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中國工商銀行關于印發《中國工商銀行商業承兌匯票貼現業務管理暫行規定》的通知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1-03-23 · 216人看過
(2001年7月10日 工銀發[2001]197號) 各一級分行、直屬分行:   為加強商業承兌匯票貼現業務管理,促進商業承兌匯票貼現業務健康發展,總行制定了《中國工商銀行商業承兌匯票貼現業務管理暫行規定》,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總行特別授權北京、上海、浙江分行自行審批轄內企業的承兌資格,并在轄內為具備承兌資格的企業承兌的匯票辦理貼現業務。其他分行轄內企業的承兌資格須報總行審批,具體報送要求另行通知。   附件2:商業承兌匯票業務合作協議(范本)(略)     3:商業承兌匯票貼現協議(范本)(略)   附: 中國工商銀行商業承兌匯票貼現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商業承兌匯票貼現業務管理,促進商業承兌匯票貼現業務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票據管理實施辦法》、《支付結算辦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商業承兌匯票,是指經我行認定具備承兌資格并建立票據合作關系的企業簽發并承兌、或由收款人簽發并經具備承兌資格企業承兌、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金額給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據。   本規定所稱貼現,是指持票人在商業承兌匯票到期日前向開戶行背書轉讓,開戶行扣除貼現利息后向其提前支付票款的行為。   第三條 商業承兌匯票的期限最長不超過6個月。   第四條 商業承兌匯票必須以真實的商品交易為背景,不得辦理融資性質的商業承兌匯票貼現業務。   第五條 辦理商業承兌匯票貼現業務的分支機構必須經上級機構授權,未經授權不得辦理該項業務。   第六條 商業承兌匯票貼現業務納入信貸限額管理。 第二章 貼現的范圍和條件   第七條 商業承兌匯票的承兌企業應當具備在我行開立賬戶、資信狀況良好、現金流量大、產供銷關系穩定等基本條件,具體范圍如下:   (一)經總行審批確定的大型優質(項目)客戶和AAA級企業。   (二)對前款之外的企業,由一級(直屬)分行報總行審批確定。   上述企業承兌的商業匯票可在全行范圍內辦理貼現。   (三)經總行授權的一級(直屬)分行可以自行確定轄內具備承兌資格的企業名單,但須報總行備案。   第八條 在第七條規定范圍內的企業需與我行建立商業承兌匯票業務合作關系的,應向開戶行提出申請,并提供以下資料:   (一)建立商業承兌匯票業務合作關系申請書,說明企業的基本生產經營情況、產品供銷情況、主要客戶關系和結算方式、辦理商業承兌匯票業務的主要用途以及商業承兌匯票的計劃使用規模等;   (二)企業近3年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等財務報表;   (三)營業執照、法人代碼、稅務登記證、貸款證(卡)、開戶許可證;   (四)保證到期無條件支付匯票款項的書面承諾;   (五)銀行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第九條 開戶行應對企業提出的申請和相關資料進行認真審查,綜合分析承兌企業資信狀況、存款賬戶現金流量、產品供銷情況以及對商業承兌匯票的合理需求,對符合辦理商業承兌匯票貼現業務條件的企業,提出書面推薦意見(包括對企業的審查評估報告、對企業承兌商業匯票的貼現額度建議等),逐級報送有審批權的上級行審批。   第十條 總行和具備審批權的一級(直屬)分行在審批確定承兌企業名單的同時,應逐戶核定承兌企業承兌商業匯票在我行的貼現額度,并以正式文件定期向全轄公布。承兌企業資格和貼現額度每年核定一次,期間根據具體情況變化可由原審定機構進行調整。   第十一條 承兌企業開戶行應根據總行和一級(直屬)分行批準的承兌企業名單,與承兌企業簽訂《商業承兌匯票業務合作協議》(見附件2)。承兌企業應以在開戶行預留印鑒作為商業承兌匯票專用印鑒,并將所承兌的商業匯票復印件簽章后逐筆送交開戶行備查。 第三章 貼現的申請、審批和辦理   第十二條 商業承兌匯票的持票人向我行申請辦理貼現,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具備企業法人或其他經濟組織資格,并依法從事經營活動;   (二)與出票人或其前手之間具有真實的商品交易關系;   (三)在我行開立存款賬戶。   第十三條 持票人申請辦理貼現時,應向開戶行提供以下資料:   (一)貼現申請書;   (二)經持票人背書的未到期商業承兌匯票;   (三)營業執照和法人代碼證書;   (四)持票人與出票人或其前手之間的增值稅發票和商品交易合同復印件;   (五)銀行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第十四條 信貸部門或票據貼現部門應根據信貸原則和有關票據管理規定,對客戶申請進行嚴格審查,審查內容如下:   (一)貼現申請人的合法資格;   (二)承兌人是否與我行建立商業承兌匯票業務合作關系;   (三)貼現申請人與出票人或其前手之間是否具有商品交易關系,匯票、交易合同和增值稅發票的日期、金額等要素是否相互對應;   (四)申請貼現金額與貼現申請人現有融資余額之和是否超過最高綜合授信額度。   