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條 網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網絡服務提供者知道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解讀:此條規定的是網絡侵權責任,主要針對的是因網絡而引起的對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榮譽權、專利權、商標權等的侵權行為。在此之前《最高院關于審理涉及計算機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在網絡上侵犯著作權的侵權行為已有較為詳細的規定,此條基本源于該解釋中的規定。該解釋第五條對于“網絡服務提供者”加以了區分,如提供內容服務的網絡服務提供者如網站、提供網絡傳輸服務的網絡服務提供者如電信等網絡服務商,規定了提供內容服務的網絡服務提供者拒不提供實際侵權人的網絡注冊資料的也承擔侵權責任。而本條規定網絡服務提供者知道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承擔連帶侵權責任,較之前的規定更為寬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決定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于雙俠、郝銀飛等的任免)
2010-02-26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若干規定的決議
1979-07-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識的決議
1985-11-22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三)
1990-11-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突尼斯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0-07-0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2007年行政長官和2008年立法會產生辦法有關問題的決定
2004-04-26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2004修正)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1993-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2002-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白俄羅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5-06-2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懲治偷稅、抗稅犯罪的補充規定
1992-09-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英文本的決定
1990-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
1985-06-1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長江南京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86-01-2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立法會和司法機關產生辦法的決定
1993-03-3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已修定]
1993-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1995-06-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臨時立法會的決定
1996-03-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工作規則
1998-05-06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
2002-06-29娛樂場所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博物館條例
2015-02-09國務院醫改辦關于加快推進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通知
2014-01-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集中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23