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立法程序的規定
(2001年2月16日吉林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2005年1月20日吉林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關于修改〈吉林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立法程序的規定〉的決定》修正)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省人民代表大會立法程序
第三章 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立法程序
第四章 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規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單行條例的批準程序
第五章 法規的解釋程序
第六章 其他規定
第七章 附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地方立法程序,提高地方立法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有關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省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地方性法規,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修改和廢止地方性法規,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規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 地方立法應當依據法定的權限和程序,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第四條 地方立法應當充分發揚民主,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保障人民通過多種途徑參與地方立法活動。
第二章 省人民代表大會立法程序
第五條 省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可以向省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法規案,由省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
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省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省人民政府,可以向省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法規案,由主席團決定列入會議議程。
第六條 一個代表團或者十名以上代表聯名,可以向省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法規案,由主席團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會議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
專門委員會審議的時候,可以邀請提案人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第七條 向省人民代表大會提出的法規案,在省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可以先向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經常務委員會會議依照本規定的有關程序審議后,決定提請省人民代表大會審議,由常務委員會向大會全體會議作說明,或者由提案人向大會全體會議作說明。
第八條 常務委員會決定提請省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的法規案,應當在會議舉行的一個月前將法規草案印發給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第九條 列入省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法規案,大會全體會議聽取提案人的說明后,由各代表團進行審議。
各代表團審議法規案時,提案人應當派人聽取意見,回答詢問。
各代表團審議法規案時,根據代表團的要求,有關機關、組織應當派人介紹情況。
第十條 列入省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法規案,由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行審議,向主席團提出審議意見,并印發會議。
第十一條 列入省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法規案,由法制委員會根據各代表團和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審議意見,進行統一審議,向主席團提出審議結果報告和法規草案修改稿,對重要的不同意見應當在審議結果報告中予以說明,經主席團會議審議通過后,印發會議。
第十二條 列入省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法規案,必要時,主席團常務主席可以召開各代表團團長會議,就法規案中的重大問題聽取各代表團的審議意見,進行討論,并將討論的情況和意見向主席團報告。
主席團常務主席也可以就法規案中的重大的專門性問題,召集代表團推選的有關代表進行討論,并將討論的情況和意見向主席團報告。
第十三條 列入省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法規案,在審議中有重大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的,經主席團提出,由大會全體會議決定,可以授權常務委員會 根據代表的意見進一步審議,作出決定,并將決定情況向省人民代表大會下次會議報告;也可以授權常務委員會根據代表的意見進一步審議,提出修改方案,提請省 人民代表大會下次會議審議。
第十四條 列入省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法規案,在交付表決前,提案人要求撤回的,應當說明理由,經主席團同意,并向大會報告,對該法規案的審議即行終止。
第十五條 法規草案修改稿經各代表團審議,由法制委員會根據各代表團的審議意見進行修改,提出法規草案表決稿,由主席團提請大會全體會議表決,由全體代表的過半數通過。
第十六條 省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地方性法規由大會主席團發布公告予以公布,并于通過后十日內在常務委員會公報和《吉林日報》上刊登。
第三章 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立法程序
第十七條 主任會議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法規案,由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
省人民政府、省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法規案,由主任會議決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 議、提出報告,再決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如果主任會議認為法規案有重大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可以建議提案人修改完善后再向常務委員會提出。
第十八條 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五人以上聯名,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法規案,由主任會議決定是否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 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會議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不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應當向常務委員會會議報告或者向提案人說明。
專門委員會審議的時候,可以邀請提案人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第十九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規案,應當在會議舉行的七日前將有關材料發給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
第二十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規案,一般應當經過兩次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后再交付表決。地方性法規部分修改案,經一次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各方面意見比較一致的,也可以由主任會議提請常務委員會全體會議表決。
常務委員會會議第一次審議法規案,先由全體會議聽取提案人的說明和有關專門委員會關于法規草案審議意見的報告,再由分組會議進行審議。
常務委員會會議第二次審議法規案,先由全體會議聽取法制委員會關于法規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再由分組會議對法規草案修改稿進行審議。
常務委員會審議法規案時,根據需要,主任會議可以決定召開聯組會議或者全體會議,對法規草案中的主要問題進行討論。
第二十一條 常務委員會分組審議法規案時,提案人應當派人聽取意見,回答詢問;根據小組的要求,有關機關、組織應當派人介紹情況。
第二十二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規案,由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行審議,提出審議意見的報告。
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法規案時,可以邀請其他專門委員會的成員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第二十三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規案,由法制委員會根據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審議意見和各方面提出的意見,進行統一 審議,提出審議結果報告和法規草案修改稿,對重要的不同意見應當在審議結果報告中予以說明。對.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重要審議意見沒有采納的,應當向有關的 專門委員會反饋。
法制委員會審議法規案時,可以邀請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成員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第二十四條 專門委員會審議法規案時,應當召開全體會議審議,根據需要,可以要求有關機關、組織派有關負責人說明情況。
第二十五條 專門委員會之間對法規草案的重要問題意見不一致時,由秘書長協調并向主任會議報告。
第二十六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規案,法制委員會、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和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應當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可以通過報紙、電視、 廣播及互聯網等媒體向社會公布征求意見;也可以采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直接聽取意見,還要將法規草案發送市(州)、縣(市、區)人大常委 會、政府有關部門和專家學者書面征求意見。
一審前征求有關方面意見,由有關的專門委員會負責;一審后征求有關方面意見,由法制委員會負責。
第二十七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規案,應當書面征求三分之一以上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意見,并由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將意見整理匯總,印發常務委員會會議。
第二十八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重要的法規案,經主任會議決定,可以將法規草案向社會公布,征求意見。各機關、組織和公民提出的意見,由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整理并印發常務委員會會議。
第二十九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規案,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應當收集整理分組審議的意見,并根據需要,印發常務委員會會議。
