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日山西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
第一條為了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氣候資源,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氣候資源,是指可以被人類生產和生活利用的太陽輻射、熱量、風、云水和大氣成分等能量和自然物質。
第三條開發利用和保護氣候資源應當堅持統籌規劃、科學開發、合理利用、趨利避害的原則。
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工作的領導,將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扶持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的政策、措施,并將所需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
第五條省氣象主管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氣候資源綜合調查、區劃工作,組織氣候資源監測、分析、評價和氣候可行性論證,加強氣候變化基礎理論、評估模型的研究,為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項目的實施提供服務。
市、縣級氣象主管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氣候資源監測、分析、評價和綜合調查等工作,為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項目的實施提供服務。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應當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的相關工作。
第六條縣級以上科技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氣候資源科研項目、科研成果推廣應用的支持,促進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領域的自主創新與科技進步。
鼓勵有條件的企業事業單位開展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方面的科學研究、技術應用。
第七條省氣象主管機構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根據本行政區域氣候資源綜合調查結果,開展氣候資源評價工作,提出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的建議,編制氣候資源區劃。
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氣象等有關部門,根據本行政區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本省氣候資源區劃,編制本行政區域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規劃。
編制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規劃時,應當組織專家進行論證,并征求社會有關方面意見。
第九條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規劃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規劃編制的背景;
(二)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
(三)氣候資源的特點及其分析評價;
(四)氣候資源開發利用的方向和保護的重點;
(五)氣候資源可持續利用的保障措施;
(六)其他應當列入的內容。
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氣候資源監測基礎設施建設,組織開展氣候資源普查工作,為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提供保障。
第十一條省氣象主管機構應當建立健全太陽輻射、熱量、風、云水、大氣成分監測站網,組織開展氣候資源的多層次監測和可利用資源的評估,為建設氣候資源開發利用項目提供技術服務。
第十二條建設氣候資源監測站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報省氣象主管機構審查同意。
氣候資源監測和資料的收集、審核、處理以及資料的傳輸、儲存應當遵守國家有關技術規范和保密規定。
氣候資源監測和資料傳輸,應當使用國家氣象主管機構認定的專用技術裝備。
第十三條省氣象主管機構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氣候資源匯交資料的管理辦法,實現監測資料共享。
從事氣候資源監測的組織和個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當地氣象主管機構匯交有關氣候資源監測資料。
第十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依照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規劃,有計劃地組織太陽能、風能資源的開發利用工作。
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應當為太陽能電站和風電場的勘查、選址、建設、運營等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
第十五條鼓勵單位和個人安裝和使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太陽能供熱采暖和制冷系統、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等太陽能利用系統。建設單位應當在建筑物的設計和施工中,為太陽能利用提供必要條件。
鼓勵、支持風能資源豐富地區優先開發利用風能資源。
第十六條列入國家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指導目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等符合條件的太陽能、風能開發利用項目,享受國家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符合信貸條件的,享受國家規定的財政貼息優惠貸款政策。
第十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空中云水資源開發利用工作的領導和協調,加強人工影響天氣機構、作業站(點)設施和裝備的建設。
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應當加強空中云水資源開發利用,適時組織實施人工增雨(雪)、防雹等作業。
第十八條公共建筑和其他民用建筑應當配套設計、安裝雨(雪)水回收利用設施。有條件的地區和單位應當興建蓄水設施,攔蓄雨(雪)、洪(瀝)水。
第十九條城鄉規劃、建設項目和氣候資源開發利用項目,應當與當地氣候資源承載能力相適應,避免氣候和生態環境惡化。
可能影響氣候變化或者直接涉及公眾氣候環境權益的項目,應當舉行氣候環境影響聽證會或者論證會。
第二十條城市規劃、國家重點建設工程、重大區域性經濟開發項目和大型太陽能、風能等氣候資源開發利用項目應當進行氣候可行性論證。
氣候可行性論證應當由國家氣象主管機構確認的具備相應論證能力的機構進行。氣候可行性論證機構對論證報告的科學性、準確性負責。
進行氣候可行性論證,應當使用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提供或者經省氣象主管機構審查的氣象資料。
第二十一條氣候可行性論證機構應當將氣候可行性論證報告報送省氣象主管機構。省氣象主管機構應當自收到氣候可行性論證報告之日起二十個工作日內,組織有關專家進行評審,并出具書面評審意見。
第二十二條新建、擴建、改建建(構)筑物應當根據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要求,采取保護措施,減輕對氣候環境的破壞,避免或者減輕熱島效應、風害、光污染和氣體污染。
第二十三條氣象主管機構、氣候可行性論證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氣象資料或者其他原始資料的;
(二)出具虛假論證報告或者書面評審意見的;
(三)未在規定期限內出具書面評審意見的;
(四)其他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
第二十四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氣候資源開發利用項目單位應當進行氣候可行性論證而未進行,或者委托不具備相應論證能力的機構進行氣候可行性論證的,由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依法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以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五條本條例自2012年12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安全保衛條例
2013-09-09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號
2013-03-16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2012-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失效]
1981-12-1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關于三國國界交界點的協定的決定
2001-04-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跨國收養方面保護兒童及合作公約》的決定
2005-04-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哥倫比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0-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
1990-09-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的決議
1984-05-11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1995-10-30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失效]
1998-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產建設兵團設置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決定
199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有關人員就職宣誓事宜的決定
1999-07-03臺灣省出席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
2002-04-28娛樂場所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2014年修正)
2014-11-27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2014年修訂)
2014-02-20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社會救助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的通知
2012-04-19國務院關于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
2010-11-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意見
2010-11-16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若干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10-17國務院關于公布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的通知
2008-06-07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鼓勵數字電視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2008-01-01國務院關于200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08-01-01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回頭看”再檢查工作督查的通知
2007-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