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術簽字人以后要承擔責任嗎
從醫療管理的法律規范來講,只要是直系親屬,對于病人的治療與否都有決定處分的權利,換言之,是否同意簽字都是家屬的權利。沒有家屬的簽字,在緊急情況下,院方也要救死扶傷;有了家屬的簽字,如未按醫療規范程序救治病人的,出現問題也應承擔責任。
二、手術可以患者自己簽字嗎
手術患者自己能簽字,2010年原衛生部《病歷書寫基本規范》第十條規定:“對需取得患者書面同意方可進行的醫療活動,應當由患者本人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不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時,應當由其法定代理人簽字;患者因病無法簽字時,應當由其授權的人員簽字”。
根據《病歷書寫基本規范》,醫療方案首先應征得患者的書面同意,即由患者簽名。只有不宜向患者說明(如絕癥等),患者無行為能力等情況下,才由患者家屬簽名。
三、做手術家屬沒簽字,醫院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1、手術同意書,由患者本人簽字同意。本人不能簽字或者不適宜簽字的,由患者的近親屬簽字同意(如配偶、父母、子女等)。
2、手術后果及相關措施未通過上述途徑告知患者或者其近親屬,對手術造成的非醫療需要的損害,醫院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3、不過,嚴格來說,手術同意書是否簽字與醫院是否承擔責任之間沒有直接關系。即如果醫院的醫療行為沒有過錯,沒有給患者造成非醫療需要的損害,即使沒有患者簽字,也不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如果醫院的醫療行為具有過錯,即使有患者的簽字,也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侵權責任法》
第五十四條,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五條,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向患者說明病情和醫療措施。需要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醫務人員應當及時向患者說明醫療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情況,并取得其書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說明的,應當向患者的近親屬說明,并取得其書面同意。
醫務人員未盡到前款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六條,因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親屬意見的,經醫療機構負責人或者授權的負責人批準,可以立即實施相應的醫療措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限責任公司國有股權轉讓的流程
2021-03-09能否對道路交通事故證明提起訴訟
2021-03-01訴訟離婚中的訴訟費,訴訟離婚需要哪些資料
2021-03-02哪些情形下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不用賠償
2021-02-27土地重復抵押違法嗎
2021-01-24違反競業限制會坐牢嗎
2020-11-10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可以約定幾次試用期
2021-01-11開發商未按時交付房屋,違約金應如何計算
2020-12-08負債與勞動糾紛如何區分
2021-03-21買兒童保險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問題
2020-12-07意外險的理賠依據有哪些
2021-01-16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1-02-24對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的理解
2020-11-21保險理賠中保單維護需要注意的細節有什么
2021-01-11保監會保險代理人資格證還審理嗎
2021-01-23保險單車架號錯了理賠怎么進行
2021-02-21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七十七條
2021-03-06保險受益權的前沿案例問題研究
2020-11-10土地承包權和經營權有什么不同嗎
2020-12-28集體土地流轉必須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