第十五條 會計部門審查票面要素是否齊全、有效,背書是否連續,簽章是否規范,并按規定向承兌人開戶行辦理查詢,對查詢情況逐筆登記。   (一)通過資金匯劃清算系統向承兌人開戶行查詢下列內容:(1)匯票票面要素是否相符;(2)承兌人尚可使用的貼現額度;(3)他行是否已辦理查詢或貼現;(4)是否已辦理掛失止付。   (二)將商業承兌匯票的復印件傳真至承兌人開戶行作為核對依據。   (三)與承兌人在同一城市的貼現行,應到承兌企業及其開戶行進行實地查詢和核對。   第十六條 承兌人開戶行接到貼現申請人開戶行的查詢后,應按照有查必復、復必詳盡的要求,認真核對查詢內容和傳真(或當面提示)的匯票,以相應的方式和內容查復貼現行。對已有他行辦理查詢、貼現或已辦理掛失止付的匯票,應明確提示貼現申請人開戶行。對核對無誤的匯票,承兌人開戶行應暫時凍結相應的貼現額度。   第十七條 對審查和查詢無誤的商業承兌匯票,由信貸部門或貼現部門提出審查意見,送計劃財務部門。計劃財務部門審查是否有足夠的貼現規模并簽署意見,送有權審批人審批。   第十八條 經審查、審批同意辦理貼現的,信貸部門應與貼現申請人簽訂《商業承兌匯票貼現協議》(見附件3),并通知會計結算部門辦理有關貼現手續。   第十九條 商業承兌匯票的貼現期限從貼現之日起至匯票到期日止。實付貼現金額按票面金額扣除貼現日至匯票到期日前一日的貼現利息計算。承兌人在異地的,貼現期限以及貼現利息的計算應另加3天的劃款日期。   第二十條 商業承兌匯票的貼現利率采取在人民銀行再貼現利率基礎上加百分點的方式生成,并綜合考慮成本、風險等因素,最高利率不超過同檔次流動資金貸款的上浮利率。   第二十一條 不論貼現業務是否辦理,貼現行都應在查復后兩個工作日內將有關情況通過資金匯劃清算系統及時通知承兌人開戶行。通知應注明匯票要素和該匯票已(未)辦理貼現等內容。如予以辦理,貼現行應向承兌人開戶行支付相當于貼現利息金額10%的費用,以補償承兌人開戶行在監控承兌人、辦理查復中所付出的成本。   承兌人開戶行收到貼現行通知后,相應調整承兌人的貼現額度。 第四章 貼現后管理   第二十二條 已貼現的商業承兌匯票到期,貼現行應按照《支付結算辦法》的有關規定向承兌人開戶行辦理委托收款。承兌人開戶行收到貼現行通過委托收款寄來的商業承兌匯票,應及時通知承兌企業兌付票款。   第二十三條 承兌企業不按期付款時,承兌人開戶行填制付款人未付票款通知書,連同商業承兌匯票郵寄貼現行。貼現行在收到付款人未付票款通知書的當天,從貼現申請人的存款賬戶扣收票款,對尚未收回的部分轉入貼現申請人的逾期貸款戶,按逾期貸款利率計收利息,并依法向貼現申請人及其前手行使追索權。   第二十四條 貼現行應在信貸綜合管理系統中實時、逐筆登錄商業承兌匯票的貼現、兌付和逾期情況,并定期進行統計和分析。   第二十五條 貼現行應建立商業承兌匯票貼現業務檔案,主要包括貼現申請人營業執照和貸款證(卡)、交易合同、增值稅發票和商業承兌匯票的復印件、貼現申請書、商業承兌匯票貼現協議、貼現憑證等,并按照重要憑證嚴格保管已貼現未到期票據。商業承兌匯票貼現業務檔案的管理按照《中國工商銀行法人客戶信貸業務檔案管理辦法》(工銀發[1999]210號)的有關要求執行。 第五章 風險控制   第二十六條 商業承兌匯票貼現同時納入對承兌人和貼現申請人的統一授信管理。對承兌人核定的商業承兌匯票貼現額度作為承兌人的分項授信額度;對貼現申請人辦理商業承兌匯票貼現的總余額與其在我行其他融資之和不得超過貼現申請人的最高綜合授信額度。   第二十七條 承兌人開戶行負責商業承兌匯票貼現額度的管理和控制,應分戶建立商業承兌匯票貼現額度管理臺賬,明確專人負責,并根據貼現行查詢、貼現和匯票到期兌付等情況逐筆登錄,及時監控承兌企業商業承兌匯票貼現額度,確保貼現余額控制在核定的貼現額度之內。   第二十八條 承兌人開戶行應對承兌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財務狀況、貸款歸行率以及存款賬戶現金流量等進行日常監控,如發現影響承兌企業支付能力的異常變化,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風險,并將有關情況通知貼現行。   第二十九條 為防止假票、“克隆”票或其他原因造成承兌人拒付票款,應在貼現協議中約定,一旦所貼現票據為假票、“克隆”票或其他原因遭到承兌人拒付,貼現申請人無條件向貼現行退賠已貼現匯票的票面金額。   第三十條 建立承兌企業違約“一票否決制”,即承兌企業發生一次不按期兌付匯票款項,或出現貸款逾期、欠息以及表外業務墊款等違約情況的,我行應立即停止對其承兌的商業匯票辦理貼現。   第三十一條 建立違約客戶“黑名單”,對不按期足額兌付商業承兌匯票的承兌企業,由總行定期向全行通報,對其實行制裁。 第六章 部門職責   第三十二條 為加強商業承兌匯票貼現業務管理,各有關部門既要各負其責,又要密切合作。   (一)計劃財務部門的職責:核定、控制和調整商業承兌匯票貼現規模指標。   (二)信貸部門(或票據貼現部門)的職責:(1)受理承兌企業建立票據合作關系申請并進行審查;(2)根據有權人審批意見,與承兌企業簽訂票據合作協議;(3)受理客戶的貼現申請;(4)審查貼現申請人的資格和匯票的商品交易背景;(5)根據有權審批人意見,與貼現申請人簽訂貼現協議;(6)匯票逾期辦理追索;(7)建立并管理貼現臺賬;(8)建立并管理貼現業務檔案。   (三)會計結算部門的職責:(1)審查匯票的票面要素、背書及簽章;(2)匯票的查詢、查復和貼現后通知;(3)辦理貼現的會計核算手續;(4)保管商業承兌匯票和貼現憑證;(5)匯票到期辦理委托收款;(6)匯票逾期及時通知信貸部門進行追索。 