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名譽權起訴狀怎么寫
原告:?,女,漢,?年?月?日生。
住址:
被告:?,男,漢,?年?月?日生。
住址:
訴訟請求:
1.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原告名譽;
2.判令被告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3.判令被告支付原告為制止侵權行為支出的一切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及其他經濟損失。
事實及理由:
**************
綜上所述,被告的行為已經嚴重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權益,對此,原告特向貴院提起訴訟,懇請判令如上訴請。
此致
上海市?人民法院
具狀人:
2010年?月?日
附:訴狀副本一份
證據二份
侵犯名譽權的構成要件
(一)必須有損害事實的存在。
損害事實,指因為違法侵權行為造成他人的財產利益或者人身利益遭受損害的客觀事實。侵害名譽權的損害事實主要包括因為違法侵權行為造成受害人名譽損毀、精神或財產上受到損害。精神損害往往是直接受到的損害,財產損失則是因精神損害引起的財產上的損失,也成間接損失。這兩種損害,有時同時具備,但更多的時候只具備精神損害。但是,這兩種損害,不論是同時具備,還是只有精神損害,具備其中之一者,既造成了損害的事實。
(二)行為具有違法性。
名譽權是公民維護其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的權利。對于公民的名譽權任何人都負有法定上的不作為義務。只有行為人違反法定義務,以積極的作為方式侵害公民的人格尊嚴,其侵害行為才具有違法性。《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規定,禁止使用侮辱、誹謗的方式損害公民的名譽權。因此只要有人用侮辱,誹謗等方式對他人的名譽進行了損害,就是違法行為,而我認為該不法行為只能是積極地作為,不可能也不會表現為消極的不作為。因為公民權的實現,只要求他人不加損害,并不要求他人的積極協助即可實現。
在客觀上行為人實施損害他人名譽的行為主要有三種:暴力侮辱,指對受害人使用暴力或用暴力相威脅,而使他人的名譽受到侵害;語言侮辱,即用侮辱性的言詞對被害人進行嘲笑、侮辱,使被害人當眾出丑。文字侮辱,即通過文字,圖形等對他人進行侮辱,用以降低他人的人格。
(三)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
在一般的民事侵權行為中,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必須存在直接的因果聯系,即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著客觀的內在必然聯系。如果受害人的名譽被侵害,與侵害人的侵害無關,或者侵害人盡管實施了侵害行為,但沒有給任何人造成名譽上的侵害,則行為人不承擔侵權責任。
對于間接地因果關系,一般不予考慮。但是,在名譽侵權行為中,由于侵害名譽權造成的損害主要是精神損害,因精神損害引起的財產損失都是通過無形的、間接的形式表現出來。所以,對精神損害引起的財產損失就不能拘泥于是直接損失還是間接損失。一般說來,只要侵權人的行為是違法的,且有過錯,即便是間接損失,也應看做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
(四)行為人有過錯。
行為人有過錯是構成侵犯名譽權的主觀要件,包括故意和過失。如果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損害他人名譽的后果,而希望或者放任這種危害后果發生的,就是具有損害他人名譽的故意。過失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發生損害他人名譽的后果卻因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至于發生了損害他人名譽權的后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婚姻申請登記所需材料有哪些
2021-03-01倒賣課程多少算侵權
2021-03-21離婚后撫養費標準
2021-02-09哪些是合同的詐騙類型
2021-01-14非法侵入住宅罪認定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23人身意外傷害險
2021-02-08產品責任糾紛案件如何進行舉證呢
2021-03-08保險合同本人抄約部分不是本人抄的,字是自己簽的,可以投訴嗎
2020-11-10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10去交警隊處理事故要叫保險公司的人嗎
2021-02-15駕駛證扣了12分出事故了能走保險嗎
2021-01-25購買車險要注意規避哪些“免賠”風險
2021-02-14保險公司賠付拖車費嗎
2020-12-10經營土地承包權的性質是如何的
2021-01-10土地承包權到期應該如何處理
2021-03-12土地出讓金是稅還是費
2021-03-10土地協議出讓方式有怎樣的缺陷
2020-11-11集體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0-12-11什么時候建的房算是拆遷搶建
2020-12-17農村拆遷有關法律規定有什么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