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作者:
背景:
孫某在北京某購物中心買了三百支派克筆,發(fā)票注明是產(chǎn)地是美國。但買回后發(fā)現(xiàn)是三無產(chǎn)品。于是將購物中心告上法院。但北京市第二人民法院認為孫某未能提供證據(jù)證明300支派克筆是為生活消費所需,因此屬知假買假,不屬于消法保護范籌,因此不予支持。
法院要求消費者提供購買商品是為生活消費的證據(jù),否則就認為是知假買假,不屬消法保護范籌。這個要求于法無據(jù),且不合情理。因為消費者如何消費純屬個人自由和隱私。如果消費者購買了三百只安全套,發(fā)現(xiàn)是假的(現(xiàn)在杰士邦也有假),找商家索賠,你說消費者怎樣證明自已是為生活消費?用給你看嗎?不僅是安全套,消費者對任何商品如何消費都屬個人的自由和隱私。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也是千奇百怪的,消費對商品的消費有千奇百怪的方法,購買成版的郵票卻不是用來寄信,到電影院不是為了看電影而是談戀愛或睡覺,有人有上千雙鞋子,有人用牛奶洗澡,等等。只要是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和侵犯集體或他人利益,就不應(yīng)受到干涉,法律也沒有必要過問。對消費者提這樣的要求,實際上是對消費者隱私權(quán)的干涉和侵犯。
消費者購買了商品,就具有了對該商品的所有權(quán)。我國民法規(guī)定,所有人具有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的的權(quán)利。也就是說,消費者對所購買的商品如何處分,完全是消費者個的事。使用是消費,浪費也是消費,使用得當是消費,使用不當也是消費,誰的家里沒有浪費的商品?本案中孫某無論如何處分這三百支筆,自用也好,送人也好,捐給希望工程也好,丟到水里聽響玩也好,都是為生活消費。如果你賣的是真貨,人家就是殺人或自殺也不會來找你的麻煩。相反,你承認是假貨,是不能消費的(否則造成嚴重后果更糟),又有什么資格管人家怎么消費?你說人家不是為生活消費,證據(jù)又在那里?你主張人家不是為生活消費,只不過是你根據(jù)常理的推測,舉證責任在你。你不去找證據(jù)來證明,反倒要求對方舉證,這不是不講理嗎?
對知假買假已經(jīng)爭論很長時間了,其實問題很簡單,如果沒有賣假的,那有知假買假的?事情怎么老是倒過來處理?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
離婚,公婆能否看望孫子
2020-12-03買賣雙方約定低價食品變質(zhì)賣方不負責是否有效
2020-11-20商標法對商標侵權(quán)行為有何規(guī)定
2020-12-30解約定金必須約定嗎
2021-01-12交通事故中兩人受傷是否分別訴訟
2020-11-30交通事故賠償調(diào)解賠多少錢
2021-03-21婚姻自由原則內(nèi)容包括哪些
2020-11-30擔保抵押到終審要多久
2021-02-22宣告死亡的申請人范圍
2020-11-22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手續(xù)
2020-11-09單位集資房是二套房嗎
2021-01-16怎么樣認定有居住權(quán)
2021-01-26超過60歲是否存在勞動關(guān)系
2021-02-10人事代理
2020-12-27勞動爭議包括拖欠工資嗎
2020-11-14投資保險的常見誤區(qū)有哪些
2021-01-24貨物運輸保險單種類介紹有哪些
2021-01-26建筑工程保險的承包方式
2021-01-13再保險公司有什么樣的問題
2021-03-18原告潘某 邵某訴被告某保險分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