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對員工進行網絡監控是否屬于暴露員工隱私
在互聯網時代下,現代辦公已經離不開電子產品以及網絡的運用。不僅硬件上,智能手機、電腦成了工作的必需品;在軟件上,一些app的運用也將工作半徑從有形的辦公室拓展到無形的網絡和社交媒體上。這些便利的高科技辦公硬件和軟件,在帶來無與倫比的高效率同時,也為雇主對于公司上一點點的保護或者公司內部的規章制度等帶來了新的挑戰。
在美國,由于越來越多的雇主能夠進入求職者、雇員的社交網絡進行“監視”,在雇主們看來,這些行為是為了保護公司的專有信息或者商業機密,有些則是聯邦金融法律的合規要求。
反觀我國,對于個人隱私保護的法律規定相對籠統。2010年之前,對于隱私保護可參照的規定主要是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提到的一點內容,隱私權的保護主要是參照名譽權保護的相關規定。2010年實施的《侵權責任法》,明確將隱私權單列為民事權益的一種。但是,具體到工作場所員工數據上,首先要確定這些員工數據屬于隱私范疇,其次按照侵權四要件來確定相關侵權人的責任。
與工作場所數據隱私保護最直接的相關規定,應該是2012年生效的《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第1條規定:禁止任何組織和個人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得公民個人電子信息。另外,第2、3、4條對于其他企事業單位在業務活動中收集、使用公民個人電子信息,提出一些強制性要求,包括:1、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2、公開收集與使用原則;3、采取技術手段保護原則;4、嚴格保密,防止侵權原則。雖然在收集和使用員工信息等方面,我國已經給出了具體的規定,但是在其他方面,例如雇主是否有權監控員工電腦和其他通信工具的信息,是否可以對外勤員工進行定位等,我國法律法規尚無具體規定,只能在發生糾紛時,參照民法和侵權法的基本原則,以及上述的《網絡信息保護決定》中的指引性原則來界定侵權的界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羅玉林律師執業已經20余年,曾在某國有交通企業(上市公司)法律顧問工作近十多年,先后接觸和辦理過各種類型的經濟、民事、海事、海商糾紛、執行等案件。熟悉企業內部法律事務管理及各類案件訴訟操作規程和技巧,尤其熟悉合同糾紛、債權債務、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婚姻家庭、損害賠償等各方面法律法規和政策性規定,有著豐富的訴訟實踐經驗。 自1990年起從事律師職業,執業以來,堅持 “敬業勤勉、誠實信用” 的服務宗旨,盡力為委托人辦好每一件案件,最大限度地維護了委托人的合法權益。
最新司法鑒定程序通則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1-03-03行使留置權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20醫療事故引起智力受損該怎么鑒定
2021-03-10外商投資企業設立需要資料有哪些
2021-03-08知識產權貫標認證幾年有效
2021-02-18異地執行拘留的法律規定
2021-02-04擔保合同需要債務人知道嗎
2021-03-04合同一方違約怎么處理
2020-11-10學校為什么不能建集資房
2020-12-27員工收到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2021-02-20勞動者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規定是什么
2020-12-17河南新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1-27被派遣的員工與用工單位的人算是同工同酬嗎
2021-02-03我國保險合同解除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0三類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須提示風險 監管加強
2021-01-18保險公司應履行告知義務是什么
2021-03-23開車撞傷路人保險人只賠醫保部分怎么辦
2020-12-22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是否受理決定的期限
2021-03-18如何購買車險才劃算
2021-03-24保險理賠需要出示哪些材料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