第三十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規案,在交付表決前,提案人要求撤回的,應當說明理由,經主任會議同意,并向常務委員會報告,對該議案的審議即行終止。
第三十一條 地方性法規案經常務委員會兩次會議審議后,仍有重大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的,由主任會議提出,經聯組會議或者全體會議同意,可以暫不付表決,交法制委員會和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一步審議和修改。
第三十二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的法規案,因各方面對制定該法規的必要性、可行性等重大問題存在較大意見分歧,擱置審議滿兩年的,或者因暫不付表決,已過兩年沒有再次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審議的,由主任會議向常務委員會會議報告,該法規案終止審議。
第三十三條 經兩次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的法規案,常務委員會部分組成人員對其中某項重要內容仍有較大的分歧意見時,可以由主任會議提請單項表決。
第三十四條 法規草案修改稿經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由法制委員會根據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進行修改,提出法規草案表決稿,由主任會議提請常務委員會全體會議表決,由常務委員會全體組成人員的過半數通過。
第三十五條 常務委員會通過的地方性法規,由常務委員會發布公告予以公布,并于通過后十日內在常務委員會公報和《吉林日報》上刊登。
第四章 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規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單行條例的批準程序
第三十六條 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修改的地方性法規,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定、修改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請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后公布施行。
第三十七條 報請批準的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會議決定列入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
第三十八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報請批準的地方性法規,先由法制委員會審議,提出意見,印發常務委員會會議。
法制委員會審議時,可以邀請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成員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第三十九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報請批準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先由民族僑務外事委員會審議,提出意見,印發常務委員會會議。
民族僑務外事委員會審議時,可以邀請法制委員會和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成員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第四十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報請批準的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應當在會議舉行的七日前將有關材料發給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
第四十一條 常務委員會對報請批準的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規,應當對其合法性進行審查,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的地方性法規不抵觸的,應當在四個月內予以批準。若發現其同省人民政府的規章相抵觸的,應當作出處理決定。
第四十二條 常務委員會對報請批準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單行條例,不違背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以及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不違背法律、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的,應當在四個月內予以批準。
第四十三條 批準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由主任會議提請常務委員會全體會議表決,由常務委員會全體組成人員的過半數通過。
第四十四條 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報經批準后,由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布公告予以公布。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經批準后,分別由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布公告予以公布。
第五章 法規的解釋程序
第四十五條 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有以下情況之一的,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解釋:
(一)法規的規定需要進一步明確含義的;
(二)法規制定后出現新的情況,需要明確適用法規依據的。
第四十六條 省人民政府、省高級人民法院、省人民檢察院和省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以及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可以向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對地方性法規解釋的要求。
第四十七條 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研究擬訂法規解釋草案,由主任會議決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
第四十八條 法規解釋草案經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后,由法制委員會根據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進行審議、修改,提出法規解釋草案表決稿。
第四十九條 法規解釋草案表決稿由常務委員會全體組成人員的過半數通過。通過后,由常務委員會發布公告予以公布。法規解釋同法規具有同等效力。
第六章 其他規定
第五十條 提出法規案,應當同時提出法規草案文本及其說明,并附立法依據對照表及其他參考資料。
法規草案的說明應當包括制定該法規的必要性、主要內容以及需要特別說明的問題等。
第五十一條 提請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地方性法規的議案必須簽署。省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提請的,由大會秘書長簽署;常務委員會或者 常務委員會主任會議提請的,由常務委員會主任或者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主任簽署;省人民政府提請的,由省長簽署;省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提請的,由主任委員 簽署;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聯名、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聯名提請的,由參與聯名人共同簽署。
第五十二條 地方性法規部分條文被修改或者廢止的,必須公布新的法規文本。
第五十三條 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可以對地方性法規具體問題的詢問進行研究,提出意見,經主任會議同意后予以答復,并報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七章 附則
第五十四條 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6年9月26日吉林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通過的《吉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批準地方性法規的規定》同時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出版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201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新西蘭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7-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96修正)
1996-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西聯邦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5-07-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公約》的決定
2006-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 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的意見
1999-01-16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
1984-05-31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批準設立重慶直轄市的決定
1997-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
2002-06-29快遞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
2019-08-12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31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和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精神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3-03-28國務院關于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指導意見
2012-12-29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
2012-04-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海南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廣東省中山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3-12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2010-12-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安全審查制度的通知
2011-02-03國務院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
2010-04-17關于2009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工作的意見
2009-05-19國務院關于開展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通知
2009-05-04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融資性擔保業務監管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09-04-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遼陽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09-03-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汶川地震抗震救災捐贈資金使用指導意見
2008-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