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轉貸罪可以免于起訴嗎
高利轉貸罪可以免于起訴,關于高利轉貸罪的追訴標準問題,《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第26條規定,以轉貸牟利為目的,套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高利轉貸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1)高利轉貸,違法所得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
(2)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準,但兩年內因高利轉貸受過行政處罰2次以上,又高利轉貸的。
從這條規定中可以看出,因高利轉貸罪的構成以牟利為目的為要件,故以違法所得為追訴標準,至于以受過行政處罰次數為標準追訴的,則是情節嚴重問題。
高利轉貸罪的量刑處罰
根據《刑法》第175條的規定,行為人犯高利轉貸罪的,視違法所得數額大小承擔不同的刑事責任:違法所得數額較大的(上述追訴標準),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關于高利轉貸罪“違法所得數額巨大”問題,各地高級人民法院有規定的,應當執行其規定。
高利轉貸罪的構成要件
1、主體要件
高利轉貸的犯罪主體不是一般主體,而是特殊主體,即已獲得金融機構貸款資金的個人或者單位,亦即金融機構貸款合同中的特定貸款人。如果沒有向金融機構取得貸款資金,則不可能是貸款人,那么就不可能實施高利轉貸行為。
2、主觀要件
本罪具有主觀上的故意,且以牟利為目的。高利轉貸罪的主觀故意有兩個具體內容:
一是故意虛構貸款用途;
二是故意將取得的貸款轉借給他人。
貸款人在申請貸款時,沒有虛構貸款用途,沒有準備轉貸,取得貸款后,因生產生活的客觀原因發生變化,不再需要使用貸款,而將貸款轉借給他人,且不以牟利為目的,這雖然違反貸款合同約定,但不構成高利轉貸罪。
3、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直接客體是貸款資金的管理秩序。為了維護信貸資金管理秩序,《借款通則》明確規定,借款人申請貸款,應當具備產品有市場、生產經營有效益、不擠占挪用信貸資金、恪守信用等基本條件,禁止套取貸款相互借貸牟取非法收入。而高利轉貸行為,虛構貸款用途,挪用信貸資金,違反貸款合同約定,必將破壞信貸資金管理秩序。
4、客觀方面
要件本罪客觀方面表現為已經實施轉貸行為。本罪的構成,關鍵在于行為人在客觀上已經實施高利轉貸行為。借款人在申請貸款時,即使有虛構貸款用途和高利轉貸意圖,但后來沒有實施高利轉貸行為的,不構成本罪,所以本罪是結果犯,有高利轉貸和非法獲利行為的實際發生,并數額較大的才構成犯罪。
行為人實施轉貸行為,大多是將從銀行取得的貸款投放到民間,如轉借給個人、個體工商戶或者小企業,并以借據、借條、借款協議等形式確立借貸關系。這些行為表現形式說明,后面發生的轉貸大多數是民間借貸。也有些出借人將從銀行取得的貸款,以投資、入股、聯營的名義交給他人使用,不記股名,不承擔風險,屆時收回本金和取得高于貸款利率的回報,這種轉貸實際上是變相的民間借貸行為。
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先訴抗辯權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2020-11-25注冊后股東不得抽逃出資嗎
2021-02-23民事糾紛的解決與審判制度
2021-03-18網絡語言攻擊能定罪嗎
2021-02-09競業合同里沒有補償金有效嗎
2021-03-01公司正常清算人員如何處理
2021-02-21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如何區別
2021-01-11學生實習期間發生的工傷事故怎么解決
2021-01-06被辭退還扣工資嗎
2020-11-29三責險的賠償范圍有多大
2021-02-19保險中怎樣計算免賠額
2021-01-16被保險人違反及時報案的保險義務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1-27轎車超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1-24無證駕車撞傷行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7影響互聯網保險流動性風險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1-03-24交通事故有人傷交警協商處理保險公司人需要到場嗎
2021-03-26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為什么
2021-01-08“三來一補”項目保險
2020-11-12人身保險的特點
2020-12-13集體林地承包有關政策有哪些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