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2014年6月13日省政府第7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4年8月1日起施行。)
第一條 為加強地理信息資源管理,推進地理信息資源的共享和應用,提高地理信息公共服務水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吉林省測繪條例》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地理信息公共服務是指利用地理信息資源為政府決策、經濟發展、社會管理、應急保障和公眾生活等提供服務的活動。
第三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開展地理信息公共服務活動,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地理信息公共服務的領導,建立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以下簡稱服務平臺)和資源共享機制,提高地理信息公共服務能力。
第五條 省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工作,并履行下列職責:
(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全省地理信息數據交換和共享規劃;
(二)組織采集、更新全省地理信息數據;
(三)統一獲取、加工處理、分發應用、定期更新省域范圍內衛星遙感影像;
(四)建設、管理和維護省級服務平臺,向社會提供地理信息公共產品和相關服務;
(五)指導市、縣級“數字城市”、“智慧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和服務平臺建設;
(六)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全省地理信息數據交換和共享目錄,經省人民政府同意后開展交換和共享工作。
第六條 市、縣級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地理信息交換和共享工作,并履行下列職責:
(一)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全省地理信息數據交換和共享規劃及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建設和管理本地區的服務平臺;
(二)采集和更新地理信息數據;
(三)組織實施“數字城市”、“智慧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
第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建立應急保障機制,制定地理信息應急保障預案,為處置突發事件及時提供地理信息公共服務。
第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負責組織采集、更新、交換和共享專題地理信息數據,建設本部門的專題地理信息應用系統。
第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將下列信息納入共享范圍:
(一)在進行公共管理、辦理公共事務、提供公共服務過程中產生的地理信息數據;
(二)由財政資金投入產生的地理信息數據;
(三)通過政府的采購或者互換方式取得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合法擁有的地理信息數據。
第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于每年第一季度向本級政府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提交全省地理信息數據交換和共享目錄中規定的上一年度專題地理信息數據。
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提供合法、準確、規范的地理信息數據,并對其真實性、實效性負責。
第十一條 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采集或者獲取到相關地理信息數據的60個工作日內,完成數據處理和整合工作,更新服務平臺的地理信息數據。
第十二條 依法應當保密的地理信息數據的傳輸、利用和管理,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執行。
第十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逐步擴大依托服務平臺開展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工作的范圍,提高管理的科學化水平和效率,降低社會管理成本。
第十四條 服務平臺的建設與維護,應當執行國家和省有關的技術標準和規范。
第十五條 服務平臺建設應當遵循政府主導、統籌建設、統一標準、資源共享的原則。
第十六條 服務平臺的規劃建設、共享應用和維護更新等所需資金,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予以支持。
第十七條 服務平臺應當具備下列功能:
(一)聯通市、縣級人民政府服務平臺及有關部門的專題地理信息應用系統;
(二)處理、整合地理信息數據以及相關的經濟、社會和人文等信息;
(三)地理信息數據交換和共享;
(四)無償向社會公眾提供數字地圖、位置信息等公共地理信息在線服務;
(五)服務平臺建設方案確定的其他功能。
第十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以及社會組織可根據需要,向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服務平臺共享接入申請。對具備接入條件的,應當及時接入服務平臺,共享服務平臺中的地理信息數據。
第十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本級人民政府或者上級行政主管部門責令 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按照規定組織采集、更新地理信息數據和提供地理信息公共服務的;
(二)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致使地理信息數據失密、泄密、丟失、損毀的;
(三)未按規定對服務平臺進行運行、維護,或未向有關部門提供技術支持的;
(四)擅自利用公共地理信息數據或者有關部門提供的專題地理信息數據從事經營性活動的;
(五)其他依法應當追究責任的情形。
第二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和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同級人民政府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提出限期改正意見;逾期不改正的,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依法組織或未按照相關技術標準和規范采集、更新專題地理信息數據的;
(二)未按規定時間和范圍或未及時向服務平臺提供更新的專題地理信息數據,影響共享的;
(三)擅自利用服務平臺和地理信息數據從事經營性活動的;
(四)其他依法應當追究責任的情形。
第二十一條 本辦法下列用語含義:
(一)專題地理信息是指描述某區域或者某行業領域要素的地理空間分布及其屬性規律的信息,包括自然資源、環境生態、災難災害、經濟社會、基礎設施等數據。
(二)“數字城市”、“智慧城市”地理空間框架,是指以地理信息為依托,把物質城市數字化,從而對城市進行科學有效管理的綜合指揮服務系統。
(三)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是指提供地理信息服務所需的信息數據、服務功能及其運行支撐環境的總稱。
(四)專題地理信息應用系統是指支持服務平臺數據應用的區域性或者行業性的信息系統。
第二十二條 本辦法自2014年8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
2000-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
2011-04-22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2000修正)
2000-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的決定(2001)
2001-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2004)
200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關于在國際貿易中對某些危險化學品和農藥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約》的決定
2004-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哥倫比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0-07-0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懲治偷稅、抗稅犯罪的補充規定
1992-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1985-01-2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1991-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守則
1993-07-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已修定]
1992-09-04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規章如何確定罰款幅度問題的答復
1997-01-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幾個問題的解釋
1998-12-29技術進出口合同登記管理辦法(失效)
2001-12-30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2006-03-25農業保險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2016修正)
2016-02-06印刷業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快遞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退耕還林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宗教事務條例(2017修訂)
2017-08-26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2018年修訂)
2018-06-30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