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國務院令〔1993〕第137號)第六條規定,納稅人的職工工會經費、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分別按照計稅工資總額的2%、14%、1.5%計算扣除。《工會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工會經費的來源包括:(一)工會會員繳納的會費;(二)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按每月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2%向工會撥繳的經費;(三)工會所屬的企業、事業單位上繳的收入;(四)人民政府的補助;(五)其他收入。前款第二項規定的企業、事業單位撥繳的經費在稅前列支。由上看出,稅法和《工會法》對納稅人工會經費稅前扣除的規定并不相同,《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規定按照計稅工資總額的2%計算扣除,而《工會法》則規定按工資總額的2%扣除。那么,到底該適用哪一個文件呢?《立法法》第七十九條第一款規定,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工會法》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法律,而《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是由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前者是上位法,后者是下位法,因此當兩者發生沖突時,應適用上位法,即按工資總額的2%在稅前扣除工會經費。
關于這一點,2005年1月21日,中華全國總工會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工會經費稅前扣除管理的通知》(總工發〔2005〕9號),對工會經費的稅前扣除作了進一步明確:凡依法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每月按照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2%向工會撥繳工會經費,并憑工會組織開具的工會經費撥繳款專用收據在稅前扣除。工資總額按照國家統計局《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1990年第1號令)頒布的標準執行,工資總額組成范圍內的各種獎金、津貼和補貼等,均計算在內。 需要注意的是:1.如果納稅人未建立工會組織,不得在稅前扣除工會經費。2.依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工會經費稅前扣除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0〕678 號)的規定,納稅人凡不能出具工會經費撥繳款專用收據的,其提取的職工工會經費不得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3.如果納稅人計提的工會經費超過工資總額的 2%,超過部分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租不到期可以轉租嗎
2021-03-06朋友圈海外代購假包怎么舉報
2021-03-06老年癡呆癥老人,可以設2個監護人嗎
2021-02-03孩子撫養費不夠用怎么辦,可以追加孩子撫養費嗎
2021-03-13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能否撤銷贈與
2020-11-22婚約會受法律保護嗎
2021-01-11兒子死后賠償款能當贍養費嗎
2021-01-12贍養義務包括過世夫妻的父母嗎
2021-01-25先予執行要多久能下來
2021-01-09對仲裁裁決書不服怎么辦
2020-11-112021孩子上體育課受傷誰來賠
2020-12-24遺囑可以寫進離婚協議嗎
2021-01-04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0-11-12要約失效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10分期付款買賣合同的適用情形
2021-02-16空白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23公司讓孕婦離職違法嗎
2021-02-26農村違建房子罰款多少
2020-11-13轉業軍人喪葬費怎樣拿
2021-03-21勞務外包工作中,勞動者受傷該由誰負責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