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美法系的侵權法中,懲罰性賠償一直是普通法的一項特有制度。而大陸法系國家長期以來一直按照私法對應補償、公法對應懲罰的傳統思路,堅持以補償受害人的實際損失為侵權責任的基本原則,在侵權法中不設懲罰性賠償的條文。我國也一直遵循侵權損害賠償的“補償”原則,強調受害人所得的賠償金數額應當與其實際損失
相當,以免人們追求超過實際損失的不正當利益。《民法通則》在第117條至119條關于財產損害賠償和人身損害賠償的規定中,規定了賠償的范圍應當以實際損失為限。雖然《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對經營者的欺詐行為規定了雙倍的懲罰性賠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也規定無法取得房屋的買受人可以請求出賣人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但一般認為這些都屬于違約行為的懲罰性賠償責任。因此,在我國現行法上,并沒有對于侵權行為的懲罰性賠償金的規定。
大多數大陸法系的學者拒絕在侵權法中承認懲罰性賠償的位置,根本原因在于他們認為侵權法的主要功能在于對“受害者個人”的“補償”,這是癥結所在。“補償”的重點在于填補損害,意即使受害人的損害能獲得實質、完整的填補,賠償與損失在數額上應大致相當。如果賠償小于損失,會使所受損害得不到完全的救濟,如果賠償大于損失,會使受害人獲得不當的利益。
人類進入20世紀以來,“社會化”思潮對傳統民法構成了巨大沖擊,傳統民法經歷了從“自由意志”到“社會利益”的變遷,現代民法逐漸以“社會本位”為自己的中心理念。隨著現代民法的社會化趨向,現代侵權法的視角也應跳出傳統桎梏,從更廣泛的社會角度去尋求自己的價值。從本質上看,強化侵權法功能的轉變是法律社會化的一種表現,是社會本位思想滲入民法個人本位理念的一種反映。侵權法理論應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傳統侵權法信奉個人權利本位,侵權行為被看成是私人主體之間的事,侵權法所關注的也僅僅是私人權利的救濟與補償。傳統侵權法的補償性功能的目的是一元的,那就是僅僅關注對受害人個人損害的補償,通過對受害人的補償,使當事人之間的民事關系回復到侵權損害行為發生之前的狀態,在這個過程中侵權人、第三人和社會因素是不發生作用的;而在社會化的視角下,一些侵權行為不應再僅僅被看成針對個人的行為,它同樣有可能對第三人和社會利益構成威脅,因此除了考慮使受害人的損失得到充分補償以外,還要考慮如何消除侵權行為所造成的不良社會影響,考慮如何去有效預防社會上其他人之間再發生相似的侵權行為。
基于此,現代侵權法的關注點應當由傳統的“補償個體”向“考量社會利益”轉變。具體來說,就是現代侵權法的基本功能不能僅僅只有“補償”,還應當包括“懲罰”與“預防”。通過給侵權人以懲罰和警誡,給社會上其他的人以警誡,來防止社會上再發生類似的侵權行為,在關注受害人個體的基礎上,同時關注消除不法行為給第三人和社會帶來的不利影響。而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可以很好地實現現代侵權法的這些社會功能。懲罰性賠償的功能比補償性賠償的功能更全面,它與現代侵權法的功能完全契合。懲罰性賠償具有補償、懲罰和預防三個方面的功能:第一,補償功能。懲罰性賠償的補償功能和傳統侵權法所關注的補償是一致的。補償仍然是現代侵權法的首要功能,我們主張引入懲罰性賠償并不是要把侵權法退回到“同態復仇”時代的懲罰工具,而是在補償的基礎上更多地考量社會利益;第二,懲罰功能。在英美法系,懲罰功能被認為是懲罰性賠償制度最主要且是其特有的功能之一。從字面上理解,“懲罰性賠償”這一責任的承擔是用來懲罰加害人的,且它本身所要承擔的責任已經超出了填補損害的界限,令在主觀上故意或有重大過失的加害者在賠償受害人實際損失之外承擔巨額懲罰性賠償金,可以使加害者體會到侵權的代價,也可使他們喪失繼續侵權的能力,還可以對在主觀上有充分可歸責性的加害人進行懲罰,不失公平性;第三,預防功能。懲罰性賠償的預防功能表現為遏制社會上的類似行為。預防功能可以分為兩類,即特別預防和一般預防。特別預防是對加害人侵權行為的遏制,即防止加害人重復進行侵權行為;一般預防是通過懲罰性賠償對社會一般人可能的潛在侵權行為進行遏制。在這兩者中,一般預防比特別預防有更大的社會意義,充分體現了侵權法的社會功能。懲罰與預防是緊密相連的,懲罰只是手段,預防才是真正和最終的目的。 #p#分頁標題#e#
總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古老的補償性原則的局限性日益暴露。作為民法重要組成部分的侵權法應適應民法社會化的歷史潮流,不再僅僅著眼于狹隘的受害人與侵權人之間個人關系的調整,而應在“補償個人”的基礎上適當地考量社會利益,適度地發揮懲罰侵權人、預防社會上再發生相類似侵權行為的作用。懲罰性賠償的功能與現代侵權法的社會化趨向完全契合,因此建議在我國未來的侵權立法中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不過,由于懲罰性賠償會使受害人獲得超出損害的額外收益,因此不宜擴大到所有的侵權行為類型,而應在侵權民事責任方式中有限制地適用。也就是說,在我國未來的侵權立法中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還要注意適用要件、數額限制等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2013修正)
-0001-11-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決定
2014-02-27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2013修訂)
2013-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
2002-08-29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2004-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決定
1996-05-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設立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預備工作委員會的決定
1993-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1993-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
1999-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托法
2001-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中央銀行財產司法強制措施豁免法
2005-10-25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2006-08-27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船員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2第二次修正)
2012-12-17關于印發《醫療機構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試行)》的通知
2014-03-14南水北調工程供用水管理條例
2014-02-16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全國交通安全日”的批復
2012-11-18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
2012-06-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2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2-05-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衛生部等部門全國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1-12太湖流域管理條例
2011-09-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11-04-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10-07-19自然災害救助條例
2010-07-0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
2010-04-02國務院關于進一步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的若干意見
2009-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