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衛過當的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第20條第2款的規定,防衛過當應當負刑事責任。在我國刑法中,防衛過當并不是一個獨立的罪名。因此,在司法實踐中,對于防衛過當應當根據行為人的主觀罪過與客觀后果,援引相應的刑法分則條文定罪。對于防衛過當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防衛過當的刑事處罰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對于防衛過當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防衛過當之所以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這是因為:(1)從主觀上看,防衛人具有保護國家、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權利的防衛動機。雖然對于過當行為所造成的重大的危害具有罪過,但和一般犯罪相比,其主觀惡性要小得多。(2)從客觀上看,在防衛過當的全部損害結果中,由于存在正當防衛的前提,所以這種損害結果實際上可以分解為兩部分:一是應有的損害,二是不應有的損害。防衛過當只對其不應有的危害結果承擔刑事責任,而不對全部損害結果承擔刑事責任。以上就是我國刑法明文規定防衛過當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主觀和客觀的根據,這一規定是罪刑均衡的基本原則的體現。
那么,對防衛過當如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呢?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和司法實踐的經驗,我認為在對防衛過當量刑時,應考慮以下情節:
1、過當程度。
過當程度的大小體現了社會危害性程度,因而影響到防衛過當的量刑。
2、防衛動機。
在過當程度相同的情況下,其防衛行為是出于何種動機,例如是為保護國家、公共利益,還是保護本人利益,顯然影響對防衛過當的量刑。
3、權益性質。
正當防衛所保護的權益的性質,在對防衛過當量刑時,應該加以考慮。
4、社會輿論。
在對防衛過當量刑時,還要考慮社會影響,既不挫傷公民正當防衛的積極性,又要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嚴肅性。
不認為是防衛過當的行為
正當防衛過當應當負刑事責任,但對正在實施的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認為是正當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申請勞動能力鑒定所需資料
2020-12-21村委會換屆選舉手續有哪些
2021-02-03干股可以收回嗎
2020-12-26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11什么是商業匯票轉貼現?
2020-12-10刑事拘留后多久下達逮捕證,逮捕的條件
2021-02-09專門人民法院可以審理行政案件嗎
2020-12-18治安管理處罰需要立案嗎
2021-03-02外國公司在中國境內設立分支機構需要審查批準嗎
2021-01-16因死亡勞動合同終止經濟補償有嗎
2020-12-05加工承攬合同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1-01-11玻璃窗意外掉落砸死男童,誰來負責
2021-01-20裁員時哪些員工不能裁
2020-11-24發錄用通知的注意事項
2021-01-19試用期工資不能低于勞動合同的百分之幾
2021-03-03勞動仲裁輸了可以打幾年
2021-02-25公司部門解散可以辭退員工嗎
2021-02-19可以投1年以內的短期交強險嗎
2021-01-17貨物運輸保險的特點
2021-03-01怎么理解委托一審法院續保保全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