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條 因搶險、救災等緊急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用單位、個人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征用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使用后,應當返還被征用人。單位、個人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毀損、滅失的,應當給予補償。
●害條文主旨
本條是關于征用的規定。
●條文解讀
征用是國家強制使用單位、個人的財產。強制使用就是不必得到所有權人的同意,在國家有緊急需要時即直接使用。國家需要征用單位、個人的不動產和動產的原因,是搶險、救災等在社會整體利益遭遇危機的情況下,需要動用一切人力、物力進行緊急救助。所以,法律許可在此種情況下限制單位和個人的財產所有權。
國家以行政權命令征用財產,被征用的單位、個人必須服從,這一點與征收相同。但征收是剝奪所有權,征用只是在緊急狀態F強制使用單位、個人的財產.緊急狀態結束后被征用的財產要返還給被征用的單位、個人,因此征用與征收有所不同。本法第42條規定的征收限于不動產,本條規定的征用的財產既包括不動產也包括動產。
征用在國家出現緊急情況時采用,因此國外通常在緊急狀態法中規定,但也有的國家在民法中作了規定,如意大利民法規定,“在發生公共事務、軍事、民事的重大緊急需求的情況下,可以對動產或者不動產進行征調。對動產或者不動產的所有權人應當給予合理補償。”考慮到征用如征收一樣也是對所有權的限制,因此本法也對征用作了規定。由于征用是對所有權的限制。并可能給所有權人造成不利的后果,征用的采用亦有嚴格的條件限制:(1)征用的前提條件是發生緊急情況,因此征用適用于出現緊急情況時,平時不得采用。 (2)征用應符合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3)使用后應當將征用財產返還權利人,并且給予補償,但通常不及于可得利益的損失。
征用如征收一樣也是較為復雜的問題,同時征用是政府行使行政權,不是民事關系,征用的具體問題應由相關的行政法規定。因此,本條從民事角度作了原則規定。
●相關規定
《憲法》第10條、第13條,《土地管理法》第2條,《防震減災法》第38條,《防洪法》第45條,《傳染病防治法》第45條,《藥品管理法》第43條,《國防法》第48條,《戒嚴法》第17條,《國家安全法》第9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2016修正)
2016-11-07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
2013-06-29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2009-03-13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2007-03-1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的決定(1983)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2000修訂)
2000-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決定(2001)
2001-10-27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關于修改憲法和成立憲法修改委員會的決議
1980-09-10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議
1982-12-10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
1994-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
1999-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
2003-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
2006-04-29地質資料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生豬屠宰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
2004-09-19國務院關于同意福州市科技園區更名為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批復
2014-03-05關于外商參與打撈中國沿海水域沉船沉物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8-23國務院關于黑龍江省“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的批復
2013-06-13國務院關于促進企業技術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2-09-01國務院關于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的批復
2012-08-05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7-0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統計局關于加強和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9-17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國家行政學院工作的若干意見
2010-01-1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58號
2009-08-1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關于2009年糾風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2009-03-27國務院關于印發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通知
2009-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