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西安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城市公共經營場所安全管理工作實施細則的通知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1-03-06 · 1796人看過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西安市城市公共經營場所安全管理工作實施細則》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七月六日

  西安市城市公共經營場所安全管理工作實施細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認真貫徹執行《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切實加強城市公共經營場所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進一步加強我市公共經營場所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預防安全事故,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特制定本實施細則。

  第二條 本實施細則所稱的城市公共經營場所(以下簡稱公共經營場所)是指:在本市轄區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影劇院、錄像廳、舞廳、卡拉OK廳、音樂茶座、游藝廳等公共娛樂場所;賓館、飯店、酒家、餐館、招待所等公共餐飲住宿場所;酒吧、網吧、氧吧、咖啡吧、美容美發廳、足浴室、棋牌室、洗浴等公共休閑場所;體育館、保齡球館、臺球館、健身館、旱冰場、射擊場等體育運動健身場所;金融、保險、電信、郵政等對外營業場所;商場、集貿市場、證券交易場所等營業場所;火車站、長途汽車站、幼兒園、學校、醫院、圖書館、養老院等人員密集場所。

  第三條 公共經營場所安全管理實行政府屬地監管與部門監管相結合的機制。

  第四條 全市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對公共經營場所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綜合監督管理,指導、協調和監督政府有關部門履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依法組織查處公共經營場所安全事故。

  第五條 各級政府商務、文化、體育、旅游、教育、衛生等行政主管部門,按照本部門的職能職責,對本轄區公共經營場所安全生產實施行業監督管理;公安、消防、質監、建設、市政、環保、工商、城管、交通、電力等部門分別對公共經營場所單位安全管理實施專項監督管理。

  第二章 公共經營場所安全生產職責

  第六條 公共經營場所經營單位要嚴格落實企業安全主體責任,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對本場所(單位)的安全工作全面負責。

  第七條 公共經營場所經營單位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及標準,加強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責任制度,完善安全條件,確保生產、經營活動安全。

  第八條 公共經營場所從業人員超過300人的,應當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從業人員在300人以下的,應當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委托具有國家規定的相關專業技術資格的工程技術人員,提供安全生產管理服務。

  前款所稱從業人員包括本單位的職工和在本單位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其他人員。

  第九條 公共經營場所經營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有關經營許可,且在開展經營活動前,須經公安消防部門消防驗收(檢查)合格。

  第十條 本細則所列的公共娛樂場所、公共餐飲住宿場所、公共休閑場所、公共體育運動健身場所不得設置在文物古建筑、博物館、圖書館和檔案館等建筑物內。已經設置的,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要會同文物、文化、工商、公安等部門依法予以處理。

  第十一條 實行租賃承包或委托經營管理的公共經營場所產權單位,應當認真審核承租者或經營者的有關資質,不得將生產經營項目、場所、設備發包或者出租給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或者相應資質的單位或個人。

  第十二條 公共經營場所產權單位要與經營者(承包者)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或在承包合同租賃合同中約定各自的安全管理職責。

  第十三條 公共經營場所由一家經營者整體租賃承包的,經營期間安全工作由該經營者負責;有多家擁有產權或者有多家租賃使用的,由產權單位或租賃使用單位組織協商,確定由一家單位負責整體建筑內經營場所的安全管理。

  經營使用者對各自經營使用范圍內的安全負責,并配合產權單位或委托的統一管理單位做好相關安全工作。

  第十四條 公共經營場所應當建立安全工作例會制度,定期研究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制定有效的安全生產措施,并對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

  第十五條 公共經營場所應當建立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制度,對本單位容易發生事故的部位、設施,明確責任人員,制定并落實防范和應急措施;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應當制定整改計劃,落實整改資金,及時進行整改。

  第十六條 公共經營場所應當在每日營業開始前和結束后,對營業區域進行全面安全檢查;營業期間每2小時至少進行1次安全巡查,檢查和巡查應當做好記錄。

  第十七條 公共經營場所應當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保證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合格的人員,不得上崗作業。

  第十八條 公共經營場所中具有娛樂功能的餐飲場所、公共休閑場所、公共體育運動健身場所應設置在耐火等級不低于二級建筑內的第一層至第三層的靠外墻部位,不得設置在地下第二層及第二層以下;已經核準設置在三級耐火等級內的,應當符合國家工程建筑消防技術標準的特定要求。

  設置在地下一層時,應符合以下規定:

