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強制交易的行為包括哪些
強制交易是指強制或者限制他人交易的行為。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列出了十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其中包括強制交易行為。強制交易行為是對正常社會競爭的損害,是對其他經營者合法權益的損害。它剝奪了消費者的選擇權,違背了市場經濟的規則。
根據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有關規定,強制交易可分為以下三類:
1、公用企業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獨占地位的經營者,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的行為。
2、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濫用行政權力,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經營者的商品的行為。同時也包括限制外地商品進入本地市場,或者限制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場的行為。
3、經營者銷售商品,違背購買者的意圖,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條件的行為。
對于強制交易行為,用戶或者消費者完全可以拒絕與之交易。用戶和消費者對于與誰交易具有選擇權。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能強制交易,不能剝奪用戶和消費者的交易選擇權。
對于強制交易行為,用戶和消費者可以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舉報,由有關機關來處理。如果是消費者,還可以到消費者權益保護機構反映情況,以維護自己的權益。
對于政府及其所屬部門的強制交易行為,可以到其上級機關進行反映舉報,由其上級進行處理。由于強制交易受到損害的用戶、消費者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訴,要求進行強制交易的主體賠償損失。
二、強制交易侵犯消費者什么權利
經營者以強制交易行為侵來害消費者的權利屬于侵害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自主選擇權是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旁人不得強迫消費者。
消費者權自益是指消費者在有償獲得商品或接受服務時,以及在以后的一定時期內依法享有的權益。是一定社會經濟關系下適應經濟運行的客觀需要賦給商品最終使用者享有的權利。
消費者權利包括:安全保障權、知悉真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依法求償權、求教獲知權、依法結社權、維護尊嚴權、監督百批評權。
消費者權益保護機關有兩類:即行政執法機關和行業主管部門。行政執法部門包括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技術監督部門、衛生監度督管理部門、進出口商品檢驗部門等。
若在交易的過程中有一方強迫對方進行的話,一旦能夠認定構成強制交易的,此時這一方就需要實際的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民事責任上面就是作出賠償,而要是情節比較嚴重,涉嫌構成了刑事犯罪,那么被追究刑事責任就是很嚴重的了。
?關于網上購物消費者權益保護
?欺詐消費者行為有哪些,消費者怎么維權
?消費者爭議有哪些分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財務糾紛擔保連帶責任
2021-03-01遺棄罪先予執行
2020-11-11治安管理處罰需要立案嗎
2021-03-02防二次出軌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1抵押貸款算房貸記錄嗎
2020-12-25擔保合同都是怎么擔保的
2020-11-17網絡商標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3-16雇傭關系能是多人嗎
2021-02-11征用土地糾紛如何解決
2021-03-23房改集資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1-17勞動合同逾期要如何處理
2020-12-23購房保險有哪些常見問題
2021-01-16藥品超出保險條款范圍 法院判決保險公司賠償
2020-11-24保險業非法集資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10如何辦理保險索賠程序
2020-11-10委托了代理人,本人還能不能參加訴訟?
2021-02-02承包合同具有民事責任嗎
2021-01-29集體土地流轉必須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29怎樣審查拆遷補償協議
2021-01-29西安市蓮湖區桃園一坊棚戶區改造拆遷公告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