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吉林省城鎮管道燃氣特許經營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規范城鎮管道燃氣特許經營活動,保障社會公眾利益和公共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城鎮燃氣管理條例》、《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建設部令第126號)和《吉林省燃氣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在我省行政區域內依法實施城鎮管道燃氣特許經營的,適用本辦法(城市門站以外的天然氣管道輸送,不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的城鎮管道燃氣,是指通過管道向用戶輸配的天然氣、液化石油氣、人工煤氣(煤層氣)等。
本辦法所稱的城鎮管道燃氣特許經營,是指設區的市及縣(市)政府(以下簡稱市、縣政府)授權燃氣管理部門根據本辦法規定,依法選擇城鎮管道燃氣的經營企業,明確其在一定期限和范圍內經營的制度。
第三條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全省城鎮管道燃氣特許經營活動的指導和監督。
市、縣政府授權的燃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鎮管道燃氣特許經營的具體實施和日常監管。
第四條 燃氣管理部門在組織實施城鎮管道燃氣特許經營前,按照燃氣管理有關規定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城鎮管道燃氣特許經營項目的實施方案,具體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根據燃氣發展規劃確定實施特許的經營區域、經營類別、經營期限;
(二)經營企業應當具備的條件(資格預審條件、招標基本條件);
(三)經營企業的選擇方式及具體操作程序;
(四)城鎮管道燃氣產品和服務的價格及調整程序;
(五)城鎮管道燃氣服務質量要求;
(六)城鎮管道燃氣經營企業享受的權利和應承擔的義務;
(七)政府監管內容及相關承諾;
(八)實行臨時接管措施;
(九)經營期滿后經營資產的處置;
(十)政府各相關職能部門的監管職責;
(十一)有關規定的其他要求。
第五條 實行城鎮管道燃氣特許經營實施方案評審制度。實施方案應當經專家論證通過后,報請本級政府批準實施。
第六條 申請城鎮管道燃氣特許經營的企業,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依法注冊的企業法人;
(二)有與經營規模相應的注冊資本金和燃氣設施;
(三)有良好的銀行資信、財務狀況及相應的償債能力和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四)有經營城鎮管道燃氣方面的良好業績;
(五)有與城鎮管道燃氣經營規模相適應的技術、財務、經營、消防及安全生產管理等關鍵崗位人員,配備搶險、搶修隊伍及必要的裝備和器材;
(六)有完善的經營管理體系、安全管理制度和提供持續、穩定、方便、及時、安全、優質、價格合理的服務能力;
(七)有符合國家標準的燃氣氣源和健全的經營方案;
(八)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七條 燃氣管理部門應當按照下列程序確定城鎮管道燃氣特許經營企業:
(一)城鎮管道燃氣特許經營實施方案經本級政府批準后,向社會公開發布招標文件,受理投標;
(二)根據招標條件,對燃氣特許經營權的投標企業進行資格審查和方案預審,推薦符合條件的投標候選企業;
(三)組織評審委員會依法進行評標,擇優選擇管道燃氣特許經營權授予對象;
(四)向社會公示中標結果,公示時間不少于20天;
(五)公示期滿,對中標企業沒有異議的,經本級政府批準,與中標企業簽訂管道燃氣特許經營協議。
第八條 城鎮管道燃氣特許經營協議應當包括如下內容:
(一)特許經營權的授予和收回;
(二)特許經營協議的終止;
(三)燃氣設施建設、維護和更新改造;
(四)燃氣設施的權屬與處置;
(五)股東及股權變化的處置;
(六)供氣安全;
(七)供氣質量和服務標準;
(八)價格與收費;
(九)權利和義務;
(十)臨時管理;
(十一)違約;
(十二)不可抗力;
(十三)爭議解決;
(十四)雙方認為應該約定的其他事項。
第九條 特許經營者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一)不得拒絕向市政燃氣管網覆蓋范圍內符合用氣條件的單位或個人供氣;
(二)按照國家安全生產法規和行業安全生產標準規范,建立健全燃氣安全評估和風險管理體系,制定本單位燃氣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配備與供氣規模相適應的搶險、搶修隊伍及裝備,并定期組織演練;
(三)應當向燃氣用戶持續、穩定、安全供應符合國家質量標準的燃氣,指導燃氣用戶安全用氣、節約用氣,并對用戶燃氣設施定期進行安全檢查;
(四)接受燃氣管理部門對產品和服務質量的監督檢查;
(五)按規定的時間將中長期發展規劃、年度經營計劃、年度報告、法人變更等重大事項報燃氣管理部門備案;
(六)承擔其供氣范圍內的市政燃氣設施、建筑區劃內業主專有部分以外的燃氣管道及附屬設施、設備的運行、維護、巡檢、搶修和更新改造的責任,確保燃氣設施的安全運行;
(七)遵守價格法律、法規和政策,不得擅自提高或降低管道燃氣銷售價格和相關的收費標準;
(八)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或特許經營協議約定的其他責任。
第十條 城鎮管道燃氣特許經營期限,應當根據行業特點、經營規模、經營方式等因素確定,經營期限最長不得超過30年。
特許經營期限屆滿,燃氣管理部門應當按照本辦法規定的程序組織招標,選擇特許經營企業。
第十一條 依法簽訂的城鎮管道燃氣特許經營協議應當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取得城鎮管道燃氣特許經營權的企業應當依法取得吉林省《燃氣經營許可證》后,方可從事經營活動。
第十二條 特許經營期間,特許經營協議內容需要變更的,協議雙方必須在共同協商的基礎上簽訂相關的補充協議,并按照本辦法規定備案。其中,特許經營協議需要作重大變更的,實施機構應當提前30日報當地政府批準。屬于重大變更的事項,應當在特許經營協議中明確。
市、縣政府根據城鎮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需要,調整特許經營協議,使經營企業利益受損的,應當給予合理補償。
第十三條 特許經營企業需要變更企業名稱、法定地址、法定代表人,必須提前15個工作日書面告知燃氣管理部門。
第十四條 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企業在協議有效期內單方提出解除協議的,必須提前2個月報告燃氣管理部門,經當地政府批準后,方可解除協議,終止經營。
經營企業在提出終止經營的期間內,必須保證正常產品和服務的經營,并承擔政府重新按照程序確定新經營企業所發生的一切費用。
第十五條 城鎮管道燃氣特許經營企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燃氣管理部門可報經本級政府批準,終止特許經營協議,并實施臨時接管:
(一)擅自倒賣、抵押、出租、轉讓特許經營權的;
(二)拒絕向特許經營范圍內符合用氣條件的單位或者個人供氣的;
(三)未履行必要告知義務擅自停止供氣、調整供氣量,或者未經審批擅自停業、歇業的;
