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法抽逃出資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1、民事責任
根據我國公司法相關規定,股東以出資額為限承擔責任,公司以全部資產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股東一旦履行了出資義務,股東出資的財產即轉為公司財產,股東抽逃資金實質上是不法侵占公司財產。最高法院有關司法解釋確定,股東應當在抽逃出資額范圍內承擔民事責任。
2、行政責任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201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71條之規定,公司的發起人、股東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資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處以所抽逃出資金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罰款。故,對構成抽逃出資的股東,將被要求將所抽逃的出資款項全額返還公司,并將被施以行政處罰。
3、刑事責任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59條規定,公司發起人、股東違反公司法的規定未交付貨幣、實物或者未轉移財產權,虛假出資,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資,數額巨大、后果嚴重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虛假出資金額或者抽逃出資金額2%以上10%以下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抽逃出資后補足還構成犯罪嗎
在公司運營過程中,部分公司股東因投資等原因抽逃出資,認為只要事后重新在補足就沒有事了,然而很多時候,都是“有出無進”,往往等到被發現時,才會想到重新補足出資。但是抽逃出資,是法律嚴厲禁止的行為,情況嚴重的,甚至涉嫌抽逃出資罪,不是簡單將出資重新補足就沒事的。
要是公司股東涉嫌構成抽逃出資罪的,但在公司經營過程中,又持續投資,且其最終抽逃注冊資金的準確數額無法確認,但其抽逃出資行為對公司經營并沒有造成嚴重影響,一般不會構成抽逃出資罪。要是因此抽逃出資涉嫌犯罪的,建議盡快委托專業公司法律師協助處理,積極補足出資、賠償損失等,爭取無罪或不承擔刑事責任。
股東對公司有出資義務,股東是基于其向公司的出資取得股東身份、享有股東權利的。抽逃出資的股東沒有盡到應有義務,因而利潤分配請求權、新股優先認購權、剩余財產分配請求權等股東權利應受到合理限制,公司可根據公司章程或者股東會決議對其股東權利進行限制。
如果股東抽逃出資怎么辦?
如何對抽逃出資舉證責任分配
股東抽逃出資的形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勞動仲裁免費律師怎么申請
2020-11-29廣州盜竊罪刑事辯護律師
2021-01-07行政行為撤銷重做的適用情形
2020-11-20小區樓頂是私人所有還是大家共有
2021-02-11公司注銷后債權債務怎么處理
2020-12-21企業破產案件應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2-13婚前借款作為彩禮是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11婚前贈與沒有結婚協議能不能生效
2021-01-16不予執行執行異議是什么
2021-01-06二審先予執行費用
2020-12-27交通事故怎么確定鑒定機關
2020-11-17企業外銷收入會計要如何計賬
2021-01-21預付款和應付款的區別
2021-02-05建設工程造價糾紛規范
2021-01-07雇傭關系怎么證明
2021-01-03賠償金和經濟補償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14雇傭關系怎么進行解除
2021-02-26交通意外傷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7保險合同必須書面生效嗎
2021-01-22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