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
梅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梅州市歌舞娛樂場所行政許可實施細則的通知
梅市府辦〔2009〕60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府直屬和中央、省屬駐梅各單位:
《梅州市歌舞娛樂場所行政許可實施細則》業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按照執行。
梅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二〇〇九年六月十九日
梅州市歌舞娛樂場所行政許可實施細則
第一條 為進一步加強歌舞娛樂場所的審批管理,引導歌舞娛樂場所的健康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根據《
娛樂場所管理條例》和《廣東省文化廳歌舞娛樂場所行政許可實施辦法》及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實施細則。
第二條 本實施細則所稱歌舞娛樂場所,是指以營利為目的,并向公眾開放、消費者自娛自樂的營業性歌舞場所。范圍包括營業性歌舞廳、卡拉OK廳(含量販式KTV)、夜總會等;兼營營業性歌舞娛樂項目的場所,如賓館、飯店、酒吧、咖啡廳、西餐廳、茶座、餐廳等兼營營業性歌舞廳、卡拉OK廳等;其他營業性歌舞場所。
第三條 市、縣文化主管部門負責對歌舞娛樂場所設立和日常經營活動的監督管理;公安、消防、衛生、環保、工商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歌舞娛樂場所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四條 申請人開辦歌舞娛樂場所應當符合文化、治安、消防、衛生、環保和工商行政管理的要求,取得娛樂經營許可證、
營業執照及消防、衛生、環保等部門的批準文件。
有《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第四條和第五條規定情形之一的人員,不得開辦歌舞娛樂場所或者在歌舞娛樂場所內從業。
第五條 設立歌舞娛樂場所,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單位名稱、住所、組織機構和章程;
(二)有確定的經營范圍和娛樂項目;
(三)有與其提供的娛樂項目相適應的場地和器材設備;
(四)歌舞娛樂場所的安全、消防設施、衛生條件和邊界噪聲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
(五)歌舞娛樂場所包廂(間)的裝修應符合以下要求:
1.包廂(間)內不得設置隔斷,包廂(間)應設置可展現室內整體環境的透明門窗,透明門窗下沿距地面1.2米高,面積不得少于0.25平方米,門窗后不得懸掛遮蓋物;
2.包廂(間)門不得有內鎖、插銷等阻礙他人自由進出包廂(間)的裝置;
3.包廂(間)內不得設置可調燈光,房內至少有一盞不低于25瓦由總臺控制的長明燈;
4.包廂(間)內不得設置房中房(衛生間除外)。
第六條 歌舞娛樂場所的治安管理要求:
(一)營業場所的大廳、包廂(間)內的顯著位置應按規定懸掛含有如下內容的標志:
1.核定可以容納的消費者數量;
2.禁止“黃賭毒”活動,禁止營利性陪侍;
3.禁止接納未成年人;
4.營業時間:當日上午8時至次日凌晨2時;
5.舉報電話:12318(文化部門)、110(公安部門)。
(二)播放的音像制品和屏幕畫面應當符合《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第十三條和第十八條的規定。點歌系統中應當安裝禁毒警示宣傳軟件,顯示熒屏滾動警示畫面;
(三)歌舞娛樂場所的安全設施、經營活動規范和保安員配備還應當符合公安部《娛樂場所治安管理辦法》要求。
第七條 歌舞娛樂場所的環境保護管理要求:
(一)歌舞娛樂場所選址應當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并盡量設在規劃的娛樂業集中區內,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應按規定報環保部門審批;
(二)歌舞娛樂場所應嚴格執行污染防治設施與主體工程“三同時”制度,并在試開業3個月內向環保部門申請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三同時”驗收,經環保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正式開業;
(三)歌舞娛樂場所排放的噪聲、振動必須達到所在地環境功能要求。
第八條 歌舞娛樂場所的消防安全技術要求:
(一)安全疏散要求:
1.歌舞娛樂場所應設置兩個以上的安全出口,疏散樓梯應獨立設置。安全出口數目、疏散寬度和距離,應當符合國家有關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規定。安全出口處不得設置門檻、臺階,疏散門應向外開啟,不得采用卷簾門、轉門、吊門和側拉門,門口不得設置門簾、屏風等影響疏散的遮擋物,門窗上不得設置影響人員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障礙物;
2.歌舞娛樂場所應設置燈光疏散指示標志和火災事故照明裝置。設有包廂(間)的,包廂(間)內應當配置火災事故照明裝置和人員逃生輔助設備;
3.歌舞娛樂場所應在營業場所的大廳、包廂(間)的醒目位置張貼消防安全疏散逃生示意圖。
(二)室內裝修要求:
1.內部裝修、裝飾材料應當使用不燃、難燃材料。禁止使用聚氨酯類以及在燃燒后產生大量有毒煙氣的材料;
2.禁止設置木質等材料制作的可燃閣樓及樓梯。
(三)消防設施設置要求:
消防設施應按照國家消防技術規范標準設置。
(四)電氣防火要求:
電器產品的安裝、使用及其線路、管路的設計、敷設必須符合消防安全技術標準和管理規定,不得超負荷用電,不得擅自拉接臨時電線。
