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客觀公正地評價各分行勞動人事統計工作情況,促使各分行的人事部門及勞動人事統計人員認真履行職責,努力提高統計工作質量和效率,更好地為勞動人事管理工作服務,根據《統計法》及有關勞動人事統計工作的規定,結合我行實際,特制定本暫行辦法。
一、考評對象
凡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行和計劃單列市分行人事教育處以及從事勞動人事統計工作的人員,均作為考評對象。
二、考評內容
(一)勞動人事統計報表。包括定期報表和不定期報表。定期報表含月報、季報和年報。
(二)勞動人事統計報表分析報告。包括第二季度報表和年報表分析報告以及由總行布置的不定期報表中要求作出分析的分析報告。
(三)勞動人事統計工作的組織領導和基礎建設。
三、考評方法
考評采用分項計分,按年度累計總分進行評比。考評總分為100分,其中統計報表占70分;報表分析報告占15分;勞動人事統計工作的組織領導和基礎建設占15分。具體賦分標準如下:
(一)統計報表(70分)。
1.各種報表均按規定時間報送得20分。
月報表報送時間為月后的5日以前(逢節假日順延,下同);季報表報送時間為季后15日以前;年報表以及其他不定期報表報送的時間,以總行通知的報送時間為準。
報送時間根據報送方式確定為:
(1)郵寄報表(通過快件)以收件郵局郵戳為準;
(2)送報表以送達日期為準;
(3)用遠程通信傳輸方式報送的,以接收日期為準。
每種報表遲報一次扣2分;對無特殊情況,一次遲報超過5天或一個統計年度中累計遲報3次者,取消該單位及統計人員的評比資格。
2.上報的各種報表數據真實、準確,得40分。
統計人員必須熟練掌握各種報表的統計指標含義和統計口徑。如上報的報表出現邏輯關系錯誤,表內、表間數據不平以及錯報、漏報等,每一處扣1分;統計范圍、指標口徑未按規定填報的,每一處扣2分;報表相關數據與上期不銜接,經不起推敲的,每一處扣3分。報表在規定上報時間后5日以內,自行發現錯誤并主動聯系糾正的,酌情扣分。
對報表出現的錯誤,應認真核實后改正;不經核實隨意更改或無故拖延而造成總行不能及時匯總報表的,取消其評比資格。
3.上報的各種報表規范、整潔,得10分。
各分行上報的報表和匯總軟盤,應使用總行統一制發的報表和軟件制作。未報匯總軟盤或不按規定表式(含壓感打印報表、復印報表)填報的扣2分;不寫單位名稱,未蓋單位公章,沒有單位負責人、填表人簽名的每項扣1分;特殊情況應附文字說明,未作說明的扣2分,雖有文字說明但內容不全的酌情扣分。
(二)統計分析報告(15分)。
1.按時報送統計分析報告,得10分。
統計分析報告應與統計報表同時上報,每拖延1天,扣1分;無特殊原因,累計超過10天以上不報的,取消評比資格。
2.統計分析報告要素齊全,內容充實,分析透徹,得5分。
統計分析報告應以處發文的形式上報。第二季度報表和年報表分析報告應包括下列內容:基期人員數量、報告期末人員數量,人員凈增減數量;人員增加渠道和減少去向;隊伍構成情況;專業崗位分布情況;對隊伍狀況的綜合評價。基期工資總額,基期人平均月工資水平;報告期工資總額及構成情況,工資總額增減數量、上年增人翹尾、增資翹尾、減人掉尾、減資掉尾;報告期增人增資,提高工資標準及轉正定級等增資;增人平均起薪月數或減人平均減薪月數,報告期人均月工資水平;同上年相比,平均工資水平增減的主要原因等。
凡要素齊全,選題準確,分析透徹,針對性強,能及時反映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和措施,對工作起指導作用得滿分。單純羅列數據,內容不切實際,對工作指導性不強的分析報告,應酌情減分。
(三)勞動人事統計工作的組織領導和基礎建設(15分)。
1.部門負責人對勞動人事統計工作重視,支持和具體組織指導勞動人事統計工作,關心統計人員的工作、學習和業務素質的提高,并保持統計人員的相對穩定,得5分。
2.統計人員恪守職業道德,堅持實事求是,具有較高的業務素質,積極主動地完成各項統計任務,具備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并能熟練掌握勞動人事統計軟件,得5分。
3.計算機等基礎設施比較完備,能實現統計工作微機化,數據交換網絡化;各種統計資料比較齊全,建立并完善了人員和工資統計臺賬,能認真落實總行人事統計制度,得5分。
四、組織實施
勞動人事統計工作一年考評一次,由總行人事教育部具體組織實施。總行將在審核各行的勞動人事統計報表的基礎上,根據各行勞動人事統計工作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考核評分,并將考評結果予以通報。
五、本暫行辦法由總行人事教育部負責解釋。
六、本暫行辦法自1999年1月1日起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0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00修訂)
2000-04-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根廷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決定
2005-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5)
2005-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塞拜疆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6-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領事條約》的決定
2003-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哥倫比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0-07-0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長江南通港、張家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82-11-19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
1990-09-07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游行示威法
1989-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幾個問題的解釋
199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2017)
2017-05-28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02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2018年修訂)
2018-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
2010-09-14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
2014-01-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3-03-26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
2011-10-17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關于2011年糾風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2011-04-20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廣東省中山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3-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
2010-10-27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認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通知精神高度重視并切實做好2010年元旦、春節期間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09-12-28國務院關于加快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11-17國務院關于調整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的通知
2009-05-2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監管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和成員的函
2009-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