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權狀況陷阱
根據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司法機關或者行政機關依法查封,因在拆遷范圍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產權利的”房屋不得轉讓。另外,若房屋仍設定抵押,交易中心也不會辦理此種房屋的產權過戶手續,有的貸款抵押房產證上有抵押章,有的則沒有不查檔案則不會發現。而上述兩種情況,常常會被購房者忽略,而房屋業主通常不會主動提及。如此,可能造成買賣合同已簽訂,買方首期款也已支付業主后,在辦理產權過戶的過程中發現房屋不能轉讓,由此則可能給買方造成很大的損失。
有的房改房屬標準價(優惠價)單位有部分產權,出售時要先經單位同意單位放棄優先權才能出售。不經單位同意出售無效。
有的是央產房沒有經批準上市房主就擅自簽合同出售,結果當然地不能辦過戶手續,最后是買賣不成。
2、房屋類型陷阱
現在市面上的房屋大部分為商品房,但也存在部分未轉為產權房的使用權房。如果這類使用房未取得產權證,未經產權單位同意不能轉讓,不能辦過戶手續。同樣,要避免購房人在辦理產權過戶時才發現上述問題而遭受損失。
3、合同簽訂人陷阱
眾所周知,房屋買賣合同應由購房人與房屋產權人簽訂。但若購房人忽略驗證合同簽訂人是否是產權人,及該房屋是否還有其他產權人,不認真審查他的授權委托書,共有人同意出售的書面材料,則產權人或其他共有產權人若以合同簽訂人未取得其委托為及共有人不知情為由,主張該合同無效,買賣就無效。那么,購房人僅能向合同簽訂人追究非常有限的締約過失責任,損失往往難以彌補。
4、交房手續約定不明陷阱
有時,買賣雙方對預付款方式,辦房產證都有明確的約定,但卻疏忽了交房這一重要環節。
由此可能會涉及到交房的具體時間及交房時相關費用的結算。若無具體約定,則可能出現逾期交房,卻無法追究業主違約責任的被動局面,及相關物業,水,電,煤氣,有線電視費用結算不清的情況。
5、非居住用房稅費陷阱
購買非居住用房需繳稅費的種類、數額與居住用房有較大差別。非居住用房要交印花稅,城建,教育費附加,土地增值費,和個人所得稅及契稅,稅費遠高于居住用房交的稅費。房產交易中,若由于對購買非居住用房應繳稅費估算不足,則可能出現大大超出購房人的原先預算或嚴重影響售房人對收益的預期的情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糾紛判決書如何書寫
2021-02-17企業律師是專職律師嗎
2021-02-11律師函的種類有哪些
2021-01-09如何爭取小孩撫養權
2021-01-22級別管轄可以提異議嗎
2021-03-20尋找債務人及其財產線索的方法
2021-02-13工傷鑒定過了有效期怎么辦
2021-01-10未辦理結婚手續的財產問題
2021-03-05房屋補償標準能否作為賠償的計算依據
2021-02-23哺乳期可以協商一致解除合同嗎
2020-12-13在公司上班十年沒上保險怎么賠償
2020-12-14保險賠償后能減輕交通肇事罪嗎
2020-11-18財產保險索賠申請書是怎樣的
2021-02-13寧波正式實施商業車險二次費改
2021-03-03保險公司及工作人員的禁止行為包括哪些
2020-11-24事故保險理賠的流程有哪些
2021-03-18投保人在投保時要保護自己的利益應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12保險法上的近因原則是怎樣的
2020-11-24“保險最大誠信原則”在保險理賠中的適用
2021-02-12投保人告知義務解析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