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條 工作底稿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工作底稿編制的時間;
(二)保薦工作履行的程序、核查的文件以及現場檢查的資料等;
(三)發表的結論性意見;
(四)執行人員姓名和執行日期;
(五)復核人員姓名、復核日期和復核意見;
(六)其他需要記載的事項等。
第五十二條 保薦機構應當建立保薦工作底稿的復核制度,明確規定復核的要求和責任。復核人員應做出必要的復核記錄,明確表示復核意見并簽名。
如果發現保薦工作底稿存在問題,復核人員應在復核意見中加以說明,并要求相關人員補充或重編工作底稿。
第五十三條 保薦機構應建立保薦工作底稿的保密制度。如果保薦機構以外的組織或個人要求查閱工作底稿,必須由保薦業務負責人批準,但司法機關、證券監管部門和其他有權部門依法進行查閱的除外。
第十一章 保薦機構其他義務
第五十四條 保薦機構應建立對上市公司持續培訓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對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中層以上管理人員、上市公司
控股股東相關人員進行培訓。保薦機構應在每次培訓結束后五個工作日內將培訓情況以書面形式報送本所。
第五十五條 保薦機構每半年應至少對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及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相關人員進行一次培訓,培訓內容包括但不限于股票上市規則,本所發布的細則、指引、通知、辦法、備忘錄等相關規定以及上市公司違規
案例等。
第五十六條 上市公司出現以下情形之一的,保薦機構應在十個工作日內對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及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相關人員進行專門培訓:
(一)實際控制人發生
變更的;
(二)受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或者本所通報批評、公開譴責處分的;
(三)信息披露考核結果為不合格的;
(四)本所要求培訓的其他情形。
第五十七條 上市公司最近二年信息披露考核結果為合格或不合格的,保薦機構應當加強督導上市公司全體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學習并遵守信息披露規則,及時審閱上市公司對外披露的公告及附件,督促上市公司提高信息披露質量。
第五十八條 保薦機構按照有關規定對上市公司違法違規事項公開發表聲明的,應當于披露前向本所報告,經本所審核后在指定媒體上公告。本所對上述公告進行形式審核,對其內容的真實性不
承擔責任。
第五十九條 保薦機構應當在每年1月31日前和7月15日前分別向本所報送年度保薦工作報告書和半年度保薦工作報告書。
第六十條 持續督導工作結束后,保薦機構應當在上市公司公告年度報告之日起的10個工作日內向本所報送保薦總結報告書。保薦機構法定代表人和保薦代表人應當在保薦總結報告書上
簽字。
保薦總結報告書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上市公司的基本情況;
(二)保薦工作概述;
(三)履行保薦職責期間發生的重大事項及處理情況;
(四)對上市公司配合保薦工作情況的說明及評價;
(五)對證券服務機構參與證券發行上市、持續督導相關工作情況的說明及評價;
(六)中國證監會、本所要求的其他事項。
第十二章 保薦工作內部管理
第六十一條 保薦機構的保薦業務負責人、內核負責人負責監督、執行保薦業務各項制度并承擔相應的責任。
保薦機構應當指定2名保薦代表人具體負責1家上市公司的保薦工作,并確保保薦機構有關部門和人員有效分工協作。保薦機構可以指定1名項目協辦人。
第六十二條 保薦機構應建立并有效執行保薦工作的內控制度,包括持續督導的業務流程、監督和復核機制等。
第六十三條 承擔持續督導職責的保薦代表人應針對上市公司的具體情況,制定持續督導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就持續督導工作的主要內容、重點、實施方式、步驟等做出完整、有效的安排。
保薦代表人應根據上市公司具體情況、結合上市公司重要風險點以及影響上市公司規范運作、信守承諾、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的關鍵因素,明確持續督導工作重點。
第六十四條 保薦機構應指定專人進行持續督導的復核工作,復核人員應重點關注保薦代表人發表獨立意見、現場檢查以及培訓工作的履行情況等。
第六十五條 保薦機構應建立健全保薦代表人及從事保薦業務其他相關人員的保薦業務持續培訓制度。
保薦機構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對保薦代表人及其他保薦業務相關人員上市推薦和持續督導業務培訓,強化保薦代表人對上市推薦和持續督導相關業務規則的學習,并將培訓情況在五個工作日內報送本所備案。
第六十六條 保薦機構應建立執業質量考核機制,在每年5月31日前對保薦代表人上一年度的保薦工作進行考核,并在考核結束后五個工作日內將考核結果報本所備案。
第六十七條 保薦機構應建立持續督導工作與自營、資產管理等部門業務之間的信息隔離制度,不得向其透露上市公司未公開的重大信息,不得進行內幕交易。
第六十八條 保薦機構和保薦代表人應當配合本所做好以下工作:
(一)在規定期限內回復本所問詢;
(二)按時出席本所約見;
(三)對公司特定事項進行核查;
(四)按規定報送相關文件資料;
(五)按本所要求提供保薦工作檔案;
(六)參加本所組織的培訓和會議;
(七)本所要求的其他工作。
第十三章 保薦工作日常管理與監督
第六十九條 本所對保薦機構、保薦代表人的保薦工作實施日常監管,具體措施包括:
(一)約見保薦業務負責人、保薦代表人;
(二)要求保薦機構組織相關培訓;
(三)向保薦機構、保薦代表人發出各項通知和函件;
(四)調閱保薦工作檔案;
(五)要求保薦機構、保薦代表人對有關事項做出解釋和說明;
(六)對保薦工作進行評價;
(七)向中國證監會報告;
(八)其他監管措施。
第七十條 本所不定期舉辦保薦機構聯席會議,交流保薦經驗,研討保薦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措施,并向中國證監會及其他有關部門報告。
第七十一條 本所通過組織保薦機構論壇、保薦機構座談會、保薦機構與企業見面會、聯合走訪等形式,為保薦機構和保薦代表人提供服務平臺。
第七十二條 本所建立保薦工作評價制度,每年對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保薦工作進行評價,并將評價結果反饋給保薦機構和保薦代表人,記入中小企業板誠信檔案,向中國證監會報告,并視情況對外發布。
第七十三條 保薦機構和保薦代表人違反有關規定的,本所視情節嚴重給予以下處分:
(一)通報批評;
(二)公開譴責。
情節嚴重的,本所依法報中國證監會查處。
第十四章 附 則
第七十四條 本指引由本所負責解釋。
第七十五條 本指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