  (一)地下一層地面與室外出口地坪的高度差不得大于10米,一個廳、室的建筑面積不得大于200平方米。

  (二)應當依照國家工程建筑消防技術標準的規定設置防煙、排煙設施。

  (三)應當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對設置在四層及四層以上和地下一層且一個廳、室的建筑面積超過200平方米的,有關單位應當采取措施限期加以整改。

  第十九條 公共經營場所嚴禁使用鋼瓶液化石油氣。

  第二十條 公共經營場所應確保使用的電梯、壓力容器等特種設備符合國家有關安全標準,并按規定進行必要的安全檢查和維護保養。

  第二十一條 公共經營場所的特種作業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方可上崗作業。

  第二十二條 公共經營場所設置的電源線路應當符合國家標準;臨時用電線路應當采取有效防護措施;電氣設備應當安裝漏電和過載保護裝置。

  變配電室應當安排專人負責,在變配電室內不得存放危險物品和其他雜物。

  第二十三條 公共經營場所應當按照消防安全的要求,保證安全出口的暢通;不得封閉、堵塞安全出口;安全出口處不得設置門檻。疏散門應當向疏散方向開啟,不得采用卷簾門、轉門、吊門、側拉門,門內和門外1.4米范圍內不得設置踏步。在從事營業、經營活動時不得將安全出口上鎖、堵塞。

  第二十四條 公共經營場所的安全出口數目、安全疏散距離、疏散門和疏散通道的寬度應當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安全出口應按照有關規定設置顯著指示標志,指示標志應當能夠在斷電且無自然光照明時,指引疏散位置和疏散方向。

  第二十五條 公共經營場所內落地式的玻璃門、玻璃窗、玻璃墻應當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安全警示標志應當明顯,保持完好,便于公眾識別。

  第二十六條 公共經營場所的庫房設置、設施應當符合相關標準、規范,電氣設備應當符合防爆要求。

  第二十七條 公共經營場所不得生產、儲存、經營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

  第二十八條 設有集中收銀區的超市等商業零售經營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在收銀區設置無購物出口,并設置明顯標志。

  第二十九條 國家實行強制性體育服務標準的體育運動健身場所,應當配備持有相應運動項目執業證書的從業人員,方可對社會提供服務。

  體育運動健身場所應當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設施、器材,并在顯著位置設置相應的使用說明和警示標志。

  第三十條 公共娛樂場所的出入口、主要通道應當安裝閉路電視監控設備,并保證閉路電視監控設備在營業期間正常運行,不得中斷,閉路電視監控錄像資料留存30日備查。

  電影放映單位、演出場所經營單位等有固定座位的區域,不得增設臨時座位。

  第三十一條 文化娛樂場所與商場等單位設在同一建筑物內的,文化娛樂場所經營單位應當保證通往建筑物外的疏散通道暢通,并在商場等單位營業結束后安排工作人員指引人群疏散。

  第三十二條 旅游飯店應當在客房、會議室等經營場所的顯著位置設置中英文對照的逃生疏散指示圖;在客房內設置安全須知等安全提示標志或者資料、設施。

  第三十三條 公共經營場所進行裝修、維修、改建等施工作業活動,產權單位或承租人應當選擇有相應施工資質的單位進行,并簽訂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明確安全責任,同時報當地公安消防、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備案。

  第三十四條 公共經營單位不得在營業時間內對經營場所進行電氣焊、油漆粉刷等施工維修作業。

  第三十五條 公共經營場所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時接待人數不得超過額定人數,當接近最大額定人數或者人員相對聚集時,應當采取有效的控制和疏散措施,確保安全。

  公共經營場所的最大額定人數,按照相關規定、標準、規范執行。

  第三十六條 公共經營場所應當制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急救援預案應當包括應急救援組織、危險目標、啟動程序、緊急處置措施等內容。

  應急救援預案應當每半年至少演練1次,并做好記錄。

  第三十七條 公共經營場所在經營場地舉辦展覽、促銷、演藝等大型活動,要制定突發事件應急救援預案并報有關部門備案。活動舉辦期間,應當落實各項安全措施,配備足夠的專職安全工作人員維護現場秩序。

  第三十八條 公共經營場所負責人應當掌握應急救援預案的全部內容;其他人員應當能夠熟練使用應急器材,了解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的位置以及本崗位的應急救援職責。

  第三十九條 公共經營場所應當設置能夠覆蓋全部營業區域的應急廣播。

  第四十條 公共經營場所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后,應當迅速啟動應急救援預案,采取有效措施,組織人員疏散,防止事故擴大,并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

  第三章 公共經營場所的監督管理

  第四十一條 各區縣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及市級部門主要負責人是本轄區、本部門、本行業公共經營場所安全工作第一責任人。

