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近日,潘*屹的一條贈書微博在短短半個小時內就引發(fā)了2000多條網友評論,超過千名網友在評論中大方留下了自己真實的姓名、地址、郵編,甚至手機號碼,法律專家稱這種行為不可取。還有不少理智的網友站出來提醒潘*屹要注意保護網友的個人安全。這條微博引發(fā)的網友曝光個人信息的行為是否妥當呢?
律師說法:
潘*屹的這條引發(fā)數千人曝光個人信息的微博,從法律角度講,與他本人并沒有太大關系。由于公民擁有對自己隱私權的處分權,因此在這個事件中,潘*屹只是發(fā)出邀請,而大部分網友是自愿曝光隱私,即便日后有因為這次的曝光而造成的各種損失,也只能是由網友自己負責。通過這次事件,能看出目前網友們對自己隱私的保護很不重視,以至于出了事,不少人都還不知道事出何因。
相關法律知識:
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而且權利主體對他人在何種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對自己是否向他人公開隱私以及公開的范圍和程度等具有決定權。隱私權作為一種基本人格權利,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搜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
侵犯隱私權的范圍:
1、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證號碼和電話號碼。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
3、非法跟蹤他人,監(jiān)視他人住所,安裝竊聽設備,私拍他人私生活鏡頭,窺探他人室內情況。
4、非法刺探他人財產狀況或未經本人允許公布其財產狀況。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內容,以及將他們公開。
6、調查、刺探他人社會關系并非法公諸于眾。
7、干擾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對其進行調查、公布。
8、將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會公布。
9、泄露公民的個人材料或公諸于眾或擴大公開范圍。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會公開的純屬個人的情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查封,扣押是什么意思,他們的區(qū)別是什么
2021-03-03行政章屬于什么部門管
2021-01-05因產品質量提起訴訟如何管轄
2021-01-26買賣合同糾紛能否申請司法鑒定
2021-01-06反抗家暴錘殺丈夫,法院會輕判嗎
2021-02-19集資房轉讓需繳納什么費用
2020-11-16調崗不同意離職能要賠償嗎
2020-12-22保險公司提出開業(yè)申請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12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糾紛中的保險標的物所在地
2020-11-27超載運輸發(fā)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增加10%的免賠率
2021-03-15關于保險代理人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08車輛自然災害險多少錢
2020-11-15保險公估人定義
2021-02-27提前還貸后如何退保險?
2020-12-02建筑承包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1-01-27土地轉讓需要交什么稅
2021-02-28家庭承包土地怎么轉讓
2021-01-27土地轉讓流程,在農村是怎樣的
2021-01-02土地轉包
2021-03-21農村房屋拆遷補償,農村戶口和非農戶口有哪些區(qū)別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