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教委《關于推動聯合辦學和校際協作若干問題的意見》,已經國務院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情況貫徹執行。
關于推動聯合辦學和校際協作若干問題的意見
跨部門、跨地區的聯合辦學和高等學校之間的協作,是克服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的弊端,發展高等教育事業,提高教育質量和投資效益的重要途徑。現就有關問題明確如下意見。
聯合辦學和校際協作的目標和原則
一、跨部門、跨地區聯合辦學,是指中央、國務院有關部門(以下簡稱中央部門)之間、地方(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地、市級政府)之間、中央部門和地方之間,在高等學校聯合培養人才和進行科學研究。國家提倡和支持跨部門、跨地區的聯合辦學。
二、國家提倡和鼓勵高等學校之間各種形式和內容的協作,包括互派教師兼課和進修,組織跨學科專業教學,互相借閱圖書資料,互相開放實驗室,專管共用大型精密儀器設備,聯合培養研究生,聯合創辦新興、交叉學科專業,聯合進行科研攻關和科技開發,以及后勤服務相互支援等。
三、聯合辦學和校際協作,要有利于調動用人部門向高等學校投資的積極性;有利于高等學校挖掘潛力,增強活力,提高教育質量、學術水平和辦學效益;有利于形成高等學校合理的學科結構;有利于我國高等教育布局和結構的合理化,提高總體效益,更好地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高等學校之間的協作,要建立在自愿平等、互利互惠、取長補短、互相促進的基礎上。
聯合辦學和校際協作,要在改善和加強國家對高等教育宏觀管理的前提下,擴大和維護高等學校的辦學自主權。
聯合辦學招生不能擠占原國家計劃招生的辦學條件。
支持跨部門、跨地區聯合辦學
四、國家鼓勵中央部門之間、地方之間、中央部門和地方之間長期穩定的聯合辦學。
(一)中央部門之間、地方之間、中央部門和地方之間聯合辦學,培養學生在十屆以上的,經審批納入國家任務招生計劃(簡稱國家計劃,下同)。聯合辦學納入國家計劃,中央部門之間的,由國家教育委員會審批;中央部門和地方之間的,由國家教育委員會會同財政部審批;地方之間的,由地方有關部門審批,報國家教育委員會備案。
(二)中央部門之間聯合辦學納入國家計劃的,基建投資由用人部門撥給高等學校,經常費由財政部核撥給學校主管部門,再由主管部門撥給高等學校。
(三)中央部門與地方所屬高等學校簽訂辦學合同并納入國家計劃的,基建投資由中央部門撥給地方高等學校,經常費由財政部核撥給中央部門,再由中央部門轉撥給地方高等學校。地方與中央部門所屬高等學校簽訂辦學合同的,基建投資和經常費均由地方撥給高等學校。地方之間聯合辦學納入國家計劃的,所需基建投資和經常費由用人地方撥給高等學校。
(四)聯合辦學的基建投資,根據國家規定的一般高等學校校舍規劃面積定額和學生人數,由有關部門和地方將基建投資(包括土地征用費、設備購置費)和相應的國撥三大材料指標,撥給高等學校。
對于長期穩定的聯合辦學,中央部門或地方在給高等學校一次性基建投資后,根據校舍、儀器設備等固定資產的有效使用期以及物價上漲等情況,還應繼續追加有關投資。
(五)納入國家計劃聯合辦學的規模,一般應由學校在其尚未達到的原核定規模內安排;如果需要,也可經有關部門批準,適當擴大辦學規模。人事部門要按規定標準核定人員編制,增加的編制指標由學校主管部門(地方)負責安排。
(六)與高等學校簽訂辦學合同的中央部門或地方,可以對聯合辦學的系科專業的服務方向、培養規格和教育質量提出意見;除按合同提供必要的辦學條件外,應在科研任務、科技情報、實習場所、參加專業會議以及開展國際教育和科技交流等方面,給高等學校以必要的支持。
(七)納入國家計劃聯合辦學的畢業生,國家一般不予抽成;中央部門之間聯合辦學的畢業生,地方所需專業的留成比率不高于10%;地方之間、中央部門和地方之間聯合辦學的畢業生,學校所在地方一般不予留成。聯合辦學的招生計劃,中央部門之間、地方之間聯合辦學的,由學校主管部門(地方)編制;中央部門與地方之間聯合辦學的,由投資或主管部門編制,報國家教育委員會審批。
五、國家控制中央部門和地方繼續新建高等學校和專業,以促進跨部門、跨地區聯合辦學。
(一)凡在現有普通高等學校通過聯合辦學和委托培養等途徑,能夠基本滿足有關專門人才需求的,就不另行增設普通高等學校。
(二)凡已有專業能夠滿足或合理擴充后能夠滿足專門人才需要的,近期內一般不再增設專業點。確需增設專業點的,需征得專業對口中央部門和學校所在地方的同意,方能報國家教育委員會審批。中央部門和地方有權對與自己對口的專業和本地區內專業的布局,向國家教育委員會提出意見和建議。
六、中央部門或地方應當積極支持所屬高等學校同其他部門或地方簽訂長期辦學合同,并做好組織服務工作。地方教育主管部門還應統籌考慮包括中央部門所屬院校在內的本地區高等學校的聯合辦學,做好促進、協調、組織、服務工作。
七、中央部門或地方根據國家和本部門或本地區對人才的需要,可以直接與不隸屬于自己的高等學校協商長期合同辦學事宜。
八、高等學校根據國家和社會的需要及本身的辦學條件和承受能力,在保證完成國家規定的培養學生計劃的前提下,有權同非主管部門(地方)簽訂長期辦學合同。對于其主管部門(地方)需要的專業,在優先滿足主管部門(地方)需要的條件下,可與其他部門或地方簽訂辦學合同;對于其主管部門(地方)不需要的專業,可全部面向其他部門或地方辦學。
九、高等學校與非主管部門(地方)簽訂辦學合同,事前應主動征求主管部門(地方)的意見。主管部門或地方應主動安排所屬高等學校同其他部門或地方簽訂辦學合同,并將有關合同及安排意見報送國家教育委員會。
當主管部門或地方與所屬高等學校對聯合辦學發生重大意見分歧時,由國家教育委員會協調或裁決。
十、聯合辦學招收本專科學生和研究生,考生必須參加全國統一考試;招生單位對考生應進行德智體全面考核,擇優錄取,不得降低錄取標準。可以在招生簡章中注明聯合辦學部分學生的分配去向。
十一、聯合辦學的具體管理形式,應在不改變學校、系科專業的隸屬關系和由學校統一領導的前提下,由聯合辦學各方商定。
