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廳(局),內蒙古、吉林、龍江、大興安嶺森工(林業)集團公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林業局,國家林業局各司局、各直屬單位:
按照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統一部署,在國家林業局黨組的正確領導和各有關單位的共同努力下,2013年圍繞《林業應對氣候變化“十二五”行動要點》確定的目標任務,林業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扎實有力推進,取得了積極進展。為全面反映2013年林業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行動與成效,我局組織編制了《2013年林業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行動白皮書》,現印發給你們,供參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國家林業局辦公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4年2月27日
2013年林業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行動白皮書
2013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任務的關鍵之年,是認真踐行群眾路線的重要一年。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國家林業局緊緊圍繞《“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和《林業應對氣候變化“十二五”行動要點》,扎實有力推進林業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并取得新的進展,為實現林業“雙增”目標、增加林業碳匯、服務國家氣候變化內政外交工作大局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加強宏觀指導
2013年7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的賀信中指出,“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并強調“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維護能源資源安全,是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這為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林業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指明了方向。5月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解振華副主任應邀到國家林業局,以“建設生態文明、應對氣候變化”為主題作了專題輔導報告,從宏觀戰略層面深入分析了建設生態文明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形勢任務,為進一步做好林業應對氣候變化和林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目標要求。國家林業局研究制定了《2013年林業應對氣候變化重點工作安排與分工方案》,明確了2013年的重點任務和工作分工,啟動了REDD+行動年,從減緩和適應兩個層面統籌部署林業應對氣候變化各項工作。
二、強化組織領導
根據多哈氣候談判大會后國內外新形勢,國家林業局及時組織召開了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小組第八次會議。為落實領導小組會議精神,認真研究提出了《關于建立林業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框架的報告》。調整重組了領導小組組成,明確由趙樹叢局長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印紅副局長、張永利副局長擔任副組長,國家林業局氣候辦繼續設在造林司,由造林司司長擔任主任兼部門聯絡員。領導小組下設工作組,實行以工作組為責任主體的組長負責制,形成了職責分工更加明確、協調運轉更為高效的組織架構。
三、增加森林碳匯
圍繞實現“森林面積凈增4000萬公頃”目標,加緊組織實施《全國造林綠化規劃綱要(2011—2020年)》,穩步推進造林綠化。2013年,全國完成造林面積9138萬畝、義務植樹25.2億株,分別占全年計劃101.5%和100.8%。碳匯造林穩步推進,截至2013年,累計在18個省(區、市)完成碳匯造林30多萬畝。圍繞實現“森林蓄積量凈增13億立方米”目標,積極推動森林撫育補貼試點轉向全面開展森林經營。下達2013年森林撫育計劃1.05億畝,其中爭取中央財政森林撫育補貼資金58億多元。實際完成森林撫育1.19億畝,超額完成全年計劃任務。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組織制定了森林增長指標監測評估實施方案和森林增長指標中期評估評分手冊,開展了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中確定的省級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蓄積量兩項約束性指標中期評估。結果顯示,全國森林面積增加約750萬公頃、森林蓄積量增長約6億立方米,分別超中期預期目標值20%和1倍。在國家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地方政府試考核評價中,27個省(區、市)森林增長指標獲得滿分。森林面積進一步擴大,森林質量進一步提高,森林碳匯能力進一步增強,為確保實現林業“雙增”目標及為實現國家“40%—45%”目標作出貢獻奠定了堅實基礎。
四、減少林業排放
