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光了老本,拼加上高額貸款買來一條貨船,船舶卻在長江上航行時因不聽指揮,觸礁沉沒了,船主面臨破產,沒錢打撈沉船。更糟糕的是,沉船礙航,另外一條駁船因撞上此沉船,導致船底破裂,再度沉沒。這是前一段時間發生在長江上的沉船事故。
礙航沉船影響水上交通已成了困擾海事部門維護水上交通秩序的一個難題,交通部副部長、中國海事局局長徐祖遠近日表示,要通過立法解決打撈礙航沉船的難點問題。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我國調整沉船打撈的法律法規散見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打撈沉船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沉船沉物打撈單位資質管理規定》等幾部法律法規之中,調整船舶污染的打撈清除、礙航物的清除、打撈的性質、資質、打撈費用等法律問題,但原則籠統,操作性差。
責任主體存在沖突
沉船礙航,必須打撈。誰是強制性打撈沉船的責任主體呢?目前法律規定不明確,而且現有法律法規存在沖突。1月21日對打撈立法頗有研究的煙臺打撈局的于滇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介紹,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沉船打撈辦法》之規定,在發生了強制打撈沉船沉物的情況下,被強制的對象(行政相對人)是“沉船沉物的所有人、經營人”;而《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兩部法規,則都規定為“強制清除或強制拖航的措施,由此發生的一切費用,由肇事船方承擔”。
于滇英說,還有一個問題是,現行法律法規要求沉船沉物的責任主體承擔無限責任,一旦發生需要清除的沉船沉物海難事故,沉船船東承擔著的是清除沉船沉物的無限責任。而我國目前所有涉及打撈沉船沉物的法律法規,既沒有關于船舶殘骸打撈清除強制保險的規定,也沒有關于打撈清除殘骸的責任限制規定,并且沒有將沉船委付給國家的相關規定。因此,一旦發生需要清除殘骸的沉船事故,船舶所有人或者經營人,必將面臨著承擔沉船事故損失和支付打撈清除費用的雙重壓力,更為雪上加霜的是,沉船殘骸清除責任主體的責任是無限的,哪怕這種清除費用,極有可能數倍地超出打撈起來的沉船沉物價值,也必須要求由沉船的船東或者經營人予以支付,而不允許責任主體限制自己的責任。這種壓力對于實力雄厚的大公司自是不成問題,但對于一些弱小公司而言,實則是不堪重負的。由于一些弱小公司事實上不可能承擔起打撈清除沉船沉物的無限責任,當發生了重大事故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時候,國家也在事實上沒有辦法向責任主體進行追償。
追償打撈費用成法律難點
打撈沉船不僅作業風險大,而且費用非常昂貴,即使拍賣打撈上來的沉船,有時也難以抵償打撈費,這無疑加重了國家護理航道的投資成本。一名航道維護人員告訴記者。
我國著名海商法專家司玉琢說,不論沉船沉物的責任主體是船東、是船舶的經營人、或者是發生事故的肇事人,當實施了強制打撈措施后,國家主管機關如何向責任主體追償所發生的費用問題,現行法律法規都沒有作出明確規定。
“目前在我國存在的強制性打撈、商業性打撈、指令性打撈、救助性打撈四種類型中,現行法律法規沒有解決指令性打撈清除的費用負擔問題。”于滇英補充說。由于指令性打撈發生于突發的意外事件,是一種應急搶險行為,其行為關系,只存于國家主管部門與執行打撈清除任務之間,而且,這種關系既不同于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關系,也不同于政府行政行為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的關系,但這確切屬于政府行為的范疇。當接受國家指令并完成國家指令性打撈清除任務后,如何使完成任務的打撈人,能夠得到相應的打撈清除費用補償,在國家目前沒有設立專項基金的情況下,現行國家法律也沒有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的規定。#p#分頁標題#e#
可否向沉船保險人追賠 法律不明確
目前有許多交通部直屬打撈局和海事部門都被沉陷在索要打撈費的訴訟中。打撈完沉船,無人付錢。
于滇英說,現行法律法規沒有明確可否直接向沉船沉物保險人請求損失賠償問題。在打撈單位從事海事主管部門要求的關于代為執行打撈清除的任務之前,海事主管部門應當對負有打撈清除的責任人采取相應的費用強制保證措施,海事主管部門也應當先行墊付打撈工程費用。但某些特殊情況下,海事主管部門墊付費用后,因沉船打撈清除責任人無力支付、沉船保險人又不予支付情況下,又因法律法規規定強制打撈的一切費用“由船舶的所有人或者經營人承擔”,所以沉船保險人一般拒絕支付打撈清除費用。
有專家建議,應建立船舶強制保險制度以保證強制打撈費用得以追償。目前,國內絕大多數船舶轉移船舶打撈清除風險方式,一是由傳統上的船東互保協會(P&ICIUB)承保責任險,二是由商業保險公司船舶責任承保,三是部分實力弱小的公司不采取保險的風險自留辦法。第三種情況下,一旦發生強制打撈沉船,國家海事主管部門并不能保證所發生的強制打撈費用由被強制人支付,由此導致一方面難以對構成航行安全的船舶進行清除,另一方面事實上極大地影響到了行政執法部門的執法權威性,不能發揮行政強制的應有作用。
除此之外,于滇英認為,應建立國家指令性打撈沉船沉物基金。指令性打撈沉船沉物,因為其具有突發性的特點,又對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或者軍事方面構成重大影響,因而,清除障礙、消除影響方面的工作,也往往具有緊迫性和快速性的特點,甚至于具有國家機密性的特點,而由此所發生的費用,往往也是巨大而高昂的,非一般責任主體所能夠承擔。因此,以船舶所有人、經營人、海上石油生產等單位為基金征集對象,建立國家專項基金,以應對國家突發事件是必要的。
法制網北京1月30日訊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決定
2014-08-31集郵市場管理辦法(2013修正)
2013-04-12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2013修正)
2013-08-30任免駐外大使名單(2010-4-14)
2010-04-14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排污費的種類及其適用條件的答復
1991-05-1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際電信聯盟組織法》和《國際電信聯盟公約》的決定
199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
2001-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國務院對職工退休退職辦法進行部分修改和補充的決定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失效)
1995-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五)
200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10-07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2015年修訂)
2015-06-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4-03-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4-03-03國防交通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3-03-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
2013-02-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紹興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2-11-26國務院關于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的批復
2012-08-05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等部門關于依法打擊和防控資本市場內幕交易意見的通知
2010-11-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
2010-10-27國務院關于做好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0-05-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0-01-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
2010-01-07城市出租汽車管理辦法[失效]
1997-12-23國內航空運輸旅客身體損害賠償暫行規定(1993年修訂)
1993-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