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國務院令〔1993〕第137號)第六條規定,納稅人的職工工會經費、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分別按照計稅工資總額的2%、14%、1.5%計算扣除。《工會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工會經費的來源包括:(一)工會會員繳納的會費;(二)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按每月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2%向工會撥繳的經費;(三)工會所屬的企業、事業單位上繳的收入;(四)人民政府的補助;(五)其他收入。前款第二項規定的企業、事業單位撥繳的經費在稅前列支。由上看出,稅法和《工會法》對納稅人工會經費稅前扣除的規定并不相同,《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規定按照計稅工資總額的2%計算扣除,而《工會法》則規定按工資總額的2%扣除。那么,到底該適用哪一個文件呢?《立法法》第七十九條第一款規定,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工會法》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法律,而《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是由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前者是上位法,后者是下位法,因此當兩者發生沖突時,應適用上位法,即按工資總額的2%在稅前扣除工會經費。
關于這一點,2005年1月21日,中華全國總工會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工會經費稅前扣除管理的通知》(總工發〔2005〕9號),對工會經費的稅前扣除作了進一步明確:凡依法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每月按照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2%向工會撥繳工會經費,并憑工會組織開具的工會經費撥繳款專用收據在稅前扣除。工資總額按照國家統計局《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1990年第1號令)頒布的標準執行,工資總額組成范圍內的各種獎金、津貼和補貼等,均計算在內。 需要注意的是:1.如果納稅人未建立工會組織,不得在稅前扣除工會經費。2.依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工會經費稅前扣除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0〕678 號)的規定,納稅人凡不能出具工會經費撥繳款專用收據的,其提取的職工工會經費不得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3.如果納稅人計提的工會經費超過工資總額的 2%,超過部分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離家出走老公不管不問,該怎么辦
2020-11-09實習協議中包括試用期嗎
2020-12-14即將被執行的房產能否保全
2020-11-18論文侵權如何處罰
2020-11-10計算機軟件訴訟包括哪幾類
2020-12-09公司名稱被搶注商標使用可否起訴侵權
2021-02-07交通事故死亡賠償城市與農村標準各是多少
2021-02-28行駛證上面的檢驗有效期過期了需要換嗎
2021-03-05如何行使合同解除權
2021-02-22不滿拆遷賠償戶主用燃燒瓶抵抗暴力拆遷
2021-03-24財產保全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2-20受欺騙贈與合同是否可以撤銷
2021-01-17判決后質押股權如何執行
2020-11-20法院強制執行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08打架判刑了還要賠錢嗎
2020-12-19個人婚前財產的證據如何保存
2021-02-19遺產繼承份額轉賣是怎樣的
2021-02-06涉及刑事案件怎么處理?
2020-11-08抑郁癥裁員是否有賠償金
2021-03-20單位辭退多久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