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
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市場經濟的發展而導致的激烈競爭,必然使各類市場主體為長期取得競爭優勢而對自己掌握的某種特定的技術及經營信息采取相應的保密措施。因此,對商業秘密的保護,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主體為生存競爭的必然結果,保護商業秘密不受侵犯已成為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重要法律義務。
[案件回放]
趙-強是錦州市一生產汽車設備公司的車間主任,掌握該公司的技術信息。
2003年5月,趙-強與這家公司簽訂了保密合同,負有保守企業秘密的義務。后因對該公司為其工作安排、福利待遇不滿,產生“跳槽”之念,多次與該公司的客戶上海某公司聯系,雙方商定利用**公司的技術為**公司生產器材,并由**公司為其提供報酬。2004年三四月間,趙-強安排他人為**公司安裝有關生產設備,還親自到**公司進行現場指導。
2005年7月,錦州某公司對趙-強提起涉及商業秘密的訴訟。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條第一款第(三)項、第二十五條之規定,以侵犯商業秘密罪,趙-強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5000元。目前,一審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
[律師說法]
作為公司一方的代理律師**古塔律師事務所邢律師接受采訪時說:1997年刑法典專門設立了侵犯商業秘密犯罪,為保障商業秘密的有償轉讓和合理競爭,維護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
本案被告人趙-強為錦州某公司職工,明知公司的生產技術不為公眾所悉、能為公司帶來經濟利益,應采取保密措施,卻故意違反權利人有關保護商業秘密的要求,向其他公司披露、使用其所掌握的生產技術,給該公司造成的業務影響是長期的,損失數額無法估量;同時,由于趙-強的行為,公司為防止危害結果的發生而支出了大量保密費及技術鑒定費、審計咨詢費等,高達19萬余元。尤其是趙-強在與單位簽訂保密合同后,仍然故意侵犯單位商業秘密,主觀惡性較深,其行為均已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罪。
所以,邢律師提醒廣大企業,一定要注意經營和技術方面的自我保護,與職工簽訂保密合同,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法律解讀]
目前我國對商業秘密的法律保護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侵權行為法》對商業秘密的保護,主要是《民法通則》、《反不正當競爭法》和《刑法》。二是《合同法》對商業秘密的保護,主要是《技術合同法》和《勞動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共同生活的標準是什么
2020-12-24哪些財物不能質押
2020-12-17贈與的房產可以賣嗎
2021-01-22為什么有精神損失賠償
2020-11-15訴訟保全可以查封到期債權嗎
2020-12-17拆遷賠償費是否是婚前財產
2020-12-25房產抵押給公司需要備案嗎
2020-12-07合同糾紛公司沒有錢怎么辦
2021-03-19勞動者如何單方請求解除競業限制
2021-03-15大學生實習期的基本權益有哪些
2021-03-02實習期最長的是多少
2020-12-31哪些項目不列入工資總額的范圍是什么
2020-12-23關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適用范圍
2020-12-20工人意外保險屬于什么科目
2020-12-29貨物運輸保險糾紛案例
2021-03-17保險投資基金有哪些投資策略
2021-02-06保險合同包含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05投保人應該履行什么義務
2020-12-23什么是財產保險合同
2020-11-14發生事故后如何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