繳費基數沒有下調、參保人可延領養老保險待遇、企業破產后優先保障參保人養老權益、強化對違規企業的監管,是《深圳經濟特區社會養老保險條例(草案)》四大修改,深圳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昨日就此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繳費基數沒有下調
此前市民一直擔心的繳費基數會下調,影響參保人養老保險待遇,《草案》并沒有下調。《草案》規定,職工每月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繳費基數為其上月工資總額;新參加工作、重新就業和新建用人單位的職工首月繳費基數為其首月工資總額。工資總額超過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超過部分不計入繳費基數;繳費基數不得低于市政府公布的最低工資標準。
《草案》規定,用人單位每月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繳費基數為本單位職工繳費基數的總和。個人繳費人員在市政府公布的最低工資標準至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幅度內自行確定繳費基數。
職工每月按本人繳費基數的8%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用人單位每月按單位繳費基數的13%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用人單位每月按職工繳費基數的1%繳納地方補充養老保險費,記入地方補充養老保險基金。
個人繳費人員按自行確定的繳費基數的21%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其中8%記入個人賬戶,13%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按繳費基數的1%繳納地方補充養老保險費,記入地方補充養老保險基金。
企業破產先保障養老權益
《草案》加強對參保人權益的保護。《草案》規定,用人單位依法轉讓、合并或分立的,其欠繳的養老保險費和滯納金,由變更后職工所屬的用人單位繳納;用人單位與他人另有約定的,由約定的單位或者個人繳納。而用人單位依法宣布破產或者解散的,其所欠繳的養老保險費的清償順序優于擔保債權,也就意味著企業破產后優先保障參保人的養老保險權益。這一點在此前的養老保險條例里沒有規定。
對超齡養老保險費,《草案》規定,1996年7月1日以后調入本市,并取得本市戶籍的職工,超過市政府規定的調工調干年齡界限的,調入單位應當為其繳納超齡養老保險費,計入地方補充養老保險基金,其超齡年限視為地方補充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
《草案》還規定,用人單位未按規定為其職工繳納養老保險費,且能提供相關原始證明材料的,可以由用人單位向市社保機構提出補繳申請,經市社保機構審核屬實的,予以補繳。補繳養老保險費的,按照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增長幅度,增加補繳系數。補繳系數為補繳當月的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除以應繳當月的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補繳的養老保險費中,應由用人單位繳納的部分由用人單位承擔,應由職工繳納的部分由職工承擔。個人繳費人員和已經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不納入補繳范圍。
參保人可延領養老保險待遇
《草案》對養老保險轉入人員待遇計發及延遲領取保險待遇,都有修改。對養老保險關系轉入人員待遇的計發,《草案》規定,依照國家和廣東省的有關規定將養老保險關系轉入本市的非本市戶籍參保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在本市實際繳費年限累計滿十年,且累計繳費年限滿十五年的,依照本條例的規定計發養老保險待遇;在本市實際繳費年限累計不滿十年,但按廣東省有關規定符合在深圳按月領取養老金的人員,依照廣東省的有關規定計發養老保險待遇。
延遲領取保險待遇,是個新修改。《草案》規定,符合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的參保人,經本人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可以延遲領取養老保險待遇,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繼續繳納養老保險費,繼續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年限計算為繳費年限,納入繳費指數的計算。
具有本市戶籍的參保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年限不滿十五年的,可以按本條例規定的繳費基數、繳費比例標準繼續繳納養老保險費,直至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年限滿十五年時,可以申請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非本市戶籍的參保人繼續繳費的辦法,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p#分頁標題#e#
強化對企業違規監管
《草案》強化社保部門對企業的監管。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養老保險費的,由市社保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并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市社保機構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并對用人單位處欠繳金額等額的罰款。用人單位未依法代扣代繳職工養老保險費的,由市社保機構責令限期代繳,并自欠繳之日起向用人單位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市社保機構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用人單位代繳社會保險費后,可以向職工追償其應當繳納的養老保險費。
用人單位拒不提供有關資料或者拒絕接受社保稽核,致使市社保機構無法核實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的,由市社保機構責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按照用人單位上月繳費基數的百分之一百二十作為當月的繳費基數收繳養老保險費;用人單位尚未參保的,按照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作為當月的繳費基數征收養老保險費。超出職工個人應繳費部分的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1982)
1982-12-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成立重慶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籌備組的決定
199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2001修正)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新西蘭領事協定》的決定
2004-06-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保加利亞共和國關于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1993-06-02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1984-09-20臺灣省出席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
1983-03-05全國人大關于漢語拼音方案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結束工作的建議的決定
1997-07-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分別制定法規和規章在深圳經濟特區實施的決定
1992-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
1997-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1999)
1999-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
200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6-02-28城鎮燃氣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2003-11-24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
2019-04-23旅行社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7-29醫療機構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試行)
2014-03-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1970-01-01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3-05-30國務院關于上海市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全國知識產權保護與執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0-11-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的意見
2010-07-13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管理條例》的決定
2008-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
2008-11-10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2008-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