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可以擔任委托訴訟代理人的人員有下列幾種:
(1)律師,根據我國律師法的規定,律師是指取得律師執業證書,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與其他訴訟代理人相比,律師具有較為豐富的法律知識、訴訟經驗,能夠較好地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目前律師已成為訴訟代理人的主體部分;
(2)當事人的近親屬,當事人的近親屬包括其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他們與當事人的關系密切,對案情也比較了解,由他們擔任訴訟代理人能更好地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3)有關社會團體或當事人單位推薦的人,這是我國代理制度的獨特性,有關的社會團體擔任訴訟代理人,是以團體推薦的人的名義代理訴訟,以便反映團體的意志,比如婦聯可以推薦其工作人員作為某個婦女在訴訟上的代理人,以保護婦女的合法權益,工會可以推薦其工作人員作為某個會員在訴訟上的代理人。
(4)經法院許可的其他公民,這是一條彈性規定,我國民事訴訟法對委托訴訟代理人未作特別的限制性規定,除上述人員以外,當事人還可以委托其他公民擔任訴訟代理人,但為了避免當事人的利益受到損害,并保障訴訟的順利進行,其他公民擔任訴訟代理人必須經過法院的許可,法院對這類訴訟代理人的知識、能力等進行審查,以確定其是否能擔任訴訟代理人。
委托代理人是什么意思?
委托訴訟代理人,是指基于當事人、法定代表人、法定代理人的委托,行使訴訟代理權,代為訴訟行為的人,委托代理人一般情況下是通曉法律的人士或律師。
公司法定代表人和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的關系?
公司法定代表人和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不是同一個人。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指根據公司章程規定、并經工商行政部門登記、依法對外代表公司行使職權的人,是公司的法定的當然的代表人。
而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是指根據公司的臨時授權,在代理權限內代表公司對外履行事務的人,其代表公司履行事務的權利來自于公司的授權而非法律規定。所以,公司法定代表人和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不是同一個人。
在法律上哪幾種人不能做委托代理人?
就普通民事行為代理而言,不能擔任委托代理人的主要有以下幾種人: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3、可能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骨折出院多久傷殘鑒定
2020-11-25刑辯律師的地位,權利,義務,責任分別是怎樣的
2020-12-29未寫入合同的要約是否有約束力
2020-11-15保證的方式及先訴抗辯權
2020-11-21夫妻離婚后房屋能否贈予對方
2021-02-16公司可以用私人賬戶付公款嗎
2021-03-04保護令案件的證明方法是什么
2021-02-03房屋繼承公證的幾大注意事項
2020-11-14房產證有時效嗎
2021-01-12員工不想與單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單位該怎么辦?
2020-12-02如何處理員工擅自離崗的事件
2021-03-09認定勞動關系后可否進行工傷賠償
2021-01-23勞務外包員工工資待遇有什么規定
2021-01-22勞動局的職責是什么
2021-02-09人壽保險的類型具體有哪些
2020-12-25保險合同效力的變更
2021-01-17保險合同糾紛探析
2021-01-06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0-12-16諒解書的前保險給報嗎
2020-12-03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可以是同一人嗎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