全面加強森林管理、濕地保護和荒漠化治理力度,努力減少林業領域的碳排放。一是強化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嚴格實施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積極推進林木采伐管理改革,強化森林資源管理和監督執法,堅決遏制林地流失勢頭,努力減少林地流失和森林資源破壞導致的森林碳排放。二是強化森林防火。2013年,全國發生森林火災次數、受害森林面積、人員傷亡與前三年同期均值相比,分別下降33.2%、55.1%和23.6%,火災次數、受害森林面積連續五年下降,有效降低了火災導致的森林碳排放。三是強化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嚴格落實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控責任制,著力應對外來重大有害生物入侵,積極推進有害生物無公害防治,有害生物成災率連續四年控制在5‰以下,大力減少了林業蟲災導致的森林碳排放。四是強化濕地保護恢復。投入調查人員2.2萬多人、資金近4億元,完成第二次全國濕地資源調查,新增國際重要濕地5處,制定了第一部國家層面的部門規章《濕地保護管理規定》,全面加強自然濕地保護,推進退化濕地恢復,維護濕地碳庫總體穩定,減少濕地碳排放。五是強化荒漠化防治。2013年,在7省(區)30個縣啟動了沙化土地封禁保護補助試點,遏制人為破壞,促進封禁保護區內植被恢復。啟動實施了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工程,扎實推進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嚴格實行禁止濫開墾、禁止濫放牧、禁止濫樵采的“三禁”制度,保護林草植被,鞏固治理成果,減少人為植被破壞引起的碳排放。
五、推進全國林業碳匯計量監測體系建設
2013年,林業碳匯計量監測體系建設實現全國覆蓋,取得重大進展。一是完成了森林碳匯計量監測基礎數據庫和參數模型庫建設,出臺了主要喬木樹種的立木生物量模型及碳計量參數,初步建成了全國森林碳匯計量監測體系,具備了運用調查實測成果科學測算我國森林碳儲量和碳匯量的能力。二是啟動實施省級體系建設試點,編制了《土地利用變化和林業碳監測試點技術方案》,制定了林業應對氣候變化相關活動基礎數據指標體系,為解決土地利用變化和林業活動引起的碳匯核算奠定了基礎。三是編制了《紅樹林濕地碳監測技術方案》,啟動了紅樹林濕地碳儲量調查工作,完成了全國重點省份泥炭沼澤濕地碳庫調查準備。四是組織編制了全國林業碳匯計量監測體系建設年度報告和全國林業碳匯計量監測總體方案。五是積極協調推進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項目立項,取得了積極進展。
六、強化林業應對氣候變化技術規范建設
加強技術標準規范建設,建立健全林業應對氣候變化技術制度體系。一是為加強林業碳匯相關技術標準規范組織研究和制修訂工作,積極協調籌建全國林業碳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二是組織完成了《碳匯造林技術規程》、《造林項目碳匯計量監測指南》、《立木生物量建模樣本采集技術規程》、《立木生物量建模方法技術規程》4項林業行業標準的制定工作。三是積極協調各方,組織完成了《碳匯造林項目方法學》、《竹子造林碳匯項目方法學》、《森林經營碳匯項目方法學》三個林業碳匯項目方法學的備案發布。四是《林業碳匯項目審定核查指南》獲得林業行業標準立項。
七、加強林業應對氣候變化政策研究
積極探索政策創新研究,努力構建林業應對氣候變化政策支撐體系。一是加強林業碳匯交易政策研究。集中力量研究新西蘭碳排放交易計劃,開展政策調研,提出了《借鑒新西蘭碳排放交易經驗,積極推進我國林業碳匯交易工作》的政策建議報告。為加強林業碳匯交易的宏觀指導和規范管理,組織起草了《國家林業局關于推進林業碳匯交易工作的指導意見》。二是加強林業應對氣候變化立法研究。積極參與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立法進程,組織開展了應對氣候變化立法林業問題深化研究,加快《森林法》修改進程,在已形成的《森林法修改草案》中擬增加發展碳匯造林、開展碳匯計量監測、推進林業碳匯交易的相關規定。三是積極參與《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編制。配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完成了《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編制工作,明確了林業適應氣候變化的重點建設任務和試點示范工程。
八、抓好林業應對氣候變化科技支撐
加大科研力度,做實林業應對氣候變化科技支撐。一是加強林業響應技術研究。組織開展了森林生態系統對氣候變化的響應規律研究、典型湖泊沼澤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價研究,科學識別氣候變化情景下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生產力變化趨勢。二是加強碳匯測算方法研究。開發了區域森林土壤碳儲量估算模型,完成了暖溫帶主要人工林碳估算方法研究,引進了林業碳收支模型、森林生態系統碳循環遙感模型等,進一步完善林業碳匯測算技術。三是加強林業增匯技術研究。完成中國木質林產品碳流動機制研究,篩選和優化增加森林植被與土壤碳儲量、減少森林碳排放的經營技術措施。四是加強碳匯管理支撐政策研究。啟動了林業適應氣候變化對策研究,積極推進REDD+國家戰略、森林碳匯產權問題深入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五是加強生態觀測研究平臺建設。成立了國家林業局生態定位觀測網絡中心,2013年新建生態站24個,已建站點達到140個,其中森林生態站90個、濕地生態站30個、荒漠生態站20個,為開展相關評估和科學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據。
九、積極參與履約談判
積極參與氣候變化國際履約談判工作,服務國家氣候外交大局。一是建設性參與REDD+議題談判,為華沙氣候大會通過的由7個決定組成的“華沙REDD+行動框架”作出了積極貢獻,體現了資金和技術問題的平衡,標志著REDD+議題完成了主要問題的談判,為發展中國家全面實施REDD+行動奠定了基礎,被譽為華沙氣候大會的重要成果之一。二是準確把握LULUCF議題談判方向,參加LULUCF全面核算方法相關討論,為應對發達國家統一2020年后土地利用核算方法研究提出談判策略,并積極建議將森林管理和植被恢復作為2013—2020年間合格的CDM項目,得到許多國家的支持。三是積極開展林業應對氣候變化履約戰略研究,完成研究初稿。四是參與開展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編寫、討論,為第五次評估報告三個工作組報告審評及《2013年京都議定書中經修訂的補充方法和良好做法指南》和《2006 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單2013增補指南:濕地》兩個重要技術文件出臺作出了積極貢獻。
十、認真開展機關節能
