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行為訂立合同效力
我國民法通則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指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的組織章程的規(guī)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可見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負責人是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行使職權的。
一般說來,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負責人本身就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組成部分,法定代表人的行為或者其他組織負責人的行為就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行為,因此,他們執(zhí)行職務的行為所產(chǎn)生的一切后果都應當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對于合同的相對人來說,他只認為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負責人就是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他一般并不知道也沒有義務知道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組織負責人的權限到底有哪些,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內(nèi)部規(guī)定也不應對合同的相對人構成約束力,否則,將不利于保護交易的安全,也不利于保護合同相對人的利益,對合同相對人來說也是不公平的。
從以往的司法實踐來看,由于對大量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負責人超越權限而訂立的合同作無效處理,嚴重地損害了合同相對人的利益,助長了一些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借此逃避責任,謀取非法利益。因此,規(guī)定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負責人超越權限的行為一般也有效,可以有效地防止此類現(xiàn)象的發(fā)生,也符合交易的規(guī)則。
違反《公司法》第16條規(guī)定的公司對外擔保應該屬于無效的擔保。從《公司法》第16條的規(guī)定來看,不屬于效力性規(guī)范,僅是公司的內(nèi)部管理規(guī)范,主要是針對公司對外訂立擔保合同的程序性要求。而依據(jù)《合同法》第52條第5項的規(guī)定,對外擔保合同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guī)定應為無效。
《合同法》第50條規(guī)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權限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權限的以外,該代表行為有效。”從本條的立法宗旨看,法人的內(nèi)部規(guī)定及其法定代表人的權限不應對合同的相對人構成約束力,否則,將不利于保護交易的安全,也不利于保護合同相對人的利益。
在訂立合同的過程中,合同的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行為是超越了權限,而仍與之訂立合同,則具有惡意,那么此時,合同就不具效力。了解更多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wǎng)進行專業(yè)咨詢。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店鋪轉讓費多少算合理
2020-11-28關于孩子姓氏的約定有效嗎
2021-03-07照相館的照片屬于隱私嗎
2021-02-11股東代表訴訟能否突破管轄
2020-11-22申請法院強制執(zhí)行行政處罰需要多長時間
2020-12-15男方出軌女方提出離婚,能否要求賠償
2020-12-09離婚財產(chǎn)分割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1-04主合同解除后擔保合同還有效嗎
2021-02-12被房屋中介騙了找誰
2021-01-02勞動確認無效判決能否恢復勞動關系
2021-02-03農(nóng)民工有哪些勞動保護
2020-12-19勞務外包的意義
2021-03-2210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21飛機延誤險賠償太低怎么辦
2020-12-10我國保險市場上的經(jīng)營主體有哪些?
2020-12-19報保險需要出示駕照嗎
2021-03-06保險理賠金額如何證明
2021-02-03什么保險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8自駕出游的保險怎么辦
2021-03-19財產(chǎn)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