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仲裁結果多久出來
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應當自組成仲裁庭之日起45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報仲裁委員會主任批準,可以適當延期,并書面通知當事人,但是延長的期限不得超過15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決的,當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們法院提起訴訟。
對待請示待批,工傷鑒定,當事人因故不能參加仲裁活動,以及其他妨礙仲裁辦案進行的客觀情況,應視為仲裁時效中止,并需報仲裁委員會審查同意。仲裁時效中止不應計入仲裁辦案的時效內。
勞動仲裁受案范圍
勞動仲裁是指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當事人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居中公斷與裁決。在我國,勞動仲裁是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必經程序。按照《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提起勞動仲裁的一方應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除非當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當理由,否則超過法律規定的申請仲裁時效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勞動仲裁受案范圍,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
(一)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與勞動者之間,以及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之間,因確認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二)實施公務員法的機關與聘任制公務員之間、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與聘任工作人員之間因履行聘任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事業單位與工作人員之間因除名、辭退、辭職、離職等解除人事關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發生的爭議;
(四)社會團體與工作人員之間因除名、辭退、辭職、離職等解除人事關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發生的爭議;
(五)軍隊文職人員聘用單位與文職人員之間因履行聘用合同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由仲裁委員會處理的其他爭議。
國家機關與其公務員之間、事業組織和社會團體與其正式在編員工之間發生爭議屬人事爭議,不屬于勞動爭議,因而不屬勞動仲裁訴訟的受案范圍。
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與其工勤人員及其他建立勞動關系的人員之間的爭議符合所列上述情況的屬勞動爭議。實行企業化經營管理的事業組織與其員工之間的爭議符合所列上述情況的,也屬勞動爭議。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整理的資料的全部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勞動仲裁方面的法律知識。如果對上述介紹還有其他疑問,歡迎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也可以撥打律霸網熱線電話進行咨詢,我們的專業律師會為您提供優質的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批捕后可以見家屬嗎
2021-03-19公證法實施條例有哪些
2021-01-14未經工傷認定能否申請賠償
2021-03-06新三板上市律師提供的法律服務有哪些
2020-12-18非訟案件怎么審理
2021-02-22存單質押孳息處理方式有哪些
2021-02-18銀行監督機構從業人員需承擔哪些法律職責
2021-02-17合同中是否有必要約定合同主體
2021-03-06遺產繼承怎么公證
2021-03-04買別人單位的集資房應注意什么
2020-12-07如何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2-22離職后帶走顧客信息違法嗎
2021-01-28離職經濟補償金交稅嗎
2021-01-05辭退和開除有什么區別有哪些
2020-11-13煤火費勞動仲裁可追溯幾年
2021-02-11員工工傷身亡家屬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1-02-15個人所得稅沒有繳納稅務局會如何處罰
2021-01-20貨物運輸保險是什么
2020-12-13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性質及生效條件是什么
2021-02-23土方車司機超分仍然上路釀事故 保險公司拒賠獲支持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