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權法中抵主合同的變更對抵押權的影響
抵押是物的擔保方式,是指債務人或第三人繼續保持對不動產、不動產權利、動產等特定財產的占有,而依照一定的方式將該等財產作為債權的擔保,在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照法律規定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
在抵押擔保中,優先受償權是抵押權的核心和實質。
抵押權的特征之一是其從屬性,即抵押權作為一種擔保物權,自然屬于從權利,其成立、消滅和處理必須以一定債權關系的存在為前提而且從屬于該主債權,故第一種觀點看似頗有道理。但是,我國擔保法規定以不動產作為抵押的,應當辦理抵押物登記,其立法目的之一是確保債權人優先受償權的實現,原則上債務人將房產等財產進行抵押并辦理登記后不允許債務人再將房產等用于其他債權抵押。
二、合同變更的限制條件
合同成立后,當事人應當按照合同的約定履行合同。任何一方未經對方同意,都不得改變合同的內容。但是,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有時不可能對涉及合同的所有問題都做出明確的規定;合同簽訂后,當事人在合同履行前或者履行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新的情況,需要對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進行調整和規定。因此,需要當事人對合同內容重新修改或者補充。
由于合同是當事人協商一致的產物,所以,當事人在變更合同內容時,也應當本著協商的原則進行。當事人可以依據要約、承諾等有關合同成立的規定,確定是否就變更事項達成協議。如果雙方當事人就變更事項達成了一致意見,變更后的內容就取代了原合同的內容,當事人就應當按照變更后的內容履行合同。一方當事人未經對方當事人同意任意改變合同的內容,變更后的內容不僅對另一方沒有約束力,而且這種擅自改變合同的做法也是一種違約行為,當事人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合同變更需要當事人協商一致,但有的情況下,僅有當事人協商一致是不夠的,當事人還應當履行法定的程序。比如,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第七條規定,中外合作者在合作期限內協商同意對合作企業合同作重大變更的,應當報審查批準機關批準;變更內容涉及法定工商登記項目、稅務登記項目的,應當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稅務機關辦理變更登記手續。外資企業法第十條規定,外資企業分立、合并或者其他重要事項變更,應當報審查批準機關批準,并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登記變更手續。
抵押權的特征之一是其從屬性,即抵押權作為一種擔保物權,自然屬于從權利,其成立、消滅和處理必須以一定債權關系的存在為前提而且從屬于該主債權。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醉駕罰金不交會怎么樣
2021-02-11租賃房屋頂塌下來如何賠
2020-12-01連帶責任的內容有哪些
2021-02-03支票兌現期限有多久
2020-11-14婚前協議公證有哪些程序,該怎么辦理
2020-12-18雇傭運輸毒品從犯會怎么判
2021-02-16購買保障性住房的標準
2021-02-21超出國家標準的合同條款成立嗎
2021-02-04試用期社保按工資的80%作基數繳納是否合法
2021-03-03職工被采取強制措施能否退休
2021-02-12投保人壽保險可能會存在哪些誤區
2020-12-28旅游意外險保單索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20山洪災害保險賠嗎
2021-03-23飛機延誤賠償在哪領
2021-03-16航空飛機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1-01-05保險合同的終止問題有哪些
2021-03-12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具體是指誰
2020-11-15工程質保單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25人身侵權與保險理賠是否兼得
2020-11-12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七條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