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術簽字人以后要承擔責任嗎
從醫療管理的法律規范來講,只要是直系親屬,對于病人的治療與否都有決定處分的權利,換言之,是否同意簽字都是家屬的權利。沒有家屬的簽字,在緊急情況下,院方也要救死扶傷;有了家屬的簽字,如未按醫療規范程序救治病人的,出現問題也應承擔責任。
二、手術可以患者自己簽字嗎
手術患者自己能簽字,2010年原衛生部《病歷書寫基本規范》第十條規定:“對需取得患者書面同意方可進行的醫療活動,應當由患者本人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不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時,應當由其法定代理人簽字;患者因病無法簽字時,應當由其授權的人員簽字”。
根據《病歷書寫基本規范》,醫療方案首先應征得患者的書面同意,即由患者簽名。只有不宜向患者說明(如絕癥等),患者無行為能力等情況下,才由患者家屬簽名。
三、做手術家屬沒簽字,醫院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1、手術同意書,由患者本人簽字同意。本人不能簽字或者不適宜簽字的,由患者的近親屬簽字同意(如配偶、父母、子女等)。
2、手術后果及相關措施未通過上述途徑告知患者或者其近親屬,對手術造成的非醫療需要的損害,醫院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3、不過,嚴格來說,手術同意書是否簽字與醫院是否承擔責任之間沒有直接關系。即如果醫院的醫療行為沒有過錯,沒有給患者造成非醫療需要的損害,即使沒有患者簽字,也不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如果醫院的醫療行為具有過錯,即使有患者的簽字,也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侵權責任法》
第五十四條,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五條,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向患者說明病情和醫療措施。需要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醫務人員應當及時向患者說明醫療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情況,并取得其書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說明的,應當向患者的近親屬說明,并取得其書面同意。
醫務人員未盡到前款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六條,因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親屬意見的,經醫療機構負責人或者授權的負責人批準,可以立即實施相應的醫療措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征地區片綜合地價是省還是市制定
2020-11-23雇傭關系的依據有哪些
2021-03-24行政執法機關能否聘用企業法律顧問
2020-11-15車禍撞死人怎么賠償
2021-02-11行政拘留年齡有什么新規定
2021-01-21交通肇事逃逸罪量刑標準
2020-12-16治安拘留十天可以保釋嗎
2021-01-11指定管轄的裁定要送達當事人嗎
2020-12-17轉繼承效力如何規定
2020-12-12提存后發生怎樣的效力
2021-01-172020年快遞員猥褻客戶,快遞公司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16工傷期能辭退嗎
2021-01-03簽訂賣房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與中介公司打交道需要注意什么
2020-11-12勞動者拒簽合同怎么辦
2021-01-19雙倍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什么
2021-02-04雇傭關系的賠償標準
2021-01-19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怎樣計算
2020-12-05人身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21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0-12-23改裝汽車應怎樣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