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為加強技術合同認定登記管理,規范技術交易行為,促進技術市場的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合同法》和《貴州省技術市場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的技術合同是指:
(一)技術開發合同(包括委托開發合同與合作開發合同);
(二)技術轉讓合同(包括專利權轉讓合同、專利申請權轉讓合同、專利實施許可合同與非專利技術轉讓合同);
(四)技術服務合同(包括技術培訓合同與技術中介合同)。
第三條貴州省科學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省科委)是本省技術合同認定登記的主管機關。其職責是:
(一)負責審批技術合同認定登記機構,并對其業務進行指導、監督和檢查;
(二)負責對技術合同認定登記人員進行培訓、考核、發證;
(三)負責技術合同認定登記機構統計數據的匯總、分析,并按時向國家及本省有關部門報送;
(四)其他有關技術合同認定登記的管理工作。
科技、工商、財政、稅務、金融和其他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協同做好技術合同的認定登記管理工作。
第四條技術合同登記工作由省科委批準并依法設立的技術合同認定登記機構辦理。
第五條設立技術合同認定登記機構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申請設立技術合同認定登記機構應當提交的有關文件和證件;
(二)有固定的場所;
(三)有2名以上合格的專(兼)職技術合同認定登記人員。
第六條技術合同認定登記機構的職責是:
(一)認真貫徹執行有關法律、法規,按照技術合同法及有關規定,審核、認定技術合同;
(二)技術認定;
(三)對審核、認定的技術合同進行分類、登記、歸檔;
(四)核定技術性收入和獎酬金金額;
(五)對技術合同的統計數據進行匯總分析,并按時報送省科委;
(六)保守國家和當事人的技術秘密;
(七)接受上級及有關執法部門的指導和監督。
第七條技術合同登記員實行崗位責任制。登記員應當忠于職守、廉潔公正、文明服務、正確執行法律、法規和政策,全面履行職責,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技術合同認定登記員不得從事技術交易活動。
技術合同登記員應具有中專以上學歷和初級以上技術職稱。熟悉和掌握專業技術知識和有關法律知識,具有相應的政策水平和良好的職業道德。
技術合同認定登記員必須經過省科委培訓、考核,取得合格證書后,方能從事技術合同認定登記工作。無證人員不得從事技術合同認定登記工作。
第八條申請認定登記的技術合同,應使用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聯合制發的統一標準格式文本。非標準格式文本必須符合技術合同法有關規定。
第九條申請技術合同認定登記,合同的研究開發方、轉讓方、顧問方、服務方或中介方,應當自技術合同生效之日起30日內持合同文本一式5份,有關附件一式2份,到所在地區或行業的技術合同認定登記機構申請認定登記。出讓方不在本省行政區域內的,由受讓方辦理備案手續。
第十條當事人就屬于技術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三條所列情況之一的合同申請認定登記,應當提交有關機關批準的文件和必要的證照;個人就非專利技術轉讓訂立的合同,應當提交所在單位或有關單位確認非職務技術成果的證明;委托代理人訂立的合同,應當提交委托書復印件;涉及國家秘密的,按《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密法》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十一條技術合同的認定登記,以當事人提交的技術合同文本和有關材料為依據,以技術合同法及其實施條例為準繩。當事人應當在合同中明確相互的權利與義務,如實反映技術交易的實際情況。
第十二條技術合同認定登記機構對符合登記條件的技術合同應分類登記和存檔,向當事人發給技術合同登記證明,并在合同文本上加蓋技術合同登記專用章。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予登記:
(一)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單位以法人名義簽訂的;
(二)違反法律、法規或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三)非法壟斷技術,妨礙技術進步的,或標的屬于國家規定應當淘汰或限制其繼續發展技術的;
(四)個人轉讓非職務發明而無所在單位證明的;
(五)有關審批手續、證明材料或印章不完備的;
(六)沒有技術合同特征或缺少標的、價款、報酬及其支付方式等主要條款的;
(七)存在其他重大缺陷,致使合同無法履行的。
第十三條技術合同登記機構從接到認定登記申請之日起10日內作出準予登記或不予登記的答復。對主要條款或有關申請資料不完備的合同,應通知當事人補正完備后,再進行認定登記;對包含技術貿易內容的合同,應就其中技術貿易部份進行認定登記。
第十四條當事人約定鑒證或公證的技術合同,應在辦理鑒證或公證后,申請認定登記。
第十五條當事人對技術合同登記機構的認定結論有異議的,可在收到認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認定登記機構申請復核,原認定登記機構應在接到申請之日起15日內作出復核結論。當事人對復核結論不服的,可在收到復核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省科委提出申訴,省科委從收到申訴之日起60日內作出處理決定。
第十六條經認定登記的技術合同履行后,取得技術性收入的,憑技術合同登記證明和項目成本核算單,到原登記機構辦理獎酬金審批手續,向邊遠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出讓技術的,其提取比例可高于50%,獎勵直接作出貢獻的人員;技術受讓方可從實施該項技術投產后3年內最高一年的新增利潤稅后部分中,一次性提出5-10%的獎金,獎勵直接作出貢獻的人員。銀行憑登記機構簽發的“技術交易獎酬金領取單”給予辦理獎金提取手續。
未經認定登記的技術合同,銀行不予辦理獎金提取和此項科技貸款的手續。
