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周報1月7日訊2009年12月26日,備受關注的《侵權責任法》經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將于2010年7月1日起實施。這部與《物權法》一樣核心在于保障私權、在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起支架作用的法律,跨兩屆人大、歷經4次審議后終于面世。它對包括生命權、健康權、隱私權、專利權、繼承權等一系列公民的人身、財產權利提供全方位保護,其中許多內容是法律上第一次作出明確規定。
起草歷程前慢后快
作為民法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國《侵權責任法》的制定,肇始于立法機關決定制定民法典之時。“《侵權責任法》起草的第一階段,是學者起草侵權法草案建議稿。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接受立法機關委托的任務,首先起草建議稿,于2002年1月完成了這個任務,將建議稿提交給立法機關,完成了立法的前期準備工作。如果按照這個時間計算,實際上起草時間是8年多接近9年。”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法學教授楊立新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楊立新告訴記者,在民法通則之前,中國沒有實質意義上的侵權法,在司法實踐中存在的侵權案件主要是打架斗毆傷害案件。民法通則規定了侵權責任,開始有了中國立法上的侵權法,至今已經實行了22年。“在22年的司法實踐中,大大發展了民法通則規定的侵權法,積累了大量的司法實踐經驗,把我國的侵權法發展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因此,實際上操作的侵權法已經超過了民法通則規定的侵權法的水平,達到了一個相當的程度。”
《侵權責任法》第一條規定,《侵權責任法》的目的是:保護民事權利,確定侵權責任,制裁和預防侵權行為,促進社會和諧和穩定。“這就是《侵權責任法》的意義。”楊立新說,“在制定民法典的過程中,決定專門制定《侵權責任法》,使其成為民法典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民事權利保護法,擔負起保護民事權利、救濟民事權利損害作用的基本法。因此,《侵權責任法》立法的基本目的,就在于總結改革開放以來的立法和司法經驗,總結保護民事權利的具體制度,通過制定新法,把我國《侵權責任法》提到一個新的水平,適應保護人權的需要”。
2002年12月,民法典草案首次提請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草案共九編、有1200多條、10余萬字。其中第八篇的“《侵權責任法》編”有68條,由楊立新和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王利明共同主持起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期徒刑的特點是什么
2021-02-15中國人同外國人內地結婚如何辦理手續
2021-01-16被財產保全后能否也申請財產保全
2020-12-01特殊合同的訂立方式
2020-12-03在建工程能為第三方辦抵押嗎
2021-02-28買地皮土地使用證是一定需要的嗎
2021-03-14土地糾紛主體責任是什么
2020-11-27試用期想離職公司不肯怎么辦
2021-02-27保險公司罰則中相關問題有哪些
2021-01-31火災意外險如何賠償
2021-01-04意外傷害保險的責任期限是什么意思,時間是多久
2020-11-13旅游意外傷害險定義
2020-11-21單位保險要交多少年
2020-11-17保險合同終止多久可以復效
2020-12-26被車撞了出院再入院保險公司會報嗎
2020-12-29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沒有諒解書會賠付對方嗎
2020-12-06商業三者險與交強險區別
2020-11-30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耕地保護
2021-02-20調整承包地的情形,條件和程序是什么
2021-01-28土地互換期限約定不明怎么處理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