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判定是盜竊罪還是故意毀壞財物罪
行為人將他人財物占為己有的行為,本身兼具了竊取和毀壞財物的特征,符合盜竊的定義自不用說明,將他人財物占為己有的同時,也就使被害人無法使用財物,財物的使用價值相對于被害人而言全部喪失,符合毀壞的解釋也是沒有問題的。為了區別這樣的行為是盜竊罪還是故意毀壞財物罪,常見的觀點是,要借助對行為人主觀意圖的判斷,行為人主觀上出于非法占有目的的,是盜竊罪,主觀上出于毀壞財物的意思的,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
對于盜竊罪的客體,傳統的觀點是公私財物所有權,以及受法律保護的客觀占有事實。理論上普遍認為,盜竊罪的客體是所有權,但同時盜竊贓物、違禁品的行為也構成盜竊罪。按照民法通行的觀點,所有權是集占有、使用、收益、處分四項權能于一身的權利,其中處分權包括對財物的事實上的處分(指物的物質形態發生變更或者消滅,如糧食吃掉、原材料生產成成品等)和法律上的處分(指依照所有人的意志通過法律行為對物進行處置,如轉讓、設定物上權、拋棄等)。遵從財物的經濟用途利用的意圖和遵從財物的經濟用途利用和處分的意圖的觀點,都人為地限制了所有權的界限,也不符合刑法對盜竊罪客體的規定。
盜竊罪與故意毀壞財物罪的區別,并不在于其主觀上是否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在于其客觀上是否侵害了他人的占有。侵害了他人占有的毀壞財物的行為,構成盜竊罪,沒有侵害他人占有的毀壞財物的行為,才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相反,如果認為盜竊罪與故意毀壞財物罪的區別在于非法占有目的,且將毀壞、隱匿的目的排除在非法占有目的之外,就會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行為人以毀壞財物的意思取出財物,之后沒有毀壞,反而保留利用的行為,按照后者的解讀,行為人毀壞財物的意思取出財物,不符合盜竊罪非法占有的目的,由于盜竊罪是目的犯,所以不構成盜竊罪,行為人事后保留利用財物的行為又不符合故意毀壞財物的構成,因此,行為人不構成犯罪。
以上內容就是小編對“怎樣判定是盜竊罪還是故意毀壞財物罪”問題進行的解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租商鋪可以抵押嗎
2020-11-16餐飲業給員工簽合同包含哪些保險費用
2020-12-28什么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15簽勞務合同有什么待遇
2021-03-18航班取消怎么辦
2021-02-01如何訂立海上保險合同
2021-02-10本案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1-03-20被保險人喪命誰能依法獲賠
2021-03-26教職員工校方責任險到底應該賠償給教育局還是教師家屬
2021-01-22私自出售閑散土地怎么處理
2020-11-12拆遷還房時,公攤面積太大是否可以拒絕
2020-12-14安徽省房屋拆遷宅基地怎么補償
2021-02-07家庭農場的土地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8拆遷房屋怎么賠償
2020-12-18私房拆遷了能在再享受公房拆遷補償嗎
2021-01-15公房拆遷如何確定補償權利人
2020-12-16拆遷凍結的最長期限是多久
2020-12-05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是給錢還是給房
2020-11-20征地拆遷信息公開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19農村征地的補償,是給村集體還是給農戶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