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理的基本特征:
1、代理行為必須是具有法律意義的行為。
2、代理人在代理權限內獨立為意思表示。
3、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為民事法律行為。
4、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
二、代理人行使代理權時應符合的要求:
1、親自行使代理權。
被代理人之所以委托特定的代理人為自己服務,是基于對該代理人知識、技能、信用的信賴。因此,代理人必須親自實施代理行為,才合乎被代理人的愿望。除非經被代理人同意或有不得已的事由發生,不得將代理事務轉委托他人處理。
2、謹慎、勤勉、忠實地行使代理權。
代理制度為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設,被代理人設立代理的目的,是為了利用代理人的知識和技能為自己服務,代理人的活動是為了實現被代理人的利益。因此,代理人行使代理權,應從被代理人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他自己的利益出發,應謹慎、勤勉、忠實地處理好被代理人的事務,以增進被代理人的福利。代理人應謹慎、勤勉地行使代理權。
代理人不履行勤勉義務,疏于處理代理事務,使被代理人設定代理的目的落空,并遭受損失的,根據《民法通則》第66條第2款的規定,由代理人予以賠償。代理人應向被代理人忠實報告處理代理事務的一切重要情況,以使被代理人知道事務的進展以及自己利益的損益情況。在代理事務處理完畢后,代理人還應向被代理人報告執行任務的經過和結果,并提交必要的文件材料。
代理人在執行代理事務過程中,應盡保密義務,對于其知曉的被代理人的個人秘密和商業秘密,不得向外界泄露,或利用它們同被代理人進行不正當競爭。代理人與第三人惡意串通,損害被代理人利益,被代理人由此受到的損失的,根據《民法通則》第66條第3款的規定,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負連帶賠償責任。代理人對被代理人應誠實守信,在處理代理事務時,應以善良管理人或與處理自己事務同樣的注意進行。實施代理行為,代理人不得與他人惡意串通損害被代理人利益,否則,將與他人一起向被代理人承擔連帶責任。
代理人只能在代理權限內行使代理權只有在代理權限范圍內的代理行為才能當然對被代理人發生法律效力代理人實施的代理行為如果超出代理權限則屬于無權代理不能當然對被代理人發生法律效力代理期限屆滿代理人應當停止代理行為了解更多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沒有約定違約金如何處理?
2020-11-18怎樣簽訂拆遷安置補償協議
2021-02-18買賣婚姻救父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2-12如何為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
2020-11-22法定管轄分為哪幾種,裁定管轄有哪些
2021-03-11取消戶籍怎么辦理
2020-11-24股權轉讓需要承擔債務嗎
2020-12-08民間借貸房屋抵押必須辦理抵押擔保手續嗎
2021-02-15公司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8不繳納工會費還可不可以享受工會的權利
2021-03-10人身保險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6無證駕駛人在交通事故中受傷能否獲得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4觸發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會怎么樣
2020-12-25車被冰雹砸傷可以理賠嗎
2021-01-08交通事故逃逸保險拒賠罰款依據
2021-01-17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客體是什么意思
2021-01-27為什么土地承包經營權不能出質
2021-02-20土地轉讓合同印花稅收費標準是什么呢
2021-03-07土地流轉合同書范本
2021-01-18拆遷賠償怎么打官司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