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各大醫院都會上演醫患之間的糾紛新聞,很多患者家屬以醫生治不好病人的借口毆打辱罵醫生,有些醫生也的確在患者傷口里忘了紗布等現象的發生,那么就會產生醫患糾紛,接下來小編就來為大家整理編輯醫患糾紛第三方調解方式有哪些?
1、人民調解
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是指雙方當事人共同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由后者主持調解達成協議。這種調解程序規范,達成的協議如果沒有法定撤銷事由,就成為合法協議,并且不收取任何費用。
衛生部等三部門發出通知,要求各地設立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免費為市民調解醫療糾紛。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受理本轄區內醫療機構與患者之間的醫療糾紛。受理范圍包括患者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就檢查、診療、護理等過程中發生的行為、造成的后果及原因、責任、賠償等問題,在認識上產生分歧而引起的糾紛。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醫療糾紛不收費。委員會由具有較強專業知識和較高調解技能、熱心調解事業的離退休醫學專家、法官、檢察官、警官,以及律師、公證員、法律工作者組成。
2、行政調解
行政調解是指衛生行政部門對于醫療糾紛的調解。就我國的情況而言,衛生行政機關在醫療糾紛調解中占據著核心地位,《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對此作了專門規定:衛生行政機關調解的范圍是當事人之間關于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爭議;調解是可選擇的并且不具有強制力,其履行取決于當事人的意愿。實踐中,衛生行政部門作為行政機關以及行業主管機關,其所具有的權威性對醫療糾紛的調解具有重要作用,許多醫療糾紛都通過調解獲得解決。
3、訴訟調解
訴訟調解也稱司法調解,是指醫療糾紛進入訴訟程序后,由法院組織進行、醫療糾紛雙方當事人自愿同意的調解。
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根據當事人自愿的原則進行調解。所謂自愿,一是從程序意義上講,雙方當事人自愿以調解的方式解決爭議;二是從實體意義上講,調解協議的內容必須是雙方當事人意愿。這是調解不同于判決的一個重要特點。以調解的方式解決當事人之間的糾紛,是法律賦予當事人的一種訴訟權利,人民法院有權在當事人自愿的前提下主持調解,無權強迫當事人接受調解。調解協議必須是雙方當事人互諒互讓、自愿協商的結果。也就是說,調解協議的內容是雙方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
由于醫患糾紛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關注,到底是醫生違背醫德,還是患者家屬沒有道德,已經成為人們飯后的談資,那么醫患糾紛第三方調解方式有哪些呢,在上文中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幾個第三方調節醫患糾紛的地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如何處理醫患關系
醫患關系如何解決
醫患關系緊張的原因具體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以租代征違法了哪條法律條款
2021-03-04江蘇省宿遷市精神損害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1-01-05法律如何規定溢價收購
2020-12-11收購空殼公司要負法律責任嗎
2021-01-12履行抗辯權的行使受哪些限制
2021-03-21訂婚后退婚,錢還能要回來嗎
2021-01-28網絡名譽侵權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2021-02-20申請法官回避的時限
2020-12-16交通事故糾紛管轄
2020-12-01提出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1-24父母贈與房產后還能反悔嗎
2020-11-27人壽保險的理賠時效
2021-03-13自駕車死亡意外保險陪不賠
2021-01-01關于人身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17運輸保險合同
2020-12-13保險合同的成立需要具備哪些
2021-01-30本起保險合同糾紛應如何認定
2021-03-16辦理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程序,在什么情形下人壽保險會拒賠
2021-03-08車上責任險案例
2020-11-21獲得第三者賠償后還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嗎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