罪。理由主要有:信用卡是一種支付憑證,盜竊信用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占有了他人的財物,雖然盜竊信用卡以后,行為人還要通過使用行為才能達到真正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但使用信用卡過程,是將信用卡不確定價值轉化為具體財物的過程,實質上是盜竊犯罪的繼續,因此應以盜竊罪論處。該種觀點和有關司法解釋與立法精神一致。
(2)此行為構成牽連犯,應從一重罪處罰。但在具體處理上,有的認為應按盜竊罪處理,有的認為應定詐騙罪。
(3)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盜竊有效卡使用的,定盜竊罪;盜竊無效卡使用的,定信用卡詐騙罪。還有一種具體分析的觀點,認為若在特約商戶或者在銀行使用盜竊來的信用卡支取現金或者進行消費的,構成信用卡詐騙罪;若在沒有靈性的ATM(自動取款機)上使用盜竊來的信用卡,定盜竊罪。
(4)盜竊信用卡并使用的行為只能構成信用卡詐騙罪,不構成盜竊罪。
我們同意第四種意見。因為:
(1)定盜竊罪不能完全反映行為整體。盜竊信用卡并使用的行為從整體上看是一個采用非法手段占有他人財產的過程,具體看來,是由盜竊取得他人的信用卡和冒用他人的信用卡兩部分組成。無論是盜竊罪還是詐騙罪,它們都是財產性犯罪,非法取得他人的財產是該類犯罪評價的重點。在該行為的兩部分中,取得財產的是冒用行為而非盜竊行為,盜竊行為只是提供了一種可能,并非評價重點。定為盜竊罪無法反映行為人取得財產的冒用行為特征。
(2)盜竊信用卡以后的使用行為不是“事后不可罰行為”。所謂“事后不可罰行為”是指在侵犯同一法益范圍內,先前犯罪行為的自然繼續與順延,且法律不再重復評價和處罰的行為。“事后不可罰行為”與先前行為侵犯的是同一法益,事后行為的實施不會擴大侵犯法益的范圍與程度,因此為先前的犯罪行為所吸收。事后行為其實質可以歸結為一個構成要件可以包括評價什么樣范圍內的行為。事后行為和先前行為為同一行為主體所實施,基于同一個犯罪故意,侵害同一法益,先前行為已完整地構成一個犯罪,是一閉合的犯罪構成,足以完整地評價行為性質,事后行為因其性質為先前行為吸收,不為刑事法單獨定罪或處罰。
盜竊信用卡并使用的行為定為盜竊罪,顯然把使用行為作為“事后不可罰行為”處理,這種觀點是不妥當的。信用卡本身并無價值,單純盜竊信用卡不構成犯罪,不符合先前行為成為閉合的犯罪構成條件;盜竊行為侵犯的是公私財產權,侵犯的法益是單一的,使用行為實質上是盜竊行為人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為,不僅侵犯財產權,而且還侵犯了金融管理秩序。使用行為擴大了盜竊行為侵犯法益的范圍,“已破壞另一新的法益”,亦不符合事后行為的條件。因此,使用行為具有可罰性,不應當為盜竊行為所吸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什么是債的擔保,債的擔保的類別有哪些
2021-02-22什么是醫療糾紛
2020-12-20居間合同能否收取定金
2021-03-19合同格式條款的優點是什么
2020-12-28越權代理與無權代理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7如何認定勞動關系?
2020-12-02輕資產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23勞動爭議仲裁調解程序的三個階段
2020-12-14深圳補交社保勞動仲裁能補幾年
2021-02-04佛山市某宗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7借車撞人全責 一方鑒定定案
2021-02-10沒有準駕證肇事保險公司給理賠嗎
2021-03-26酒駕出車禍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2-17保險公司有哪些形式
2021-01-21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復效
2020-11-18交通事故訴訟是起訴司機還是保險公司呢
2020-11-20被保險人的權利
2021-02-05土地上如何設立承包經營權
2021-03-24土地承包經營權繼承是什么意思
2021-02-22拆遷會凍結戶口嗎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