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次盜竊可以數罪并罰嗎
中國《刑法》中的數罪并罰的計算方法分為三種情況:
判決宣告前一人犯數罪的,采取總和刑期以上,單位最高刑期以下處刑的方法合并計算;死刑、無期徒刑除外。
判決宣告后發現漏罪的,采取先并后減的方法,即先按上述第1條的方法計算,然后減去已經實際執行的刑期,剩余的,為還需要執行的刑期。
判決宣告后又犯新罪的,采取先減后并的方法,即先將新的犯罪判處刑罰,將前罪剩余的刑期與新罪刑期按照第1條的方法合并計算。
《刑法》
第六十九條【判決宣告前一人犯數罪的并罰】判決宣告以前一人犯數罪的,除判處死刑和無期徒刑的以外,應當在總和刑期以下、數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決定執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過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過一年,有期徒刑總和刑期不滿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過二十年,總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過二十五年。
數罪中有判處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須執行,其中附加刑種類相同的,合并執行,種類不同的,分別執行。
第七十條【判決宣告后發現漏罪的并罰】判決宣告以后,刑罰執行完畢以前,發現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對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后兩個判決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已經執行的刑期,應當計算在新判決決定的刑期以內。
第七十一條【判決宣告后又犯新罪的并罰】判決宣告以后,刑罰執行完畢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應當對新犯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沒有執行的刑罰和后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
多次盜竊如果只是犯盜竊罪沒有其他的罪名一般是不適合數罪并罰的,如果在被判盜竊罪后發現有漏罪的情況,就適合數罪并罰。
二、多次盜竊的認定
1.必須是在兩年內實施三次以上的盜竊行為。在刑法理論上,多次實施盜竊行為屬連續犯,應以盜竊罪一罪累計其犯罪數額,若達到數額較大的定罪標準,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多次盜竊”也屬于連續犯,在盜竊數額認定方面當然一致,但并不以盜竊數額達到數額較大為唯一定罪標準。換言之,如果行為人在兩年內實施了三次以上的盜竊行為,雖然盜竊數額未達數額較大的定罪標準,也應當作盜竊罪處理。因為立法者將“多次盜竊”入罪,正是出于打擊“多次盜竊”行為人盜竊習性這一人身危險性的需要。因此,如果行為人在兩年內實施的盜竊行為未達三次,應從司法上認定其還沒有形成盜竊習性,其人身危險性還不足以刑罰予以打擊。但是如果其累計盜竊數額達到數額較大的定罪標準,應以盜竊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2.“多次盜竊”構罪不需要達到數額較大的定罪標準。盜竊罪作為結果犯,以數額較大為認定其是否成立犯罪的標準。在刑法的立法沿革中,一直是將數額較大作為盜竊罪的構成要件,因而也稱盜竊罪為數額犯。但是實踐中存在例外情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盜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規定:盜竊公私財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數額較大”的標準可以按照前條規定標準的百分之五十確定:(一)曾因盜竊受過刑事處罰的;(二)一年內曾因盜竊受過行政處罰的;(三)組織、控制未成年人盜竊的;(四)自然災害、事故災害、社會安全事件等突發事件期間,在事件發生地盜竊的;(五)盜竊殘疾人、孤寡老人、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六)在醫院盜竊病人或者其親友財物的;(七)盜竊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的;(八)因盜竊造成嚴重后果的。
數額雖然是情節認定的一個因素,但數額并不等同于情節。情節除包括數額以外,還包括犯罪的主觀動機、客觀表現及其后果、犯罪的時間、地點、手段等其他影響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的因素。由于情節犯的情節屬于定罪情節,情節的具備即表明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已達到成立犯罪所需要的程度,因而以行為次數作為定罪依據的“多次盜竊”標準與數額較大同屬盜竊罪的構罪標準,兩者是并列的選擇關系,具有等價性,并無位階差別。數額是否較大并不影響“多次盜竊”是否成立盜竊罪,而只是“多次盜竊”的酌定量刑標準。
3.正確認定“次”。對于行為人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實施的三個盜竊行為,認定其構成“多次盜竊”并無爭議。但是對于在連續時間內對同一停車棚的三輛自行車或者同一樓道的三個住戶實施盜竊的,是認定為一次盜竊還是“多次盜竊”,理論和實踐中向來存有爭議。有論者認為上述情況中行為人系基于一個概括的犯意,而完整地實施了一系列連貫的盜竊動作,只能認定為一罪。這種觀點只注重了時間的連續性、行為的重復性,而忽視了犯罪對象及所在空間的獨立性。在一個公共的停車棚里,每個車主只對自己的自行車擁有所有權,財物的相對獨立性決定了空間的相對獨立性,車主的控制權僅僅局限在相對狹小的停放空間即停車位,而不能延伸到該車停車位以外的空間。所以,在公共場所盜竊自行車的,只要發生了一定位移就屬于既遂,并不因為還在公共場所而認為是未遂。相同地,同一樓道的不同住戶,有著絕對的私密性與獨立性,甲家不會且不能等同于乙家或者丙家。所以,該觀點不符合一次犯罪行為的時間連續性和空間同一性的要求。筆者認為,應當以時間是否相同或者連續、空間是否相對同一、對象是否同一這三個充分必要條件作為判斷標準,對于在相同的時空范圍內,針對同一對象實施的一次盜竊,就是一次盜竊行為;在同一連續的時間,三次進入同一樓道的三戶住戶家中進行盜竊,盡管行為人是基于同一的犯意,但由于是針對不同的居民家中實施的,在空間上和對象上并非同一,應認定為三次盜竊,而不是一次盜竊;同理,對同一停車棚等公共場所連續盜竊三輛自行車的,也應當認定為三次盜竊。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內容是什么
2020-11-25代書遺囑有效的條件
2021-02-04管轄異議書交了法院沒回復如何處理
2020-12-05西安市住房公積金提取前提有哪些
2021-01-02離婚證據如何收集
2020-12-02離職后公司扣款合法嗎
2021-02-10工程嚴重延期是否可以不履行合同
2021-03-09勞務分包合同屬于什么法律關系
2021-01-29村民與村企業能否形成勞動關系
2021-01-13勞動糾紛宣判后多久執行
2020-12-29企業財產最低起保費是多少
2020-12-19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如何認定
2021-01-25保險合同變更申請書的內容
2021-02-06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會不會賠償
2020-12-30人身意外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1-03-12失業保險只交了6個月失業可以領嗎
2020-12-03生育保險是否屬工資福利
2021-01-28保險受益權的變更
2020-11-29契約撤銷權 PolicyCancellationRight
2020-12-26標準體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