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行為訂立合同效力
我國民法通則第三十八條規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指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的組織章程的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可見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負責人是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行使職權的。
一般說來,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負責人本身就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組成部分,法定代表人的行為或者其他組織負責人的行為就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行為,因此,他們執行職務的行為所產生的一切后果都應當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對于合同的相對人來說,他只認為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負責人就是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他一般并不知道也沒有義務知道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組織負責人的權限到底有哪些,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內部規定也不應對合同的相對人構成約束力,否則,將不利于保護交易的安全,也不利于保護合同相對人的利益,對合同相對人來說也是不公平的。
從以往的司法實踐來看,由于對大量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負責人超越權限而訂立的合同作無效處理,嚴重地損害了合同相對人的利益,助長了一些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借此逃避責任,謀取非法利益。因此,規定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負責人超越權限的行為一般也有效,可以有效地防止此類現象的發生,也符合交易的規則。
違反《公司法》第16條規定的公司對外擔保應該屬于無效的擔保。從《公司法》第16條的規定來看,不屬于效力性規范,僅是公司的內部管理規范,主要是針對公司對外訂立擔保合同的程序性要求。而依據《合同法》第52條第5項的規定,對外擔保合同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應為無效。
《合同法》第50條規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權限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權限的以外,該代表行為有效。”從本條的立法宗旨看,法人的內部規定及其法定代表人的權限不應對合同的相對人構成約束力,否則,將不利于保護交易的安全,也不利于保護合同相對人的利益。
在訂立合同的過程中,合同的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行為是超越了權限,而仍與之訂立合同,則具有惡意,那么此時,合同就不具效力。了解更多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協議有效期幾年
2021-02-05“終身監禁”和“無期徒刑”有什么區別
2021-01-03有限合伙人參與合伙事務的處理嗎
2020-12-27合同糾紛判決后多長時間執行
2021-03-21妻子起訴要回購房款
2021-03-19贈與房產配偶有份嗎
2021-01-25合同之債的客體
2021-01-22調崗降薪合理嗎?
2021-01-26勞動關系勞務關系賠償區別
2021-02-10離職補償金沒給怎么辦
2020-12-27不滿半年被裁員要怎么補償
2020-12-14實習期簽署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7被惡意調崗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02各類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額度主要包括哪些
2021-03-11城鄉居民自愿參保的應該怎么做
2020-12-11理財公司倒閉了怎么辦
2020-12-03產品質量和產品責任險
2020-11-26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23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1獲得第三者賠償后還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嗎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