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審計報告的內容
審計報告是由會計師事務所作出的,應該是法院審查一個企業是否具備破產條件最可靠的證據材料。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企業破產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六條規定,債務人申請破產時,應當提交審計報告。但是,對于審計報告應該完成的審計項目卻沒有作出規定。實踐中,個別地方只滿足于有審計報告,而忽視了審計所依據的材料是否客觀真實,以及審計項目和結論能否滿足破產立案的要求等。比如有的破產立案時提供的竟是企業上年度的審計報告;有的審計報告中所依據的會計賬目不具有客觀真實性等等。
因此,建議在新的破產立法當中,對審計報告應當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具體要求:(1)審計報告應當建立在真實客觀的會計材料基礎上,不真實可靠的會計材料不能作為破產立案審計的依據。(2)應當依據審計報告審查申請破產企業的注冊資金到位情況。對于已經達到公司法規定的成立該類型企業法人的最低資金數額,而沒有達到注冊資金數額的,可以按照最高人民法院《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六十六條的要求,將不足的部分追繳,列入破產財產;對于沒有達到公司法第二十三條所規定最低限額的企業,不具備法人資格的,不能進入破產程序。(3)審查申請破產企業是否存在抽逃資金問題。對于不能按要求補足所抽逃資金的,可以從保護債權人利益的角度考慮,根據具體情況決定不予受理,或者受理以后,對抽逃的部分資金予以追回。(4)審查申請破產的企業是否存在轉移資產、逃廢債務的問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在審理企業破產和改制案件中切實防止債務人逃廢債務的緊急通知》的規定,對發現債務人有巨額財產下落不明且債務人不能合理解釋財產去向的,或者先行剝離企業有效資產另組企業,而后申請破產的,應當裁定駁回破產申請。(5)審查申請破產企業是否“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是企業能否進入破產程序的重要條件。
關于清算人員的任職條件
雖然法律規定清算組人員由人民法院任命,但是,由于目前法院審理的破產企業多數都是國有和集體企業,因此政府部門在企業申請破產的過程中,一直擔任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清算組的主要成員大多數也都是由政府部門決定的,這些人員主要是原國有或集體破產企業的上級主管部門派出的,法院任命清算組人員的裁定只不過是為了完善法律手續而已。因此,清算組人員任命的隨意性問題比較突出。在一些發達國家中,例如美國,破產清算工作都是由專業人員承擔,并且設立了破產管理人制度,破產管理人必須通過國家的資格認證,然后經過申請、任命等程序才能進入到破產案件當中,專門從事破產事務工作,并對破產財產進行管理。在新的破產立法中,應當借鑒國外發達國家的破產法律制度,結合我國的社會實際,使破產清算組人員走上專業化的道路,為全面規范破產工作奠定基礎。
關于破產財產的管理
根據我國現行的破產法律規定,清算組負責“管理、處分破產財產”,但是,以下兩個方面的因素影響著破產財產的安全:一是清算組的工作具有臨時性。二是破產財產一旦受到侵犯,沒有有效的救濟辦法。在審理破產案件中,破產財產動輒幾百萬、幾千萬,如何保障破產財產的安全,應該是破產法律制度不容忽視的問題。但試行的破產法中對破產財產則缺乏嚴格有效的制度保護。因此,在新的破產立法中,應該針對破產財產管理問題,制定相應的處罰規定,使侵害破產財產行為受到相應的處罰,這樣,才能更有力的保障破產財產的安全。同時,破產清算人員應當要求專業化,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清算組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也有利于建立相應的破產財產管理制度,保障破產財產的資金安全。#p#分頁標題#e#
關于破產主體資格問題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四條規定:“申請(被申請)破產的債務人應當具備法人資格,不具備法人資格的企業、個體工商戶、合伙組織、農村承包經營戶不具備破產主體資格。”而目前,很多國有或集體企業改制以后,原有的企業被主管部門申請注銷,或者不按照規定進行年審而被工商部門注銷的情況很多,并且,有限責任公司因脫審而被吊銷登記的情況也十分普遍。對于這種申請注銷或者吊銷登記的企業是否具有破產主體資格,試行的破產法中沒有做出明確規定,不利于審判實踐。
根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于企業法人被吊銷營業執照后法人資格問題的答復》規定,企業被注銷或吊銷執照以后,“法人資格隨之消亡”。從形式上判斷,這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四條的規定,不再具備破產的主體資格,但是該《答復》同時又規定了“申請注銷登記的,應在辦理注銷登記前進行清算;因違反規定被吊銷營業執照的,有關主管部門或投資人負有清算責任,應依法組織清算”。清算分為公司自主清算和破產清算,在公司資產大于負債的情況下,進行自主清算;在企業負債大于資產的情況下,必須申請人民法院進行破產清算。根據我國公司法的規定,在自主清算過程中發現資不抵債時,應當向人民法院申請進行破產清算。該《答復》要求被吊銷營業執照的企業進行清算,應當包含了在必要時進行破產清算。
另外,根據我國公司法的基本精神,公司解散必須進行清算。被申請注銷、吊銷營業執照的公司,只有進行了清算,才能從形式和內容兩方面完成解散過程。因此,被申請注銷、吊銷營業執照的企業法人,雖然法人資格不存在了,但是仍然應當具備破產主體資格。這一點應當在新的企業破產法中加以明確。
今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望對企業破產法草案進行審議,屆時,一些法律上的空白將得到填補,一些現實中存在問題將得到嚴格的規范。一部全新破產法將展現在人們的面前。?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2018修正)
1970-01-01軍人違反職責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2013
2013-02-26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公告第三號
2013-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的決定
2010-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葡萄牙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8-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八十七號)
2008-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決定(主席令第八十四號)
200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六十三號)
2007-03-1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授權廈門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在廈門市人民政府分別制定法規和規章在廈門經濟特區實施的決定
1994-03-2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的決定(2001)
2001-06-3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2-04-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的決定(2003)
2003-12-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領事條約》的決定
2003-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1999-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02)
2002-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已修正)
1991-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
1980-09-10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
1979-09-13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生豬屠宰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湖南望城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4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3-12-11關于印發《出國留學經費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11-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國務院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