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
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市場經濟的發展而導致的激烈競爭,必然使各類市場主體為長期取得競爭優勢而對自己掌握的某種特定的技術及經營信息采取相應的保密措施。因此,對商業秘密的保護,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主體為生存競爭的必然結果,保護商業秘密不受侵犯已成為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重要法律義務。
[案件回放]
趙-強是錦州市一生產汽車設備公司的車間主任,掌握該公司的技術信息。
2003年5月,趙-強與這家公司簽訂了保密合同,負有保守企業秘密的義務。后因對該公司為其工作安排、福利待遇不滿,產生“跳槽”之念,多次與該公司的客戶上海某公司聯系,雙方商定利用**公司的技術為**公司生產器材,并由**公司為其提供報酬。2004年三四月間,趙-強安排他人為**公司安裝有關生產設備,還親自到**公司進行現場指導。
2005年7月,錦州某公司對趙-強提起涉及商業秘密的訴訟。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條第一款第(三)項、第二十五條之規定,以侵犯商業秘密罪,趙-強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5000元。目前,一審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
[律師說法]
作為公司一方的代理律師**古塔律師事務所邢律師接受采訪時說:1997年刑法典專門設立了侵犯商業秘密犯罪,為保障商業秘密的有償轉讓和合理競爭,維護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
本案被告人趙-強為錦州某公司職工,明知公司的生產技術不為公眾所悉、能為公司帶來經濟利益,應采取保密措施,卻故意違反權利人有關保護商業秘密的要求,向其他公司披露、使用其所掌握的生產技術,給該公司造成的業務影響是長期的,損失數額無法估量;同時,由于趙-強的行為,公司為防止危害結果的發生而支出了大量保密費及技術鑒定費、審計咨詢費等,高達19萬余元。尤其是趙-強在與單位簽訂保密合同后,仍然故意侵犯單位商業秘密,主觀惡性較深,其行為均已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罪。
所以,邢律師提醒廣大企業,一定要注意經營和技術方面的自我保護,與職工簽訂保密合同,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法律解讀]
目前我國對商業秘密的法律保護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侵權行為法》對商業秘密的保護,主要是《民法通則》、《反不正當競爭法》和《刑法》。二是《合同法》對商業秘密的保護,主要是《技術合同法》和《勞動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離婚后賣房子需要對方簽字嗎
2021-02-03整容醫療事故的處理方法
2020-11-28在不起訴的情況下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26一首歌的版權費是多少
2020-12-15個人住房貸款條件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12車輛交通事故處理有什么流程
2021-01-27出了交通事故之后萬一肇事逃逸,保險公司還會依法賠償嗎
2020-11-09販毒可以刑拘嗎
2021-02-20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共同財產
2020-11-30離婚時夫妻債務如何清償
2021-03-19合同欺詐是犯罪嗎
2021-01-06主合同與擔保合同之間的效力是什么關系
2021-01-14被繼承人的死亡時間如何確定
2021-02-03丈夫去世公公的遺產可否繼承
2021-03-06土地侵權糾紛是否屬于行政前置
2021-02-13伯父可以把房產贈與侄子嗎
2021-01-23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如何區別
2021-01-11勞動關系的概念
2020-12-29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與人壽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12買兒童保險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問題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