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從法律的規定上看,票據權利的善意取得是通過否定惡意取得票據的持票人取得票據權利從而肯定了持票人如為善意,則取得票據權利的方式確立的(《票據法》第12條1款),票據的善意取得制度是從反面推論出來的。物的善意取得與之不同,例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89條規定:“共同共有人對共同財產享有共同的權利,承擔共同的義務。在共同共有關系存續期間,部分共有人擅自處分共同共有財產的,一般認定無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償取得該財產的,應當維護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對其他共有人的損失,由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人賠償。”從這一規定上可以看出,法律對于物的善意取得采取的是正面規定的方式。這只是二者形式上的區別,并非實質差異,但是它所反映的是法律在保護善意的票據受讓人與善意的物的受讓人上思路的不同,體現了立法技術的差異。
第二,從構成要件上看,物的善意取得要求善意取得的物必須是占有委托物,亦即基于租賃、保管等契約關系,由承租人、保管人等實際占有的,屬于出租人、委托人所有的物。無權處分人取得物的占有是基于真實權利人的意思。而占有脫離物,即非基于真實權利人的意思而喪失占有之物,原則上不發生善意取得,盜贓、遺失物在我國也不適用善意取得。1965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頒發的《關于沒收和處理贓款贓物若干暫行規定》第6項,在辦案中已經查明被犯罪分子賣掉的贓物,應當酌情追繳。對買主確實知道是贓物而購買的,應將贓物無償追回,予以沒收或退還原主;對買主確實不知道是贓物,而又找到了失主的,應該由罪犯按賣價將原物贖回,退還原主或者按價賠償損失;如果罪犯確實無力回贖或賠償損失,可以根據買主與失主雙方具體情況進行調解,妥善處理。可見,在物的善意取得場合,對于善意取得的標的物是有著嚴格的類別規定的。物被無權處分人占有的來源將成為阻卻物的善意取得成立的條件。票據權利的善意取得則不同,對于票據,無論無權處分人取得票據是否基于真實權利人的意思,是占有脫離物還是占有委托物都不妨礙票據權利善意取得的成立。在票據善意取得場合,無權處分人取得票據是盜竊而來,還是拾得遺失物,或是受委托保管,都在所不問,沒有區分占有委托物與占有脫離物,沒有區分盜贓物善意取得的地點及盜贓物的種類,沒有規定所有人的回復權利和回復期限,這充分體現了票據高度的無因性和流通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名股東確認后能否解散公司
2021-01-07填詞翻唱歌曲侵權嗎
2021-03-05吸毒又販毒怎么判
2020-12-09離婚財產分割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2閑置2年房產能抵押嗎
2020-11-21贍養老人的繼子能分撫恤金嗎
2020-12-08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提高注冊資本嗎
2021-03-13交通事故如何快速理賠
2021-03-15買賣雙方跳過中介私下成交是否還需付中介費
2021-02-09在外地工作發生工傷有哪個仲裁管轄
2021-02-04意外險哪時候理賠
2021-02-05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種類
2020-12-11小額人身保險的金額是多少
2021-01-31對新保險法修改中兩個問題的探討
2021-02-26如何防范保險糾紛
2021-02-20遭綁架致死屬意外 可獲保險理賠
2021-03-14什么是保險責任
2020-12-04工商局工作人員值班期間死亡,能認定為工傷嗎
2021-01-22因過錯造成保險財產損失代位求償案
2021-02-11什么叫做保險中的責任限額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