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商品房的買賣相對來說產權關系清晰,只要賣方取得房屋產權證,房屋未設定抵押,沒有債權債務糾紛,共有人同意出售,行為人具備民事行為能力,合同當事方意思表示真實,簽訂書面的買賣合同,該買賣合同就是合法有效合同。但在實踐過程當中二手商品房的買賣遠沒有這么簡單,可以說相當復雜,實踐過程當中經常遇到下列幾種情況的二手房買賣:
一是賣方與開發商簽訂了商品房買賣合同,一次性交清了房款,賣方入住或未入住,但賣方的房屋所有權證尚未辦理完畢。
二是賣方與開發商簽訂了商品房買賣合同,通過銀行貸款交清了房款,賣方入住或未入住,但賣方的房屋所有權證尚未辦理完畢;
三是賣方與開發商簽訂了商品房買賣合同,通過銀行貸款交清了房款,賣方入住或未入住,賣方的房屋所有權證已辦理完畢,但賣方未還清貸款,產權證質押在開發商處或銀行設定抵押登記。
四是法院執行或拍賣的房屋,產權尚未落實到權利人名下,權利人欲將其出售。
上面所列的四種情況,如果買方與賣方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是否有效?筆者認為,上述四種情況買賣雙方所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依據我國《合同法》應認定為無效,不受法律保護,應按無效合同的方式來處理。理由是按照我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三十七條第(六)款的規定:“下列房地產,不得轉讓:(五)權屬有爭議的;(六)未依法登記領取權屬證書的;”上述四種情況,賣方房屋都未登記領取權屬證書或權屬有爭議的(質押或抵押),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無效。買賣雙方的行為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因此應認定買賣雙方簽訂的合同無效,這是沒有疑問的,也是沒有爭議的。
【法條鏈接】
根據《合同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
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15年合肥十級工傷賠償標準
2020-11-29互聯網侵權勝訴如何獲得賠償
2021-02-04違規造成的工傷事故怎么處理
2020-11-16部隊士官多大可以結婚
2021-01-12解約定金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7前妻要求增加撫養費我該怎么辦
2020-11-14什么是法律上的男女平等
2021-01-03拆遷賠償費是否是婚前財產
2020-12-25聘用合同被解除能獲得經濟賠償嗎
2020-12-31在偵查階段刑事案件律師代理權限怎么規定
2021-01-08司機怎么與傷者簽免責條款呢
2021-03-16繼承效力怎么規定
2020-11-28公司非破產清算有哪些操作流程及要點
2020-11-18調換崗位要有什么證明
2021-03-13男子猝死未查明死因保險公司要賠嗎
2021-02-28貨損保險合同代理是如何發生的
2021-02-21航空旅客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13淺析國際旅游島背景下有關農用承包地制度
2021-02-06法院判賠精神損害,保險抗辯按序賠償
2020-12-24房子失火保險賠嗎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