  第四十二條 各區縣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要將公共經營場所安全管理工作納入本級政府工作目標,加強對轄區內公共經營場所安全工作的組織領導。

  第四十三條 各區縣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要建立公共經營場所安全管理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研究、協調解決公共經營場所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并定期組織開展安全專項整治,對發現的重大安全隱患要實施政府掛牌督辦。

  第四十四條 街道辦事處要認真履行公共經營場所的監督檢查職責,經常性的開展安全檢查,對發現的安全隱患要依據職責及時查處或上報區縣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及有關部門。

  第四十五條 各區縣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要加大對公共經營場所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全民安全防范意識和事故救援、處置技能。

  第四十六條 市級各部門要明確與各區縣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對公共經營場所安全監管權限的職責劃分,對已明確下放和委托的行政執法權,要盡快辦理相關手續,充實整合執法力量,確保監管到位。

  第四十七條 各級公安、工商、質監、商務、文化、衛生、教育、旅游、體育、建設、市政、交通等行政主管部門,要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經營必須管安全”,“誰主管誰負責”、“誰主辦誰負責”、“誰發證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加強對公共經營場所的安全監管。

  第四十八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公共經營場所注冊登記審驗工作,嚴厲查處未取得工商營業執照的經營場所。對已取得營業執照,但未按規定取得其他從業資質的,要及時報送并協助有關部門進行查處。

  第四十九條 消防部門要認真組織開展公共經營場所消防設施驗收,依法對經營場所消防制度、消防通道、消防設施、消防器材等進行監管。

  公安派出所應加強對“九小場所”的消防安全監管。

  第五十條 燃氣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對燃氣經營活動和使用環節的安全監管,特別要加大對違法使用鋼瓶液化氣和非法經營液化氣行為的查處打擊力度。

  第五十一條 質監部門要加強公共經營場所電梯、壓力容器等特種設備及操作人員從業資格、燃氣充裝單位的安全監督管理,嚴厲打擊違法經營行為。

  第五十二條 各級公安、工商、質監、商務、文化、衛生、教育、旅游、體育、建設、市政、交通等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組織對本行業公共經營場所的安全生產工作以及容易發生事故的設備、設施進行安全檢查,發現違法行為及安全隱患要依法查處。生產經營單位應當積極配合,不得拒絕、阻撓。

  第五十三條 公共經營場所違反本實施細則有關規定,由相關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

  第五十四條 市人民政府將公共經營場所安全工作納入對各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及市級部門的年度目標考核;對發生較大以上公共經營場所安全事故的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和行業主管部門,依據有關規定處理相關責任人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章 附 則

  第五十五條 本實施細則自2012年8月6日起施行。

  市政發70.gd

  http://www.xa.gov.cn/zwgk/content/content_zwzy4201484_1.ht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李吉福

李吉福

執業證號:

16301201010199817

青海泰宏律師事務所

簡介:

李吉福律師畢業于三峽大學,現任職于青海泰宏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從事律師工作十余年,始終恪守執業道德和紀律,秉承以當事人為中心,誠信執業,勤勉盡責,辦理的大量的案件,具有豐富的經驗,受到當事人的好評;專長建設工程領域、刑事辯護、常年法律顧問,公司業務、債權債務等,為了維護您的合法權益,需要法律服務時聯系電話:13897443953 (微信同號),郵箱:lijifu421@163.com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李吉福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

2017-11-04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國人民解放軍保衛部門對軍隊內部發生的刑事案件行使公安機關的偵查、拘留、預審和執行逮捕的職權的決定

1993-12-29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1986修訂)

1986-12-02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的辦法

2003-03-10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3-04-26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入制止恐怖主義爆炸的國際公約的決定

2001-10-27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決定

1996-05-15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匈牙利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5-10-0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

1981-06-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失效)

1981-12-13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提出的由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補充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資本金的決議

1998-02-28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3-12-27

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2-1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

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9)

2019-03-02

財政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2019-03-01

《食鹽專營辦法》修訂

2018-01-04

工程咨詢行業管理辦法

2017-11-06

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條例

2016-11-30

浙江省行政規范性文件異議審查處理辦法

2014-12-10

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2012修訂)

2012-01-05

教育督導條例

2012-09-09

國務院關于表揚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的通報

2012-09-05

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7-11

城鄉規劃編制單位資質管理規定

2012-07-02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7-0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2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2-05-15

校車安全管理條例

2012-04-05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衛生部等部門全國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1-12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