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種觀點認為:不應當支持劉某殘疾精神賠償金的主張。
根據《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18條“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予以確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9條“精神損害撫慰金包括以下方式:(一)致人殘疾的,為殘疾賠償金;(二)致人死亡的,為死亡賠償金;(三)其他損害情形的精神撫慰金。”《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25條、第29條規定了殘疾賠償金和死亡賠償金的計算方式。劉某要求了殘疾賠償金,就不能再要求殘疾精神賠償金,所以劉某要求殘疾精神賠償金的要求不應支持。
第二種觀點認為:應支持李某對殘疾精神賠償金和殘疾賠償金的請求。
在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中,這是兩個不同的賠償項目,都應予以支持。但最終法院判決不支持李某要求殘疾精神賠償金的請求。筆者對該法院判決持不同看法。
律霸網小編認為:在處理本案前,首先要對《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中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的性質加以確定。《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25條“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20年計算。但60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1歲減少1年;75周歲以上的,按5年計算。受害人因傷致殘但實際收入沒有減少,或者傷殘等級較輕但造成職業妨害嚴重影響其勞動就業的,可以對殘疾賠償金做相應調整。”依據該條規定,殘疾賠償金是以勞動能力喪失程度和收入減少程度作為標準和參數,并以此評價受害人可得利益損失。《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29條“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20年計算。60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1歲減少1年;75周歲以上的,按5年計算。”對死亡賠償金我國采取了繼承喪失說,受害人死亡導致的財產損失,應當以家庭整體收入的減少為標準進行計算。其理由在于,受害人的個人收入并非全部用于個人消費,除個人消費部分(通常占全部收入的25%—30%)以外,其余的收入應當用于家庭共同消費或者家庭積累。受害人因人身損害死亡,家庭可以預期的其未來生存年限中的收入因此喪失,實際是家庭成員在財產上蒙受間接損失。依據損害賠償法原理,可得利益損失同樣應當予以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黃某有在最高人民法院公布《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新聞發布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指出:“《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將死亡賠償金的性質確定為收入損失的賠償,而非精神損害賠償金。”其次,《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將殘疾賠償金與死亡賠償金規定在第17條,而將精神損害賠償金規定在第18條,在邏輯上給人一種死亡賠償金與殘疾賠償金不屬于精神損害賠償金的感覺。如果認為殘疾賠償金與死亡賠償金是精神損害賠償金的話,就不會作此分立條文式的規定,否則就是邏輯上的矛盾。再次,《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31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民法通則》第131條以及本解釋第二條的規定,確定第19條至第29條各項財產損失的實際賠償金額。前款確定的物質損害賠償金與按照第18條第1款規定確定的精神損害撫慰金,原則上應當一次性給付。”這一條文明確地將殘疾賠償金與死亡賠償金認定為對財產損失的實際賠償,認定其性質上是物質損害賠償金,不屬于精神損害賠償金。
《精神損害賠償司法解釋》規定的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為精神損害賠償金,其內涵是對受害人精神損害的賠償,是精神屬性的范疇。《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規定的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與《精神損害賠償司法解釋》規定的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不屬于同一性質的賠償項目。根據侵權賠償理論和立法精神,物質損失與精神損失侵權人都應當給予賠償。對于造成這一爭論,筆者認為是因兩個司法解釋將不同性質賠償項目使用同一名稱所造成,不妨將《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規定的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名稱變更為殘疾生活補償費、死亡補償費(與民法通則相一致),還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的精神屬性。或將《精神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九條規定的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還原為殘疾精神撫慰金、死亡精神撫慰金,避免將《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規定的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錯誤理解為精神損害賠償,這樣更有利于審判實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算雇傭關系嗎
2021-02-10個人銷售口罩違法嗎
2021-01-18非上市公司可以實行股權激勵嗎
2020-12-12連帶之債由什么構成
2021-01-04交通事故工傷賠償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16什么情況成立累犯
2020-12-18協議離婚未成的離婚協議生效嗎
2020-11-15繼承權可以放棄嗎
2021-02-28解封保全要原告申請嗎
2021-01-04物流合同中仲裁條款的效力有哪些
2021-02-17超市摔倒壓倒小孩誰負責
2020-11-25變更勞動合同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04單位支付員工工資的時間
2021-01-03將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有效
2020-11-302020勞動法律關于勞動力外包是怎樣規定的,與派譴的區別
2021-03-23勞動爭議訴訟屬于行政訴訟嗎
2020-11-09建筑工程保險的承包方式
2021-01-13個人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0-12-12交通肇事司機逃逸保險公司可否拒賠
2021-03-01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適用什么程序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