(五)其他要求:
1.歌舞娛樂場所內不得設置員工宿舍;
2.禁止帶入、存放和使用易燃易爆危險物品。
第九條 歌舞娛樂場所的衛生管理要求:
歌舞娛樂場所應當建立健全衛生管理制度,保持內外環境干凈、整潔、美觀,加強室內外機械通風換氣和空氣消毒,供顧客使用飲(餐)具應符合茶具消毒判定標準。對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的從業人員應當加強食品安全知識的培訓,并嚴格執行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取得健康證明后方可上崗。
第十條 歌舞娛樂場所的工商行政管理要求:
申請人取得娛樂經營許可證和有關消防、衛生、環境保護的批準文件后,方可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辦理登記手續,領取營業執照。
歌舞娛樂場所從事食品、酒類生產經營的,還應當提供食品、酒類生產經營的批準文件。
第十一條 新批準的歌舞娛樂場所不得設在下列地點:
(一)居民樓(含商住兩用樓)、博物館、圖書館和被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建筑物內;
(二)居民住宅區和學校、醫院、機關內部及其周圍;
(三)車站、機場等人群密集的場所;
(四)建筑物地下一層以下(不含地下一層);
(五)與危險化學品倉庫毗連的區域(與危險化學品倉庫的距離必須符合《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和危險化學品管理有關標準)。
第十二條 新設立的歌舞娛樂場所位于梅州城區(含梅縣縣城)的,營業面積不得少于300平方米,位于其他縣(市)的,營業面積不得少于200平方米。設包廂(間)的,每個包廂(間)的營業面積不得少于8平方米。
第十三條 設立歌舞娛樂場所的辦理程序:
(一)申請。
設立歌舞娛樂場所應向所在地縣級文化主管部門提出申請;設立中外合資經營、中外合作經營的歌舞娛樂場所,應當向廣東省文化廳或其委托的文化主管部門提出申請。
申請設立歌舞娛樂場所應提交以下材料:
1.
申請書(應注明歌舞娛樂場所名稱、地址、娛樂項目、經營范圍和法定代表人等內容);
2.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出具的《企業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或《
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3.管理章程;
4.歌舞娛樂場所投資人、擬任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有關資料(包括:個人身份證、住址和個人簡歷)及上述人員沒有《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第五條規定情形的書面聲明;
5.經營場所房屋產權證明。屬租賃場所經營的,需提交經營場所房屋產權證明和租賃意向書;
6.經營場所地理位置圖及平面圖;
7.資金證明;
8.環境保護行政部門出具的該娛樂場所邊界噪聲符合國家規定的環境噪聲排放標準的有關文件;
9.公安消防部門出具的符合安全條件的《消防安全檢查意見書》;
10.其他依法需要提交的材料。
申請設立中外合資、中外合作經營歌舞娛樂場所的,還應當依照外商投資法律法規的規定提交有關文件。
(二)受理。
文化主管部門收到設立歌舞娛樂場所申請后,應當就行政許可申請人提交的投資人、擬任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書面聲明的真實性通過信函或者其他有效方式向上述人員戶籍所在地或常住地的公安部門、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原工作單位等進行核查,并取得上述單位出具的書面證明。經上述核查屬實,書面證明齊全后正式受理該行政許可申請,并出具受理通知書。不符合規定的,文化主管部門應當退回該行政許可申請,并向行政許可申請人說明理由。
(三)公示和聽證。
文化主管部門應當在正式受理申請后5日內派出2名以上工作人員到擬設立場所的地點進行實地檢查并將擬設立場所的有關事項向社會公示,公示內容應當包括文化部《公眾聚集文化經營場所審核公示暫行辦法》第五條規定的內容以及告知行政許可申請人、利害關系人聽證會舉行的時間、地點等。公示程序亦按照《公眾聚集文化經營場所審核公示暫行辦法》的規定執行。
文化主管部門的公示應當張貼在擬設立場所及其鄰近的商用、民用建筑物的醒目位置。公示期為10日,公示期滿后5日內,由文化主管部門按《廣東省文化廳歌舞娛樂場所行政許可實施辦法》規定的程序舉行行政許可聽證。
(四)批準和頒證。
文化主管部門在聽證結束后20日內根據聽證筆錄作出行政許可決定。予以批準的,頒發娛樂經營許可證,并按規定核定歌舞娛樂場所可以容納的消費者數量,以實際使用面積按人均2平方米計算,其中舞池容量為人均面積1.5平方米;不予批準的,應當書面通知行政許可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歌舞娛樂場所取得營業執照后,應當在15日內向所在地公安部門備案。
第十四條 本實施細則規定的期限均為工作日。
文化主管部門正式受理申請之日起的有效工作日不包括核查行政許可申請人等有關人員書面聲明、實地檢查和公示聽證所用時間。
第十五條 本實施細則實施以前依法設立的歌舞娛樂場所因改建、擴建營業場所或者變更場地、主要設施設備、投資人員,或者變更娛樂經營許可證載明的事項,申請重新核發娛樂經營許可證的,應按照新設立的歌舞娛樂場所的審批程序和標準進行審批。
第十六條 賓館、飯店、酒吧、餐廳等場所兼營營業性歌舞娛樂項目的,除應執行本實施細則的規定外,還應當執行其他法律法規的審批規定。
未經許可,非歌舞娛樂場所經營單位不得從事營業性歌舞娛樂項目。
第十七條 本實施細則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