第七章 責任追究   第三十三條 對越權、違規辦理商業承兌匯票貼現業務的分支機構,視情節給予警告、限期整改、暫停直至停辦商業承兌匯票貼現業務等處罰,對直接責任人和主要負責人,根據總行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處罰或行政處分,觸犯刑律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三十四條 對轄內承兌企業一年內發生3次以上不按期支付匯票款項的一級(直屬)分行,總行責令其限期整改;對轄內承兌企業一年內發生5次以上不按期支付票款的一級(直屬)分行,取消下一年度該分行轄內企業的承兌資格。各一級(直屬)分行也應對轄內機構采取相應責任追究措施。   第三十五條 對不按規定進行匯票查詢和不及時將貼現辦理情況通知承兌人開戶行的貼現行,取消其辦理商業承兌匯票貼現業務的資格。對不履行查復義務的承兌人開戶行,追究直接責任人及其主管領導的責任。 第八章 附則   第三十六條 對記載“不得轉讓”或“質押”及其他影響票據權利轉讓事項的商業承兌匯票不得辦理貼現。   第三十七條 對已貼現的商業承兌匯票,各分支機構之間可以辦理轉貼現,也可向人民銀行辦理再貼現。轉貼現和再貼現的有關手續按照人民銀行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八條 本規定由中國工商銀行總行負責解釋和修訂。   第三十九條 本規定自印發之日起執行。以往有關規定與本規定相抵觸的,以本規定為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李巖

李巖

執業證號:

12101201710732461

遼寧法德律師事務所

簡介: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李巖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018修正)

2018-12-29

音像制品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3-19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2011-06-30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議事規則》的決定

2009-04-24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關于舉行聯合軍事演習的協定》的決定

2008-12-27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3-04-26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2004-03-14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2003-06-28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

1995-02-28

關于處理違法的圖書雜志的決定

1970-01-01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已修定]

1980-09-10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1984-09-20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的決定

1983-09-02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

1988-04-13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附:第三次修正本

1995-02-28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5-08-29

中華人民共和國考古涉外工作管理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4-23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

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

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2015年修訂)

2015-06-12

浙江省石油天然氣管道建設和保護條例

2014-07-31

供電企業信息公開實施辦法

2014-03-10

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辦法

2014-02-28

因公臨時出國經費管理辦法

2013-12-30

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

國務院關于部委管理的國家局設置的通知

2013-03-19

國務院關于修改《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

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

2012-08-29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