(四)存在重大安全隱患且拒不整改,嚴重影響公眾利益和公共安全的;
(五)因管理不善,發生重大質量、生產安全事故的;
(六)經營者不能按照省或市、縣天然氣利用規劃和城鎮燃氣發展規劃的要求同步投資建設管道設施,影響城鎮燃氣行業發展的;
(七)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
第十六條 特許經營權發生變更或終止時,燃氣管理部門應當妥善做好資產處置等相關工作,保障管道燃氣供應和服務的連續性、穩定性、安全性。
第十七條 特許經營協議是經營企業從事管道燃氣經營的法定依據。特許經營企業應當按照經營協議規定的權限、范圍和期限等行使經營權。
第十八條 特許經營企業應當對管道燃氣設施的技術檔案及營運情況記錄等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和歸檔,并完善信息管理系統。經營期滿時,應當將資料完整移交給后續經營者或燃氣管理部門。
第十九條 市、縣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為經營企業創造良好的政策保障和經營環境,并為經營企業提供相應的服務,保障經營企業擁有自主經營的權利。
燃氣管理部門實施監督檢查,不得妨礙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
第二十條 燃氣管理部門每2年應組織有關專家或具有相關資質的中介機構對特許經營企業的經營、服務、安全等進行評估,聽取述職,需要時可組織聽證,特殊情況下可以實施年度評估,評估結果應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發現管道燃氣經營企業未按規定履行特許經營義務,不符合特許經營條件,或者有不合理收費等問題的,應當責令限期整改,拒不整改的,依據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
第二十一條 燃氣管理部門應當對特許經營企業投資、建設、生產、運行及其相關活動進行日常監督管理。對產品質量、服務質量實行定期和不定期地檢測、檢查,發現經營企業在產品和服務質量方面存在問題的,應當責令限期整改,拒不整改的,依據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
第二十二條 燃氣管理部門應當制定特許經營項目的臨時接管應急預案,以保證在新的經營者確定前的管道燃氣供應。
第二十三條 燃氣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對其授權的市、縣政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對負有主要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依法履行監督職責或者監督不力,造成嚴重后果的;
(二)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競標者授予特許經營權的;
(三)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
第二十四條 本辦法實施前,已經從事城鎮管道燃氣建設和經營,但還沒有取得特許經營權的經營者,應當按照本辦法規定,依法獲得城鎮管道燃氣特許經營權后方可繼續經營。
本辦法實施前,已經簽訂的城鎮管道燃氣特許經營協議要按本辦法規定進行修訂。特許經營權的授予僅限于城鎮管道燃氣,超范圍授權的應予糾正。
第二十五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
2013-03-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友好合作條約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表演和錄音制品條約》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工作情況的報告》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結束工作的建議的決定
1999-12-25法規匯編編輯出版管理規定(2019修正)
2019-03-02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
2017-02-07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12-29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條例
2011-12-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2011年全國糧食穩定增產行動的意見
2011-03-20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廣東省中山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3-12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
2010-02-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0-01-06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
2009-07-2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監察部等部門關于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意見的通知
2008-10-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環境保護部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08-07-10國務院批轉煤電油運和搶險抗災應急指揮中心低溫雨雪冰凍災后恢復重建規劃指導方案的通知
2008-02-25國務院關于永定河干流水量分配方案的批復
2007-12-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行業協會商會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7-05-13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07)第6號--發行2007年賀歲普通紀念幣
2007-01-28國務院關于工業、基本建設、交通運輸企業工人職員停工津貼的暫行規定[失效]
1957-07-09國務院關于改進對臨時工的使用和管理的暫行規定[失效]
1965-03-10國務院關于職工轉正定級問題的通知
1967-12-28國務院批轉國家計委、國家建委、財政部關于基本建設投資試行貸款辦法報告的通知
1979-08-28國務院關于調整工資區類別的幾項具體規定[失效]
1979-11-08國務院關于實行“劃分收支、分級包干”財政管理體制的通知
1980-02-01國務院批轉民政部關于加強退伍軍人安置和教育工作報告的通知
1981-04-18國務院批轉國家計委、財政部關于征收燒油特別稅的報告的通知[失效]
1982-04-22國務院批轉工業部、全國手工業合作總社關于總社理事會擴大會議情況的報告的通知
1984-03-31旅行社管理暫行條例[失效]
198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