十二、納入國家計劃的聯合辦學,各方必須嚴格執行國家下達的計劃,任何一方不得隨意改變。確需變更計劃時,必須由各方共同提出,國家教育委員會方予審理。
聯合辦學的各方,應當簽訂手續完備的合同,規定雙方的權益和義務,以及違約一方所應承擔的責任。鑒于存在部門機構調整等各種變動因素,跨部門、跨地區聯合辦學的合同應經過公證,具有法律效力。對中止或廢除合同或影響國家計劃完成的,應追究法律或行政責任。
推動高等學校的校際協作
十三、高等學校依據國家有關專業設置的規定,聯合舉辦國家和社會急需的,以及邊緣、綜合性學科專業,國家教育委員會優先予以審批;其學位授予權的審批,也予以優先考慮。有關高等學校應共同努力辦好這些專業,不得隨意中止。國家提倡和鼓勵單科性高等學校通過校際協作,促進學科綜合,提高教育質量、學術水平和辦學效益。
十四、對于重點學科較多的開展校際協作有成效的高等學校,國家在部署重點科研任務、建設重點學科和國家實驗室時,予以優先考慮和安排。
十五、地方教育主管部門應對本地區高等學校大型精密儀器設備的合理配置提出意見,以避免重復購置;應逐步建立和完善大型精密儀器設備的專管共用制度,以提高利用率。高等學校申報購置大型精密儀器設備時,應主動征求所在地方主管部門的意見。校際協作中共同購置大型精密儀器設備,有關部門應優先審批。
十六、地方教育主管部門應加強統籌、組織、協調本地區高等學校聯合與協作的職能。中央有關部門應當積極支持和配合地方開展這項工作。對組織、協調工作做得好,高等學校的群體優勢發揮得好的地方,國家給予支持和鼓勵。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關于預防、禁止和懲治販運人口特別是婦女和兒童行為的補充議定書》的決定
2009-12-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召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的決定
2008-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1999)
1999-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突尼斯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0-07-0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特權與豁免公約》的決定
2005-02-2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200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06-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2004-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領事條約》的決定
200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6-09-1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和加拿大領事協定的決定
199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1979-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確認1955年至1965年期間授予的軍官軍銜的決定
1988-07-07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對礦山企業審批和發證程序問題的答復
1993-05-2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已修訂)
1994-05-12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已修定]
1996-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已修正)
1995-05-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03-28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2017修正)
2017-11-17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
2017-05-28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4-23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產品質量監督試行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岷縣漳縣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印發船舶工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實施方案(2013-2015年)的通知
2013-07-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10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通知
2012-11-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2-03-1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11-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