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但如果不是惡意使用或者謀取利益的,情節不是很嚴重,涉及面不廣的,應該還是可以的吧。但最好還是征求本人意見,因為所著法律的健全,任何依法維權的情況都可能發生。
侵權責任法
2009年10月27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中,《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草案)》提交本次會議三審。草案擬進一步對侵害人身權如何賠償作出規定。2009年12月26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侵權責任法》,明確規定: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侵權責任法》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侵權行為法》的特點:第一,法國專業碩士研究生,是在經過了四年的本科法學專業學習之后,進行專業學習、研究的。他們有較好的法律基礎理論修養,需要引導和幫助的,是如何進行深層次的學習和研究,是如何加固和提高專業素質打好專業基礎,是如何提高疑難理論和實際問題的研究能力,以適應今后專業的進一步發展需要。因此,對于法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的教學,重點是要進行專題講授,就一個一個的專題,深入說明,引發研究生的研究積極性,繼續進行研究。因此,本教材的設計,就是按照侵權法的基本問題進行專題研究說明,而不是面面俱到,沒有重點和深度。這是本教材的基本特點。
權行為的四大構成要件
一、有加害行為
加害行為又稱致害行為,是指行為人做出的致他人的民事權利受到損害的行為。
二、有損害事實的存在
此處所稱的損害事實,是指因一定的行為或事件對他人的財產或人身造成的不利影響。損害事實的存在,是構成侵權行為的另一個要件。
損害事實依其性質和內容,可分為財產損害、人身傷害和精神損害三種。
三、加害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
侵權行為只有在加害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時,才能構成。如果加害人有加害行為,他人也有民事權益受損害的事實,但二者毫不相干,則侵權行為仍不能構成。
四、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
一般侵權行為的構成,除須具備上述各要件外,還以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為必要條件。亦即只有在行為人具有主觀上的過錯時,一般侵權行為才能構成。
照片屬于個人的私有物,上其中涉及到個人肖像個人隱私的照片更是照片主人不愿隨意分享的,所以我們也應該尊重他人。不要將他人又擁有的或者帶有隱私性的照片發放到網絡上。造成侵權行為。以上是律霸網小編所收集整理,如若回答不夠全面就請進入網站進行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離婚所涉及的法律問題
2021-01-24質押物不足以清償財產怎么辦
2021-01-05賣房已收定金怎樣反悔
2021-03-16民事一審有終審判決嗎
2020-12-13探望權糾紛如何處理,探望權糾紛怎么執行
2020-11-26離婚財產分割起訴狀受理收費多少錢
2021-03-06勞動關系轉移函
2021-02-17離職時降工資合法嗎
2020-11-20啥時候能放棄遺產繼承權
2021-03-14購房簽合同需要什么材料,購房合同丟了怎么辦
2021-01-10為什么要簽第三方勞務合同
2021-02-18關于雙重勞動關系的爭議
2021-02-01夏季勞動保護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31企業經濟性裁員的條件和程序規定
2021-02-23壽險的追訴期是兩年嗎
2020-11-15反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存在的困境
2021-03-06辦照期間肇事,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08保險合同的客體包含哪些
2021-01-01保險受益人具有怎樣的法律制度
2021-03-11放火騙取保險金應如何定性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