貫徹落實中央國家機關節約能源資源工作會議精神,組織制定了《國家林業局公共機構節能工作實施意見》和《國家林業局公共機構能源資源消費統計制度實施方案》,確保節能工作落到實處。貫徹落實國管局《關于開展中央國家機關節約能源資源工作考核的通知》要求,抓好國家林業局機關本級和有關直屬單位的節約能源資源工作考核檢查。繼續做好日常節約能源資源工作,加強公共機構用油、用電、用水、用氣管理和資源循環利用管理。積極開展能源緊缺體驗活動、節能學習宣傳工作,組織參觀節能環保展覽,增強機關節能低碳意識。
十一、認真抓好宣傳培訓
組織舉辦了第一屆海峽兩岸林業碳管理研討會、第五屆中國生態文明與綠色競爭力大會,在華沙氣候談判大會“中國角”舉辦了首場邊會“林業碳匯的產權與標準化”,受到有關方面高度關注。成功舉辦了第七期全國林業碳匯計量監測技術培訓班,參訓人員近130人。組織開發了兩門林業應對氣候變化遠程培訓課件,實現在線遠程授課,成為普及應對氣候變化、低碳綠色發展的理念和知識、政策和行動的重要平臺。截至2013年,編輯出版了50期《碳匯周刊》,訂閱讀者數近10萬人。密切跟蹤國際生態治理進程和應對氣候變化新情況,認真編寫《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和荒漠化問題動態參考》,截至2013年已刊出59期,共發布數百條有參考價值的政策信息,影響日益擴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顏恩超律師,1976年生,浙江寧波人。法學、經濟學雙學士學位。副主任律師,高級合伙人,刑事事務部主任,婚姻家庭事務部主任。 從事法律行業多年,法學理論功底深厚,辦案實踐經驗豐富,熟悉寧波本地司法環境,同時與社會各界有著廣泛的交往和聯系。顏恩超律師具備超強的思維能力、盡心盡責的辦案態度,在多年辦案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獨特辦案風格。并深知“金杯銀杯不如百姓口碑”的道理,視“誠信、責任、聲譽”為生命,接待咨詢客觀坦誠,分析案情鞭辟入里,多年來一直深得當事人的信任。 工作作風:認真、負責、扎實、嚴謹,待人熱情誠懇,平易近人,全心全意維護被代理人的合法權益。以“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為執業信條。 辦案特色:顏恩超律師擅長辦理重大、疑難、復雜的各類案件,辦案思路清晰、應變敏捷,善于捕捉證據細節,綜合分析案件事實,法庭辯論攻防兼備,辯護意見有破有立,語言表達言簡意賅、不冗不漏。無論是作為原告方的律師還是作為被告方的律師,均以“當事人權益至上”為原則,全力維護當事人利益,深受廣大當事人及其親友的交口贊譽。 突出優勢:深厚扎實的法律功底,勤勉盡責的工作態度,細致務實的工作作風,靈活創新的工作方法,誠信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2009年8月27日)
2009-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
2009-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1988修正)
198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
1986-01-20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
1990-09-07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
1996-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法
1998-06-26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2006年修訂)
2006-08-27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
2014-01-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08-15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金屬非金屬礦山整頓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1-30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2修正)
2012-11-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林下經濟發展的意見
2012-07-30對外勞務合作管理條例
2012-06-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2-01-19國務院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
2011-01-21國務院關于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
2010-11-19國務院關于確定三亞市城市總體規劃由國務院審批的通知
2010-11-16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召開全國深入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專項行動視頻會議的通知
2010-10-2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減輕企業負擔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0-06-11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條例
2009-09-09關于印發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的通知(全文)
2009-12-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的意見
2009-08-15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2009-05-12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2009-04-24國務院批轉煤電油運和搶險抗災應急指揮中心低溫雨雪冰凍災后恢復重建規劃指導方案的通知
2008-02-25關于加強中央企業負責人第二業績考核任期薪酬管理的意見
2007-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