第十七條從事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的單位,符合認定登記條件的,憑技術合同認定登記機構出具的認定登記證明,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交減、免稅申請,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符合稅法規定的,主管稅務機關應及時辦理減免稅手續。
未經認定登記的技術合同,不得享受技術合同認定登記的稅收優惠。
第十八條列入國家計劃項目的技術合同的認定登記、獎酬金的提取、應享受的稅收優惠等,由有關部門按規定辦理。
第十九條經認定登記的技術合同解除、變更時,其出讓方、開發方、顧問方、服務方或中介方應在解除、變更之日起30日內向原認定登記機構辦理注銷、變更手續。
第二十條技術合同認定登記機構發現已認定登記的技術合同確有錯誤時,應當及時糾正或撤銷登記,并以書面形式通知當事人;當事人已提取獎酬金或已辦理減、免稅手續的,應當通知有關單位予以追回。
第二十一條技術合同認定登記機構按規定收取認定登記費,收費標準由省財政廳、省物價局、省科委制定。技術合同認定登記機構收取的認定登記費,按年度計算,70%留登記機構,30%上交省科委,作為技術市場發展基金,用于全省技術市場的發展建設和科技交流活動。
第二十二條對在技術合同認定登記工作中遵紀守法、履行職責,按時完成任務,并做出突出成績的登記機構和人員,有關部門將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二十三條倒賣技術合同或訂立假合同,騙取科技貸款或經費用于非法經營的,截留利潤偷稅漏稅,濫發獎金,分別由工商、財政、稅務、審計或上級主管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二十四條技術合同登記機構違反本辦法規定,管理與經營不分、擅自提高認定登記費或者不依法進行認定登記的,由省科委給予通報批評,責令其限期整頓,直至取消其登記資格。
第二十五條技術合同登記機構違反技術合同法及其實施條例,泄露國家秘密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追究其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員的法律責任;泄露技術合同約定的技術秘密,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二十六條本辦法由貴州省科學技術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二十七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產法
2008-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八十七號)
2008-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07-03-1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教科書問題的決議
1996-05-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的決定
2003-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2004修正)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2004)
200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的決定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06修訂)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
1979-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1986-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
1982-12-10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1997-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
1996-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修訂]
2002-10-2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表決議案辦法
2003-03-04醫療機構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國公民出國旅游管理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4-23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
2017-02-07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4-11-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貫徹落實“約法三章”進一步加強督促檢查的意見
2013-11-25關于印發《中央和國家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09-13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外匯管理規定
2013-08-21國務院關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體制的指導意見
2013-04-10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2修正)
2012-11-0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民政部等部門關于加強見義勇為人員權益保護意見的通知
2012-07-19對外勞務合作管理條例
2012-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