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出發,物業公司作為原告,由物業公司承擔舉證責任是法律的原則性要求。同時,物業管理合同是從物業公司“提供服務”為合同標的,物業公司按照物業合同要求提供了哪些服務自然保存有證據,由其舉證更便利、更合理。物業公司欲主張業主交納物業費,首先應當證明自身履行了合同義務,提供了相應的服務。如果物業公司在庭審中只是提供了物業管理服務合同,僅僅能證實他們和業主之間存在合同關系,至于這份合同的履行狀況,處于無法確定的狀態,那么,這顯然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僅有物業合同還不夠充分,還需提供其他證據加以補充,以便支持其訴請。這就好像買賣合同簽訂以后,賣方要想向買方收取貨款,首先得證實已交付了貨物。而“物業服務”就好比是物業合同中的“貨物”。所以,物業公司欲取得服務費,應以提供服務在先為條件。如果不能證明,則物業公司將面臨證明不能的風險。反觀業主,在物業管理中是被動接受服務的。而且,否定性事實的舉證本就不符合舉證邏輯,所以,要求業主承擔主要舉證責任,既不現實也不公平。
二、從物業管理的實際情況看,也應當由物業公司提供證據。物業公司是物業服務的提供者,其有能力提供與其服務相對應的證據。并且按照《上海市住宅物業服務分等收費標準》,物業管理按照不同的收費標準將物業管理的事項加以細化,將物業收費分為五級,包含五類收費:綜合管理服務標準與收費標準;公共區域清潔衛生服務標準與收費標準;公共區域秩序維護服務標準與收費標準;公共區域綠化日常養護服務標準與收費標準;共用部位、共用設備設施日常運行、保養、維修服務標準與收費標準。而每一項的收費項下都有相對應的服務要求。不同的收費標準代表了不同層次的服務水平。比方說一級公共區域清潔衛生服務標準與收費標準中對道路地面、綠地的要求即:每日清掃一次,無明顯暴露垃圾,無衛生死角;明溝每周清掃一次。而四級的要求:道路、地面、綠地每日清掃二次以上,廣場磚地面每半月沖洗一次;目視地面干凈,地面垃圾滯留時間不能超過二小時;明溝每日清掃一次,明溝無雜物、無積水。由此可見,物業公司按不同的標準收取物業管理費,那么相應的,服務也要達到上述的收費的標準。作為物業公司的服務是菜單式的,每天提供哪些服務是可以量化的,為了小區的衛生、保安、維修、綠化雇傭了哪些人員、薪金支付狀況,有哪些設備,為了物業服務,有哪些合理的支出。而該案件中物業是按照四級標準收費的,那么按照上述標準逐一審查物業公司是否作為,本是查明案件的必由之路。如果物業公司不能提供,則應承擔不能舉證的風險。反之在舉證環節如果嚴格的對待業主,則必然是不合理的要求,試想,物業公司的管理行為大多在白天進行,而大多業主這個時間基本不在小區,所以,該案法院一味要求業主舉證,而放寬物業公司的舉證責任,甚至認為物業管理無法量化的思路是錯誤的,其結果必然是物業公司坐收漁利。
三、照片在此類案件中的證據作用。在本案的庭審中部分業主提供了一些照片作為證據證明物業服務不到位的事實:比方說小區雜草叢生的照片、小區垃圾無人打掃的照片、小區設施無人維修的照片。林林種種,已經足夠說明物業管理其服務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在此情況下,法院仍然認為業主的證據不足。判定“僅憑照片尚難以認定原告未依據合同約定履行服務”。筆者認為,法院在該案中對業主舉證責任認定過于苛刻,而對物業的舉證責任則放得過于寬松。按照民事審判的證據優勢規則,在一方的舉證占有優勢的情況下,就應當作出對該方有利的判決。何況照片在此類案件中是不可多得的證據,可以直接客觀地反映了該小區的物業管理現實,在沒有相反證據的情況下,應當給予采信。
解決物業合同糾紛需要證據時最好多與相關專業律師咨詢,律霸網可以給你提供這類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小產權房買賣合同范本
2020-12-17了解勞動糾紛的調解程序與常見種類
2021-02-10摘路邊芒果被行拘,民警攝影等候疑釣魚執法
2020-12-08離婚扶養義務有沒有強制性
2020-12-23婚姻自由的含義:何謂婚姻自由?
2021-02-22房屋租賃注意事項
2021-01-10怎么認定勞動合同變更是否合理
2020-11-09勞動部門收到集體合同多久未提出異議會生效
2020-11-20勞動關系客體包括什么
2021-03-18農民工在什么情況下可以進行投訴舉報?
2021-02-03公司末位淘汰給賠償嗎
2021-01-03非壽險責任準備金計提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8投保人支付保險費的一些法律問題
2020-11-08保險糾紛應該如何解決
2021-01-20人身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2重復保險如何賠付
2021-02-08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需要公告嗎
2020-12-28在車險不足額保險合同如何賠償
2020-12-23自家車撞自家車的話保險要賠償嗎
2021-02-11車被別人砸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