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
新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新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新鄉市氣象信息員管理辦法》的通知
新政辦[ 2009 ] 152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門:
現將《新鄉市氣象信息員管理辦法》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實施。
二○○九年九月十二日
新鄉市氣象信息員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根據《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的意見》(豫政〔2007〕74號)要求,為應對突發的暴雨、冰雹、雷電及大風等災害性天氣,減少自然災害損失;切實做好新鄉市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傳播和氣象災情收集上報工作,加強氣象信息員(以下簡稱信息員)隊伍建設和管理,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新鄉市政府設立氣象信息員協調管理機構,負責全市信息員的管理和指導工作。具體工作由新鄉市氣象局負責承辦。
各縣(市)政府也應設立或確定相應的信息員管理機構,負責本地信息員的管理和指導工作。
新鄉市各區政府確定相應的信息員管理機構,協助市信息員管理機構實施管理工作。
第二章 信息員的產生
第三條 選配信息員原則:
(一)在城市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企事業單位、學校、車站、醫院、水庫等重點單位選配一名氣象信息員;在鄉鎮和下屬行政村各選配一名氣象信息員。
(二)氣象信息員的選配應遵循本人自愿、鄉鎮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推薦、氣象主管機構認可的原則,優先從基層干部、黨員、退伍軍人、村干部、大學生村官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員中選用。企事業單位、學校、車站、醫院、水庫等單位的信息員可由本單位辦公室負責人兼任。
第四條 信息員的統計上報。信息員一經選定,應以鄉鎮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為單位,將本鄉鎮(城市街道辦事處)和所轄行政村(社區)、學校、企事業單位、車站、醫院等單位信息員有關信息及時上報到各縣(市)、區信息員管理機構,各縣(市)、區信息員管理機構及時上報到新鄉市信息員管理機構備案,新鄉市信息員管理機構負責組建新鄉市信息員資料數據庫。
第五條 選配信息員條件:
(一)關心氣象事業,熱心公益事業,積極傳播氣象信息;
(二)責任心強,具有較強的氣象災害防御組織能力;
(三)長期在責任區工作或居住,和責任區聯系較多,熟悉責任區內情況;
(四)身體健康,擁有中國移動或中國聯通手機,并有適當交通工具,能夠及時接收、傳播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和對氣象災情展開調查;
(五)第一學歷一般在高中以上,年齡一般在50歲以下。沒有不良記錄。
第六條 信息員更新
信息員因工作變動或其他原因無法履行職責時,應以鄉鎮(城市街道辦事處)為單位及時向本縣(市)、區信息員管理機構報告,及時推薦新的合適人選??h(市)、區信息員管理機構應及時將信息員變動信息上報市信息員管理機構,便于及時更新信息員數據庫。
第三章 信息員的管理
第七條 信息員隊伍實行分級管理。市信息員管理機構負責全市信息員管理。區信息員管理機構按照市信息員管理機構授予的職權管理本區的信息員??h(市)信息員管理機構負責本轄區信息員的管理。
第八條 建立信息員手機短信用戶群。以縣(市)、區為單位,在組建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平臺上,建立信息員手機短信用戶群,確保信息員能在第一時間內接收到氣象災害預警信息。
第九條 建立信息員氣象災情信息報告制度。信息員既是氣象科技傳播和服務人員,也是氣象災情信息收集人員,應及時將本責任區內出現的氣象災情信息報告給所在縣(市)信息員管理機構??h(市)信息員管理機構負責將氣象災情信息報告給新鄉市信息員管理機構。新鄉市各區的信息員將氣象災情信息直上報至市信息員管理機構。
第四章 信息員權利與義務
第十條 信息員的權利:
(一)第一時間獲取氣象災害預警信息;
(二)免費參加氣象災害預警信號識別與防御、氣象災害調查方法及其它相關科普知識的培訓;
(三)其本人和直系親屬可優先參加各級信息員管理機構組織的各類有關活動。
第十一條 信息員的義務:
(一)手機24小時開機,若手機號碼發生變更,應及時將新號碼直報市、縣(市)信息員管理機構;
(二)負責將接收到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傳遞給責任區(單位)內的社會公眾,積極做好氣象災害防御行動的組織實施,努力減輕氣象災害造成的人員、財產損失;
(三)負責對責任區內發生的氣象災害進行調查,并將災情信息上報到市、縣(市)信息員管理機構;
(四)負責協助信息員管理機構人員赴現場進行災害調查和鑒定;
(五)協助做好氣象法律法規、氣象科普知識、氣象災害防御知識的傳播、技術咨詢和氣象科技應用推動等工作;
(六)鄉鎮的信息員負責對責任區內的鄉鎮自動雨量站進行簡單的維護。
(七)協助做好其他有關氣象工作。
第五章 信息員培訓
第十二條 各級信息員管理機構應積極創造條件開展信息員培訓工作,使信息員具備履行職責所應具備的素質。
第十三條 信息員每兩年至少參加一次培訓。
第十四條 信息員的培訓采用集中的方式進行,主要以縣(市)、區為單位開展,由縣(市)、區信息員管理機構負責實施。
第十五條 信息員培訓的內容主要為氣象災害預警信號識別與防御、氣象災害調查方法及其它相關知識等。
第六章 信息處理
第十六條 各級信息員管理機構應確保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及時傳遞到所屬信息員手中。
第十七條 各級信息員管理機構應向信息員公布報災電話,并安排人員24小時值守。
第十八條 信息員接到預警信息后,應通過短信、廣播、電話、大喇叭、上門等方式,盡快將預警信息傳遞到責任區公眾手中。
第十九條 信息員認為或者確認有氣象災害發生時,應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盡快趕往災害發生地開展災情調查,并在24小時內將災情信息據實上報到縣(市)氣象主管機構。新鄉市各區的信息員將氣象災情信息直報到新鄉市信息員管理機構。
第二十條 上報的災情信息應包括災害發生的時間、地點、種類、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等主要內容。
第二十一條 各級信息員管理機構值班人員收到上報的災情后應認真進行分類記錄,盡快進行核實;當災情顯示有人員傷亡或災害可能加劇時,應立刻向主要領導報告,并由主要領導向同級政府主管領導報告。
第七章 獎懲措施
第二十二條 信息員聘任后,由縣(市)信息員管理機構,對本區域內的信息員發放特聘證書。新鄉市各區的信息員,由新鄉市信息員管理機構發放特聘證書。
第二十三條 對信息員上報的氣象災情信息,經由市、縣(市)氣象主管機構現場核查和鑒定屬實后,實行“以獎代補”原則,給予同一個災害事件的第一個報告人適當獎勵。
第二十四條 在信息員特聘期間,違法違紀、開展工作不力、不能履行職責的,或為套取獎勵,報告虛假信息的,應及時予以解除信息員資格。
第八章 附則
第二十五條 市、縣(市)人民政府在信息員管理、培訓、預警信息傳播和災情上報等工作中給予適當經費補助。
第二十六條 信息員工作考核由所在縣(市)氣象信息員管理機構負責。新鄉市各區的信息員考核,由各區氣象信息員管理機構協助新鄉市信息員管理機構進行。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